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移人MPark)
以「人」為本,深化對東南亞的理解與交流,是台灣「新南向政策」側重的面向。《越南移工》反映了張書銘長年的學術關懷:如何正面地認識越南這個國家及越南人,跳脫對跨國移工現象的浮面理解及刻板印象解讀。多元文化還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特別在一個立足於海洋文明的島國移民社會,永遠都有比你新的住民,各種「不同」不應該成為排拒彼此的藉口。包容像讀一本有點艱澀的書,讀懂它需要時間、耐心跟思考,但絕對有所收獲。
【文/陳琮淵】
以「人」為本,深化對東南亞的理解與交流,是台灣「新南向政策」側重的面向,為政者過去無知無感的東南亞「新住民」乃至於「新二代」,現因呼應政策及輿論風向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光環(陳琮淵,2017)。早在此前,主張開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的理念,配適於台灣社會因應全球化變貌的論述,業已形成一股風潮,近在身邊的東南亞移工似乎不再是視而不見的存在。過去幾年來,我們也確實看到越來越多以「東南亞人文」為主題的報導及出版物;然而,「短平快」的資訊流動正在改變人們的知識結構,吸晴標題下缺乏可信內容的報導,各種「標題黨」、「懶人包」式的浮面議論,以及「拿來主義」為我所用的樓歪導讀推介流竄於市;如此熱鬧的政策氛圍拱出以各種「政治正確」自我標榜的網紅寫手,坐地而成的東南亞「專家」、「意見領袖」輕易煽起盲從跟風,築實各種網絡同溫層,台灣人真的更了解而融入東南亞了?台灣社會變得更開放包容了?
感嘆之餘不禁想起《Sound of Silence》傳唱的:「人們看似交談卻未真正言說,耳聞彼此卻未真心傾聽」(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或許還可以再加上一句:「人們點擊閱覽卻未理解包容」(People clicking without understanding)。其實,以人為本的多元文化主義的立基點,正是來自深入理解後的相互包容。
書名:越南移工:國家勞動輸出政策及其社會發展意涵
作者:張書銘
出版:台灣:五南出版社,2018.12.01
ISBN:9789577631978
近期出版的《越南移工:國家勞動輸出政策及其社會發展意涵》(以下簡稱《越南移工》或本書)旨在增進台灣與東南亞(越南)的互相理解,是一本令人期待的著作。作者張書銘教授長年關注台灣的越南移民社群(王宏仁、張書銘,2003;張書銘,2010;張書銘、龔宜君,2016;張書銘,2017),他的碩士論文〈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2002)開風氣之先,運用社會學理論深入剖析台越婚姻的跨國機制及成因,同樣說理明白且深具人文關懷的問題意識,延伸至由其博士論文改寫而成的這本專書,構成越南配偶/移工彼此映照的雙部曲,讓人們得以更深刻的了解越南在台社群。
跳脫對移工的刻板解讀
《越南移工》反映了張教授長年的學術關懷:如何正面地認識越南這個國家及越南人。張教授投入台灣/東南亞的跨場域教學、研究及田野調查多年,以其積累的可觀資料及明晰洞見,嘗試納入移出國(越南)的視角,跳脫對跨國移工現象的浮面理解及刻板印象解讀。用他的話說,就是「以共同體與社會的理論基礎,採用移工原生社會—農村的—的日常政策作為概念分析工具,進一步討論勞動輸出政策作為一項政治資源的形構以及為移出地帶來的地方發展形態,並從田野經驗資料中找尋可能的適切解釋。」(頁21)本書統合社會學、人類學、發展研究、跨國移民的研究方法及分析概念,對越南移工及相涉議題進行系統性的探索,比之受制於「方法論國族主義」的傳統移民研究,以台灣社會面對不同(國家、膚色、階級)外國人時的「一國兩制」矛盾,以及對外來「低端」人口的「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可謂振聾啟聵。
