當初規劃《衆女喧嘩》時,心裡篤定地認爲,檢視女性的社會處境除了需要從宏觀制度面剖析,更需要從微觀視角補遺女性作爲個體的生命叙事。以女性作爲主體的歷史書寫,是想要衝撞我們一般對歷史定義爲官方或宏觀大歷史叙事的偏好,而這些叙事又經常以男性權力和經驗爲主,女性的視角和經驗往往消音其中。我們最終展現女性異質多樣面貌的方式,是遴選不同身份職業範疇的女性,希望可以作爲拓展讀者看見女性追求身份認同的來源,除了家庭和孩子,還有她們投志近半生的工作或身份,呈現女性生命的多樣。
【文/楊潔、張溦紟】
《衆女喧嘩》的面世,無論在華社的刊物出版地圖裡,或本土的性別議題與婦女發展的論述上,有它所展現的態度與意義。
記得當初與黃玉珠主席碰面討論這本書的概念時,她希望這本書不局限在婦女組內部活動的集結,主張將馬來西亞女性的歷史身影成爲本書的主調。就這樣,有別於一般華團的紀念特刊,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隆雪華堂)婦女組三十周年紀念刊物破天荒以「母子書」的形式出版。分作上下兩輯,以各自獨立又相互連結的模樣出版。
上輯(母版)《衆女喧嘩—隆雪華堂婦女組三十周年紀念》整理了婦女組過去三十載重要事件與議題的足迹,也收錄了2012年至2016年的活動列表,作爲婦女組日後發展的借鑒。過去至今,婦女組的經歷與變化,可從陳達真與陳亞才的推薦序,以及黃玉珠的專訪一探究竟,在此不再贅述。
三十年歲月流長,本書僅能言簡意駭地篩選整理部分的事件與活動,記錄在《大事記》中,並分作草創期、成長期、穩定期與轉型期,四個階段來呈現,其中免不了忽略或簡化不少細節與足迹。讀者亦可從《十芳》(1986-1996)、《雪泥鴻爪》(1986-2001)、《回眸》(1986-2006)與《芳踪》(1986-2011)紀念特刊追溯當時婦女組的發展軌迹。
由於先前特刊已處理到2011年的婦女組發展,本書較著重交待2012-2016年的活動叙述,也見證了婦女組近年如何從「婦女本位課題」跨越到「公民社會議題」的轉變。2008年政治動向改變、民間社會對人權正義課題越發關注,婦女組如何回應當代社會動態,將組織鑲嵌在本土紋理內,不回避自身的社會責任。
至於本輯(子版)—《衆女喧嘩——從性別政治到生命叙事》,雖說我們最初有企圖往「馬來西亞女性的歷史」方向企劃,然而在考量各種資源條件的情况下作出取捨,側重探討華裔女性的生命叙事與本地的性別議題。即便無法將歷史時間拉得更深邃,我們仍嘗試從議題、受訪者與作者的多樣性下手,期望呈現異質與多元性的面貌、提出新穎與前瞻的論述。
我們一共分爲兩個部分:一、〈不只是她們的議題〉(共七篇文章);二、〈她的身影〉(共六篇文章)。〈不只是她們的議題〉的主題大致可分作:一、婦女運動核心議題,如性暴力、生育、照護與公共參與;二、性別弱勢的邊緣與正義,如慰安婦、LGBTQ群體與外籍性工作者。此外,附加一些元素,如影音紀錄、事件補充、概念詞典與延伸閱讀,期望讀者可按圖索驥,掌握基本的論述概念,進一步延伸與勾勒出對該議題的知識地圖。
目錄
編者序/楊潔、張溦紟
輯一:不只是她們的議題
國族、身體與性別:戰後馬來(西)亞醫學、家庭計劃與生命政治,1945-1984/傅向紅
尋找馬來西亞「慰安婦」身影:戰爭沒有女人的臉/鄧婉晴
誰漏接了被照顧者?孤軍作戰的照顧者/楊潔
我們眼中的草根基層女性:傾聽女性政治工作者的自我對話/張溦紟
