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izuddin Saad/NSTP)
在國家致力轉型至綠色經濟的當兒,過往以經濟發展至上,依賴環境提供自然資源的想法也應該逐步擯棄。否則,我們只是用一種科技(電動汽車)去替代原本的科技(內燃機汽車),而沒有改變這種壓榨式的經濟模式,從而不斷地向環境索取而沒有給予,直到環境和地球來到崩潰的臨界點,我們就無法回頭了。
【文/曾薛霏】
減少碳排放、提高再生能源生產、鼓勵采用電動車及促進綠色經濟成長已是許多國家未來的經濟發展大趨勢,馬來西亞也不例外。從過去五年的馬來西亞發展計劃中不難看出,政府致力於鼓勵科研,打造綠色經濟和數碼化經濟的生態系統,以期通過這些新型產業躍入先進國的門檻。
其中,電動汽車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個案。本文將以此為切入點,剖析政府是否能夠通過此新興科技來達到多重目的——減少碳排放量以及提升國產車的產業鏈?我們究竟要經歷怎樣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才能達到有益於社會,也為社會接受的轉型?
國際能源署 (IEA)在《二〇二二年電動汽車前景》報告中點出,全球於二〇二一年總共售出了660萬輛電動汽車,而於二〇一一年全球僅出售了12萬輛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占了全球汽車銷量的10%。根據該署統計,全球共有1650萬輛電動汽車,而且這個數字還會不斷上升。單在二〇二二年首季,就售出了200萬輛車。這主要歸功於政府的政策。除了提高獎掖鼓勵人民購買電動汽車之外,也致力提升相關的基礎建設,如:設立充電站。在挪威,政府一開始為了鼓勵人民購買電動汽車,除了獎掖之外,也提供免費停車、免費充電及高速公路免路費等措施。
根據二〇二二年十二月的報導,陸路交通局總監拿督再蘭尼(Zailani Hj Hashim)表示,我國大約有一萬輛電動汽車在陸路交通局註冊。而他相信免稅將鼓勵更多人購買電動汽車。然而,此前有許多文章都在討論我國的電動汽車基礎建設不足、商家仍在探索充電收費模式和價格的問題。
當前,電動汽車的數量會逐步增加,但是使用電動汽車是否真的能減少我國的碳排放量?我國的電力生產仍然以煤炭和天然氣為主。當人民使用電力來驅動汽車,發電廠必然會為了應付日益增加的電力需求而增加發電。根據我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提交的第四次雙年更新報告(40頁—41頁),能源工業領域是二〇一九年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領域,占了50.80%。而在能源領域當中,發電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最多,占了能源工業的42.33%。交通領域居第二位,占了溫室氣體總排放25.05%。盡管減少使用內燃機汽車可以減少直接的廢氣排放,但總體的減少和產電提升的排放量究竟是多是少,還需要由政府去具體計算清楚。
新一代汽車工業
鼓勵電動汽車背後的另一個重要議程,便是藉此提升基礎建設和產業鏈,從而為國家帶來綠色經濟成長。由我國國際貿易及工業部(MITI)主導的《二〇二〇年國家汽車政策》旨在打造馬來西亞成為本區域汽車制造業中生產、工程能力、科技研發和永續發展方面的領導國家。持平而論,這項政策涵蓋了打造新一代電動汽車工業的各方面政策,其中包括軟件開發、汽車生產以及汽車作為服務(如電子召車服務)的部分。
而能夠協助政府落實國家汽車政策的公司,莫過於國產車普騰(Proton)和第二國產車(Perodua)。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 Aziz)於二〇二三年二月杪在國會時表示,該部已經和普騰以及第二國產車討論加速生產國民可負擔的國產電動汽車。他表示,這樣人民可以有更多的電動汽車選擇。然而,過去政府為了拯救普騰以及其產業鏈的供應商,曾多次註資或提供免息貸款。如今,普騰與中國吉利(Geely)達致策略合作才於二〇一九年正式轉虧為盈,擺脫財困,並且每年推出新車款。普騰能否在站穩腳步不久,就開始投入研發電動汽車?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於二〇二一年發布的報告點出了電動汽車趨勢,並提出四大應對策略。報告提到,33%的傳統汽車零件將過時,而67%傳統的汽車結構部件需要通過科研修改方能用於電動汽車內。另外,引擎不再是汽車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是由各種軟件應用程序驅動的中央處理器。這將於二〇三〇年改變汽車結構的價值和利潤,也意味著,我國的汽車零件產業鏈需要逐步轉型和提升,才能夠趕上電動汽車的潮流。
(來源:Djohan Shahrin/MalaysiaNow)
以人為本的交通和城市規劃
從我國政府鼓勵采用電動車,到鼓勵生產電動國產車的政策,意味著國家未來還是會奉行以車為尊的道路、移動和城市規劃。如今,許多歐洲城市的趨勢是減少車輛,增加其他的交通工具,如腳車、電動滑板車、電動巴士、電動火車相互結合的城市移動模式。減少車輛除了為減少碳排放量之外,也是為了減少噪音、空氣汙染和塞車等問題。爾後,公共交通的規劃和銜接,以及城市規劃更為重要。
筆者曾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Budapest)生活兩年。該城市的腳車道沿著多瑙河(Danube River)建造,也可通往城市外的小鎮。雖然有些路段尚不完善,但是騎腳踏車非常便利。此外,城市內的巴士、地鐵、電車銜接都相當順暢,走路也極為方便,即便沒有汽車,也可以簡便地移動。
我國於一九八〇年代推行國產車計劃後,開始興建許多收費大道。接著,城市住宅的規劃和興建也逐步往城市邊緣擴展,有些地區未能很好地銜接公共交通服務,導致人民不得不購買汽車通勤,形成惡性循環。
然而,筆者認為,在國家致力轉型至綠色經濟的當兒,過往以經濟發展至上,依賴環境提供自然資源的想法也應該逐步擯棄。否則,我們只是用一種科技(電動汽車)去替代原本的科技(內燃機汽車),而沒有改變這種壓榨式的經濟模式,從而不斷地向環境索取而沒有給予,直到環境和地球來到崩潰的臨界點,我們就無法回頭了。
曾薛霏 |
前新聞從業員,曾任職《獨立新聞在線》、《The Edge》,目前從事政策研究工作。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