越南的移工人數自千禧年起大幅增加,2006年以來,每年輸出約八萬名移工。主要移入的國家以台灣、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最多,其餘的以非洲和中東地區為主,台灣在1999年開放引進越南移工,2017年底在台灣的越南移工人數近二十一萬人。目前全台六十多萬名移工,均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和泰國,這些東南亞移工在特定教堂、火車站或工業區附近聚集,形成特殊的東南亞地景及空間政治,豐富了台灣的文化地景及族群想像。本書指出,台灣東南亞地景的出現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from below),是全球化脈絡下東南亞移工進入台灣社會的文化差異所形成的多元文化過程。但是台灣社會對於東南亞移工的態度,並沒有因為全球化和接觸經驗增加而有所改變,多數民眾仍較為保守,時常落入偏見與歧視,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地劃出明確的種族界線,形成歧視的修辭學,而台灣新聞媒體的負面形象建構使之雪上加霜。(頁14-15;103)
(來源:Taiwan News/AP)
張教授認為,想要深刻理解越南移工,絕對不能採「鋸箭法」只關注發生在台灣的現象及報導,更不能不假思索地只從「台灣」、「台灣人」的角度加以看待。這是因為勞工輸出被越南視為重要的國家發展策略,是一項促進社會發展的經濟活動,可以增進人力資源、創造就業、提高收入、爭取外匯及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在政府的全力推動下,海外勞工的數量不斷成長,但越南的勞動輸出政策卻不僅是經濟政策,更與越南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重視公正與分配的意識形態有關,其政策推行不全然為國家直接支配,「勞動出口公司」及「基層代理人」在當中扮演關鍵角色,因此產生的特殊地方性脈絡,甚至影響了「北移工,南新娘」的跨國遷徙現象。對此,《越南移工》所處理的主要研究問題可歸納為以下三個對應於各該章內容的題組:
一、越南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向外輸出勞動力以成就該國的經濟表現,解決社會發展問題?越南與印尼、菲律賓和泰國等東南亞勞力輸出國有何不同?特別是越南革新開放後,農村地區有何變貌?這些變貌又是如何促進使越南人出國工作?(第三章)
二、越南的勞動輸出政策具有那些特徵?運作機制是什麼?是如何實踐於移工個體的呢?又有那些單位及組織在當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如何理解農民將「到國外去工作」作為一種政治資源以回應社會變遷,也就是:誰可以出國工作?誰有權決定那些人可以出國工作?而這些社會條件是如何確立的?(第四章)
三、越南移工為移出地社會帶來那些社會變遷? 該如何解釋中央政策(解決國內勞動力過剩及賺取外匯)與地方發展(移工匯款及地方建設)間看似完美的契合呢?(第五章)
張教授援引Alejandro Portes(2010)分析框架及社會學的共同體理論,耐心而詳細地介紹了越南文化與社會結構,並由此對上述問題提出解析。(頁47;54-56;71;80)
探詢共同體的原鄉脈絡
本書主張要理解越南社會文化及越南當代的跨國遷徙,必須從家庭、農村及國族三者共生關係中的日常政治切入,也就是探詢共同體生成的原鄉脈絡(越南北部農村與農民的文化價值與社會結構,也因此,本書更貼切的書名應該是《越北移工》),來「破譯」越南移工在台越兩地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及相關社會現象,提出廣義的社會—文化(決定)論解釋。在研究方法上,本書以滾雪球方式在台灣尋找越南移工進行訪談,再赴原鄉田野調查,並直接在越南各地尋找訪談對象並進行入戶訪問。作者在台灣共訪問了42位越南移工、一位越南官員和兩位台灣仲介公司負責人。越南田野部份在2013年前往越南北部河內、泰源、北江、北寧、海防、海陽,中部廣治、順化、義安等地,拜訪48位已從台灣返回越南的移工、11個移工家庭,九位勞動出口公司管理人員、14位政府機關和地方基層幹部、一位台灣官員和一位在越南投資設廠的台商等,將越南勞動輸出政策與農村社會發展圖像在讀者面前鮮活展開。(頁31)