性侵倖存者的正義:從創傷到復原的反思/王妤嫻
代罪羔羊:馬來西亞LGBT群體的境况/張玉珊
隱形的流動:馬來西亞的外籍性工作者/劉嘉美
輯二:她的身影
從陳清蓮到瑪麗亞陳/陳慧思
我是太平營女一區同志/黃翠妮
我是海栗一顆的第一女廣播人/楊潔
踩著砂煲的南洋粵劇女武狀元/張溦紟
在木薯田裡二十載的女農民/黃佩君
一塊磚一擔泥水的建築人生/曾麗萍
傅向紅藉由「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概念,研究二戰後馬來(西)亞家庭計劃的發展,如何以「介入女性身體」爲手段,分析國(民)族主義、國族建構、人口控制、生育技術等幾股勢力交匯下開展出的身體政治。楊潔剖析在照顧政策與資源的缺失下,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容易因壓力陷入匱乏、愧疚等負面負荷,最後提出必須將「托育、長期照顧與(女性)就業」當作是一個整體照顧政策來看,才能接得住每個(被)照顧者。張溦紟經由訪談兩位80後女性政治工作者——蔡依霖與蘇淑樺,從她們的微觀角度,梳理出不同女性如何因其性別身份,在與階級、國籍、種族與制度交織下,勾勒出其公領域參與的多元圖像。王妤嫻書寫的性暴力倖存者,對話的不僅是當事人,更多時候是面向作爲旁人、甚至是陪伴者的我們,避免掉入各種强暴迷思、輕忽創傷經驗與過度期待復原的心態。
再來,將視角轉至性別弱勢社群身上。鄧婉晴在近乎蒼白的馬來西亞慰安婦資料上,撰寫出了有血有肉有泪的阿嫲身影,追問的是國家與社會如何修復「人」的歷史傷痕。張玉珊抽絲剝繭般分析在馬來西亞的政治操作下,LGBTQ社群的主體性與權益不是一個議題,唯有其「污名」才是大作文章的「好題材」。劉嘉美帶我們看見弱勢中的邊緣群體,外籍性工作者面對的是性道德、國籍種族與底層階級的多重壓迫與歧視,而她們離鄉背井的初衷與我們述說的「夢想、理想」却驚人相似。
這輯的篇章,看似受壓迫、控制、污名與忽略的是大部分的女人,或僅是特定經歷的女人,或更小的少部分女人,或事不關己的其他性少數,然而,也同時不斷向我們直指的是社會(轉型)正義問題——我們如何共同又異質地生活在一起,而「不只是她們的議題」。
當初規劃《衆女喧嘩》時,心裡篤定地認爲,檢視女性的社會處境除了需要從宏觀制度面剖析,更需要從微觀視角補遺女性作爲個體的生命叙事,於是才有了讀者現在所看到的〈她的身影〉。以女性作爲主體的歷史書寫,是想要衝撞我們一般對歷史定義爲官方或宏觀大歷史叙事的偏好,而這些叙事又經常以男性權力和經驗爲主,女性的視角和經驗往往消音其中。
〈她的身影〉一共收錄了六篇女性的生命叙事,從較爲熟知的淨選盟2.0主席瑪利亞陳(Maria Chin)、第一女廣播人黃兼博、粵劇女武狀元蔡艶香、她不怎麽習慣被稱「老左」的辜燕華,到庶民如女農民王雅荔、建築女工劉美霞。書籍版面有限,我們所能呈現的女性生命叙事當然也經過選擇,其中有偶然的、經過隆雪華堂婦女組的推薦,以及特約書寫者的關懷與網絡所範限。
這六位受訪者都超過五十歲,年紀最大的要數八十幾高齡的蔡艶香與黃兼博。個人生命軌跡並未外在於社會與國家歷史之外,除了個人與家庭的生活記錄,我們也可看到諸如英殖民、日據時代、國家獨立、五一三事件等重大社會事件,或多或少在這些受訪者的生命裡留下了痕跡。
