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反復宣讀國家原則之後,學校無法造就「尊崇法治,培養德行」的師生?相反的是,霸凌、格鬥、圍毆、輪姦、殘殺,一再出現眼前。這樣的演繹明確告訴我們,校園安全,需要結構的改變;而不是每個死角,都有閉路電視。如果閉路電視可以解決罪案,停電的夜晚必然將是人間地獄了。參透了,自可明白,這個國家的荒謬:一個沈痾宿疾,可能招徠兩個方案;層遞而來,不止是倍增的四道問題。國家行政體系能力的不過如此,也就盡在不言中。
文/楊善勇
這個國家的管理,要麼,大事化小,視若無睹,不當一回事;要麼,小事化大,矯枉過正,做給你看。雪州靈市白沙羅萬達鎮國中四校發生命案之後,教育部應對之舉措,亦然如此。因為這樣,不著邊際的建議和指南,逐一浮現。
除了嚴禁網絡遊戲,也有16歲的孩子禁用手機的主張。但是,時至今日,學校的組群,活動的籌備、學會的聯繫、課外的練習、緊急的宣佈,師生的互動,功課的佈置,一般都通過手機發佈了。那麼,替代的管道呢?
此外,當然少不了既定的儀式,立馬推出品格培養之計劃:每周特意安排60分鐘,想要熏陶新生代學生。可是,品德的教學,不是印在課本和試卷,也全在《國家原則》了嗎?
馬智禮博士在任教育部部長之際,每月還有一小時長的公民教育。多管齊下,何以仍然不能因此感化全國有為青少年,乃至抽煙、吸毒,司空見慣。騷擾、輪姦、霸凌、格鬥、墜樓、刺殺,層出不窮,陸續有來?

荒謬的監管與執行困境
儘管如此,我們不能不說,學校確實認真,甚至是認真過頭了。萬達鎮國中校方請示縣教育局之後,隨之頒布三大措施總共12條細則。當中還有令下廁所各有老師值勤站崗。
學校通告,屠妖節後兩名老師將在男廁值勤、女廁也有兩名老師看守。2025年10月27日後,男女廁所外各有一名老師站崗。設想廁所一共十間,每日需要幾人值班,才能完成任務?
好了,如果廁所,確得老師一早到場;按此方法的設計所秉持的思路和邏輯舉一反三,課室、樓梯、走廊、實驗室、圖書館、食堂,哪一處的角落,不需要老師全程參與,陪你到底?
身為領頭羊,教育部隨後自然也沒有小覷,跟著想出多達11項措施,用以監督學生紀律,加強校園安全。說是這樣,所行的一切,能否治標,誰也說不准,遑論治本了。
事實上,教育部的主意,恐怕也純屬意思意思。諸如額外撥款500萬令吉,所用是在全國指定學校安裝閉路電視。暫且不說這一小筆錢,可以裝上幾台電眼;誰在24/7地日日夜夜盯住螢幕,而且還能緊急需要霎那,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施援呢?
同理,11月起逾500名心理輔導老師,600名全職宿舍助理,陸陸續續派往全國各校,輻射的範圍所在,也僅限此次得到配額的學校。何況,一個老師和助理的心力和精力,畢竟有限;如何顧上一校的心理健康,確有一定的難度。

教育沈痾源於社會結構
畢竟,這是一個專業的領域。教育部準備與衛生部合作,從小學一年級至中學六年級起,全面篩檢學生心理健康,固然值得慶幸;可惜,思及國內心理醫生的總額,是否可行,也就不言可喻。
至於「智慧支援團隊」雲雲,其實語焉未詳。實指為何,團隊有誰,怎樣支援,有何智慧;說實在話,外人讀之,難以明白。顯然純屬官樣文告的造句,旨在嚇人的行話。
說到底,問題的發生、品格的陶冶、氣質的養成、理想之懷抱,不在校園,也不限良辰吉日。家庭環境、成長經歷、友朋交往、社區風氣、網絡文化、社媒風向,遊戲導引,皆是因素。
那麼,生活在網絡的大時代,教育的教學模式,確實不再是過去那回事。課程的設計,道德的規範,儘管可以繼續躊躇滿志;大家想必知道,學生不但不一定接受,甚至大有可能另有自己另一套想法。
否則,為何反復宣讀國家原則之後,學校無法造就「尊崇法治,培養德行」的師生?相反的是,霸凌、格鬥、圍毆、輪姦、殘殺,一再出現眼前。這樣的演繹明確告訴我們,校園安全,需要結構的改變;而不是每個死角,都有閉路電視。
如果閉路電視可以解決罪案,停電的夜晚必然將是人間地獄了。參透了,自可明白,這個國家的荒謬:一個沈痾宿疾,可能招徠兩個方案;層遞而來,不止是倍增的四道問題。國家行政體系能力的不過如此,也就盡在不言中。
|
|
時評人,著有《美麗的謊言》(麻坡:朋友出版社,1985)、《餵,腦袋該洗了》(吉隆坡:大將,2001)、《有點異見》(吉隆坡:燧人氏,2003)、《MH370X檔案》(吉隆坡:大將,2014)、《黨領導不想提的50道問題》(吉隆坡:大將,2015)、《老馬紅燒一個馬來西亞:馬哈迪醫生秘藏42道政治食譜》(吉隆坡:大將,2016)、《馬來西亞經濟慘後憂鬱症》(吉隆坡:大將,2017)等。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