(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Reuters)
我認為,本書除了詳細描繪越南農村社會文化共同體生成脈絡,並以之解釋越南勞動輸出政策的形構之外,其主要貢獻更在於:
第一、在越南看似鐵板一塊的社會主義威權統治下,共黨及政府幾乎滲透了所有重要的社會部門使之接受國家管理,但國家與社會間的界線有時非常模糊。社會團體和群眾確實發揮了影響政策制定及執行的能量,這種「日常生活政治」也使得國家在某些時候必須採取彈性、迂迴漸進的方式來推動政策,甚至不惜(隱晦地)削弱對人民就業及遷移的控制,以達到治理的目的。(頁78-79;90-91)
第二,越南農民的道德經濟(moral economy)依然重要,越南人以家庭、農村和友誼關係為基礎的共同體價值觀,是其他社會所難以複製的。家族/群體的價值優先於個人的價值,家庭成員有義務分擔家計的傳統思維並沒有因市場化定向改革而改變;另一方面,國家政策的實行仰賴基層的代理人的人際關係及社會資本,他們在貫徹政治任務及執行政策的同時,也必須承擔起社會福利和社會救濟的職責。更重要的,國家為了穩固政治秩序以「文化中心」的名義攫取了傳統上「亭」的政治與社會集會功能,重塑了農村文化及農民角色,也將道德經濟的主要內涵—維生至上,互惠求存—轉化為擁護政策,製造團結,因而「深層的公正思想……深深影響著生存倫理和國家意識形態,當然也存在於跨國移工的價值觀。農民的公正思想和合法性觀念來自於互惠準則及相應保障而來。也就是對菁英的生存索取權和生存安排的義務」。(頁131-132;145;167;253)
第三,對越南移工招募的多重形式及具體操作進行描繪。本書指出越南北部省分靠近勞動出國公司集中的河內,政策宣傳的擴散效益較高,加之各地方政府的積極宣傳,勞動出口公司的協調、地方幹部及組織的聯繫、銀行的優惠貸款等相關配套因素使然,出現了出國移工多來自越南北部省份的「北移工」現象,而台灣對移工的要求條件相對簡單,門檻低是台灣成為越南移工最大單一市場的原因。(頁147;158-159;164)
第四,介紹了越南移工及其家庭與農村的發展型態,探討移工的匯款,為地方帶來那些改變?包括修建寬敞的房子(意喻邁向「康莊」),購置衛生(抽水)馬桶、濾水設備,開設咖啡店、卡拉OK、瓦斯行、水果行、網咖和紙紮店等,本書也提及移工出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家庭功能的失調,特別是大量女性出國工作,產生了夫妻關係及子女教育問題。(頁206-215;226-267)
(來源:Blogspot)
從新移民體認文化差異
當然,也需指出這本知識紮實且貼近現實的著作,仍存在若干瑕不掩瑜之處。首先,在方法論上,建議作者思考如何將多點民族誌、紮根研究法與跨國社區分析結合起來以形成更完善的分析架構,並應說明滾雪球抽樣方法的限制,以及作者與報導人、合作夥伴的互動如何影響田野品質。
其次,本書強調移出國社會文化的影響固然彌補了既有研究及視野的不足,但對於「跨國主義」分析不足也可能因此走向「原生國(文化)決定論」的極端。特別在跨國移工治理的議題方面,應進一步探討移出及移入國社會文化的相遇與磨合,反思台灣本身的移工政策及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試著提供一種平衡的觀點及更為深刻的理解,而不僅僅是使讀者能更「正面的」認識越南,才能使分析更具說服力。
第三,本書人文主義色彩濃厚,以不少篇幅回顧經典的共同體與社會理論並進行思辨區分,作者對此堅持有所說明(頁66),此原無可厚非,但作為讀者,我們更期待本書進一步說明共同體是否是先驗的存在,固定的實體?還是處於一種演化的過程?以及其如何延伸到海外社群,影響台越兩地的社會變遷?