我們最終展現女性異質多樣面貌的方式,是遴選不同身份職業範疇的女性,希望可以作爲拓展讀者看見女性追求身份認同的來源,除了家庭和孩子,還有她們投志近半生的工作或身份,呈現女性生命的多樣。當然,這些受訪女性因其身份的關係,也呈現出其內部的階級與文化差異。她們有的投身社會與媒體焦點的公共領域,如政治運動、廣播或粵劇,是該行業的佼佼者或某個歷史階段的先鋒,所以她們的叙述經常會出現該領域的其他「名人」或重大事件,或較容易引起讀者對於理解其生命史的共鳴。
同時,本節也收錄了庶民如木薯田的女農民,以及與磚塊水泥爲生的建築女工,說的看似儘是小人物的瑣碎事,卻也提醒了我們,她們也是女性/「我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大部分,而且微觀的日常生活才是大部分女性實踐和展現其生命意義的重要場域。要特別在此交待的是,讀者所閱讀的這些女性生命叙事,是經過六位特約書寫者所再現的,每位書寫者在書寫過程中,也在不斷斟酌自己的書寫權力與受訪者的生命主體要如何權衡。一旦個人的生命需要透過書寫者的文字轉介,就難以迴避書寫者的詮釋介入,一方面是整理受訪者語言(受訪者在受訪時可能以英語、粵語、華語或摻雜語言回答)和思緒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展開與受訪者的另一種對話。
不過,曾麗萍整理劉美霞的〈一塊磚一擔泥水的建築人生〉一文時,在幾番思量下,最終還是選擇盡可能還原受訪者最初的語言,以第一人稱來呈現這位建築女工的生動語言與生命力,而她作爲書寫者本人的觀察與詮釋,則特別留在文末的幕後告白作爲區隔,希望能够讓讀者看見另一種生命叙事呈現的模樣,也是來自書寫者對書寫位置的一種反芻——我們經常把過多自己熟悉的語言塞入受訪者的嘴巴裡。
最後,取名《衆女喧嘩》,靈感源自「衆聲喧嘩」一詞。三姑六婆、說三道四、七嘴八舌……關於愛聊八卦、不正經的話題都指向長舌婦,「衆女喧嘩」即是要鼓勵女人要多表達意見,還要證明女人的喧嘩不僅可以小聊怡情,也可大談嚴肅周密的課題。「衆聲喧嘩」的社會,才有改革的推動力。
此書能出版,要感謝所有付出的人。感謝婦女組與黃玉珠主席的包容與信任,讓我們大膽執行內容的企劃。感謝美編岠瑩的巧思,封面的人物原型都依據書中人而塑造,特別喜歡設計編排上的細節與點子處理。感謝受邀撰寫文章的作者們,交付出精彩的文章,成就了本書的血肉。最後,特別感謝接受訪問的每一位女人,願意分享自身的生命經驗,我們方能靠近歷史近一點。
《衆女喧嘩》歷時一年的籌備,終於出版了,也算是一圓之間文化實驗室的小小夢想——編輯一本在地語境與內容的書籍。畢竟,念茲在茲的還是,是否可以在本土論述上接力,予年輕學子、公民社會與關注性別議題的人開展更多對話的可能。所以,感謝翻開此書的你。
※ 本文為隆雪華堂婦女組配合三十周年紀念,於2017年10月出版的新書《衆女喧嘩》之編者序文,標題為本刊所加,感謝授權刊登。有興趣者,請瀏覽:網絡訂購、試讀版、新書推介暨論壇活動資訊。
張溦紟、楊潔 |
張溦紟,口語傳播、傳播研究和社會學畢業,馬來西亞「之間文化實驗室」合夥人,目前在媒體書寫專題,遊走在理論與實踐間實驗另類媒體的各種可能樣貌。 楊潔,從媒體與口語傳播跨到社會學,總愛讀性別,馬來西亞「之間文化實驗室」合夥人、文字工作者、兼職講師,實驗著不同的媒體形式與內容傳播。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