第四,本書的主要優點是翔實詳盡,缺點也是翔實詳盡,部份章節有重新安排縮節以利閱讀的空間。例如,第一章第三節、第四節宜適度整合並建議後置作為附錄。又如前述對於共同體概念(頁57-68)的討論,實際重點僅在第63-64頁的註6,建議刪除或提醒讀者可以跳過此一學術概念的論討,避免重覆導入,使結構過於發散。書中第二節第四節關於農民、農村及其日常政治應該按不同時期進行區分討論,使論述更具體貼切。第四章對越南政治體制及法規進行了非常細緻的梳理,是本書一大貢獻,但以註釋的方式呈現,容易被缺乏耐心的讀者所略,建議將法律、政策以附錄或表格方式來呈現,若干不重要的註釋,亦可刪除。
最後,書中的訪談引文皆未進行編碼,第50、51頁的分析圖示也未中譯,皆是再版時可考慮修訂之處。
多元文化主義是一種平等尊重的肯認政治,不僅是在面對東南亞移工或新移民時應有的態度,也是在回應少數和弱勢群體時應有的立場。它對平等的尊重是源於對差異的體認,「差異」其實就是「多元」的同義詞,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差異,又如何尊重多元?本書的目的是從移出國的視角來理解正在發生的跨國移工現象,提供一種正面地、積極地認識越南這個國家或者是越南人的看法;此種基於文化差異的體認,才是多元文化裡平等與尊重的實質意涵。(張書銘,2018:258-259)
多元文化還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特別在一個立足於海洋文明的島國移民社會,永遠都有比你新的住民,各種「不同」不應該成為排拒彼此的藉口。包容像讀一本有點艱澀的書,讀懂它需要時間、耐心跟思考,但絕對有所收獲。《越南移工》的結論清晰堅定地回應了本文的提問,特別值得深思,我在讀的時候腦海裡響起一首名為〈不一樣〉的歌:
不管你是Chinese、Korean、Japanese、Malay、烏拉圭、西班牙 還是缺了一顆牙
說什麼樣的文 你絕對千萬不能忘記這世界還有很多 其他不同的人
你需要打開胸懷 絕不要立刻歧視 你可能每天吃的是 一碗白飯 一個漢堡
義大利麵條 一個壽司 一條satay ちょっと待って
可是只要你有那火熱的心 什麼都擺的平 去創造新的生命
我們可以看到 不一樣的思路才能真的讓這塵世有個美麗的前途 相應成趣
不管他台灣人 諸葛四郎 或者他肥胖 他還是跟你一樣 一樣 同樣的愛心彼此
【參考文獻】
Portes, Alejandro. 2010. Migration and Social Change: Some Conceptual Reflections.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36(10): 1537-1563.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台灣社會學》,6:177-221。
陳琮淵,2017,〈「新南向政策」與「一帶一路」競合下的智庫發展與平台建設〉,《台灣東南亞學刊》,12(1):153-159。
張書銘,2002,〈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書銘,2010,〈離家的妻子:以台越跨國婚姻的離婚判決書為分析文本〉,《亞太研究論壇》,50:97-117。
張書銘,2017,〈南向政策的非意圖結果:台越跨國婚姻及其二代〉,《台灣東南亞學刊》,12(1):148-153。
張書銘、龔宜君,2016,〈社會鑲嵌與文化收編:越南農村基層的政治運作邏輯〉,《亞太研究論壇》,62:33-60。
陳琮淵 |
中國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教授,兼任華僑大學印尼研究中心主任、《華僑華人文獻學刊》編輯委員,同時也是臺灣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特約副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東亞及東南亞發展、婆羅洲研究、華人族裔經濟、經濟社會學及企業史。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