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怡和世紀)
這本書是一個價值混沌紛亂時代裡的沈慕羽個人的思想傳記,也企圖勾勒出那個世代的馬來西亞華族思想模式的局限。我常感慨,華社論述華教人物一直只停留在「華教鬥士」、「文化導師」這些籠統性的標簽上。這一本《沈慕羽日記研究·思想篇:返樸還淳》希望在這個平面上增加一些較複雜的內容,旨在挖掘沈慕羽日記裡最具價值的核心思維,以呈現一個多層次、更深厚的沈慕羽精神世界。然而,這絕無「神化」人物之意;恰恰相反,我企圖做的,是不斷「人化」沈慕羽——他平凡中的不平凡,不平凡中的平凡。
【文/何啟良】
二、日記裡的思想:回覆到人道主義的淳厚
我用「返樸還淳」四字作此書之副題的意圖是,在解讀沈慕羽跌宕起伏的時代與其俯仰屈伸的一生之余,回歸到他文化思想裡「原始的誠實和樸實的厚道人格」。【註一】鑄就他沉穩逸調與剛毅氣節的文化品格,有家風的影響和時代烙印,而若要揭開他人道者的寄托與淑世精神的底蘊,還必須回到人性的根本。基本上,他的思想紮根於淳樸的民俗與傳統文化,沒有太多玄奧不可解的觀念。返樸即可歸真,還淳即可無欲。歸真無欲,無欲則剛。這個想法也基本上符合我曾對沈慕羽文化情操「至仁至剛」的論釋。【註二】
「返樸還淳」還有一層更深的意義——日記是沈慕羽作為一位人道主義思想人格的《懺悔錄》。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的自傳體回憶年輕時犯下的罪過和他皈依天主教,其中確實包含他的思想變化和生活經歷,有強烈的救贖意識。沈慕羽並沒有宗教的原罪情懷,思想的糾結並不複雜,然而吐露真話的意識確實經常呈現。相比多藏話術的演講或訪談,日記更能反映他的真實想法。作為一位同儕愛戴的人物,在公開場合必須講許多應景和恭維的話,晚年招保謀生,「什麼好話都講」。同是自傳式的敘述,他更像是巴金晚年《隨想錄》的真話集,用內心話、深刻的思維,完成了一個真實人格的塑造。
此書分七輯,共三十三章。
開篇為「源流中華」,涵蓋沈慕羽思想譜系裡中華文化的成分,包括儒家、佛家、道教三大文化源頭,而民間信仰的部分如占卦、命理等也相當明顯。研究其思想源頭,必須回到那孕育他的中華民族文化的沃壤之上。對於中醫,他的態度應該是「選擇性」的,不盡信,也沒有拒絕。這一輯的幾篇文章反映出沈慕羽思想的多樣性與複合性,也基本上代表了馬來西亞華人集體的民族性格。中華文化的儒釋道平衡的價值觀,以及互補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一套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修行方法,潛移默化的成為華人的文化範式。承認沈慕羽思想糅雜著各種成分,才能更全面理解沈慕羽精神內核的文化底蘊。
▲52年的沈慕羽日記,閃耀著他思想的精華。在他每晚不疾不徐的書寫里,潛伏著的是回腸蕩氣的歷史審視。裡面有人生感悟、時局觀察、史海鉤沈、人物春秋、奇聞異事、典故傳奇、風俗流言。它是沈慕羽的心態史、生話史、思想史、家族史,也是馬來西亞華人的政治史、教育史,更是一部包羅萬象的風俗史和社會史。(來源:黃亞花拍攝/作者提供)
第二部分「修身齊家」梳理沈慕羽的服務觀念、處世觀念、家族觀念、生死觀念。這是沈慕羽思想最接近儒家哲理的部分,可喻之為「自我修養」——修身為本、齊家為基、治國為要、天下為懷,是他的習性、才情、立身的重要內容。他的「服務論」、「傻瓜論」、「處世論」呼之欲出,而家族觀念、死生契闊也躍然紙上。他有意識的吸取古代人格修養的歷史經驗:這裡不是「嫉惡如仇」、「潑辣閎放」,而是「誠信敬業」、「不懈奮鬥」,具有引導人心向上的理想主義情懷。要了解沈慕羽蹈厲之志以及其文化人格特質的樹立和培育,讀者必須從此處著手。
第三部分「母語教育」闡發沈慕羽有關母語教育與教師職業的省思。作為一位傳道授業的終身教育工作者、一位教師楷模,沈慕羽常自我鞭策,自省、自評、感悟、期待、失望都有。甘為孺子牛的他顯得從容不迫,自我感覺良好,然而對於同道,卻有愛之深、恨之切的批評。教師不只是一種職業、事業,更是一種聖業。然而社會給予教師的待遇,以及教師本身的妄自菲薄,始有〈靈魂工程師眾生相〉一篇裡的種種揭露。華語標音、漢字簡化、華教募款在母語教育運動裡是重要內容。前二者是華文改革在馬來亞階段性的歷史事件,影響深遠,後者則是華社一個長期持續的課題,永無止境。
第四部分「華社現形」涵括沈慕羽思想裡對華族文化最具審視性的部分。作為華人社會的核心分子,沈慕羽對華社文化有一定的發言權。他自我發掘之余,也不乏「他評」。華人生育是他最喜歡在公開場所作輕松談話的議題,有民族自強不息的意涵。然而對華人官場文化、華團陋習、禮俗改革、金錢名譽、虛偽自欺等議題,在日記裡有坦率和深刻的批評。他的責備不是刻薄尖酸的,而是常帶有扼腕之嘆息,表示極多的無奈。他想要消除這些痼疾,但深感個人力量微薄,要進行改革、尋求出路談何容易,只好「有所為有所不為」。他雖然清醒分析,卻又有悲涼襲來的苦楚,最後個人仍然脫離不了華人群體在傳統文化藩籬裡掙扎的命運。
(來源:作者提供)
第五部分「時事我與」集納了沈慕羽對時事觀察與認知的部分記錄。他一生似乎從未離開過他青年至盛年的記者身份,瞪著那雙知識份子「時代的眼睛」,緊盯著時局發展。作為一位積極社會參與者,他對時事發展的窺探極為敏銳。像父親沈鴻柏一樣,他有每天閱讀數份華文紙報的習慣,而且讀得很詳細,讀到會意處,會在日記裡摘錄,也有批語。其實他關懷面很廣,國際與區域事件、地理歷史、古代與當代人物的奇聞軼事,他都會節錄或附上按語。這部分的內容很多,我選粹的切入幾個較為能夠反映他入世精神的幾個議題:馬來西亞政治、種族主義、社會治安與國際時事等。
第六部分「國是神州」涉及沈慕羽政治思想的最初、民國人物的糾結和對當代中國的態度。沈慕羽特定人格的潤養與形成,與他的家世有關,也與二十世紀上半葉馬來亞的政治、經濟、教育等因素密切相關。父親沈鴻柏公忠勤毅人格對他的鍛造,我在《沈慕羽日記研究·家族篇:志明堂薈萃》已經詳論,這一輯特別引出國民黨人物如孫中山、蔣介石、蔣經國對他思想的影響以及他的回應。沈慕羽一直在孫中山思想中遊動、浸泡,無疑擁有頗深的「領袖崇拜」情結,但是無礙我們去了解他的政治思想源頭。他對「原鄉中國」有複雜的情懷,青年時對中國的感悟與接觸,政治多過於文化。盛年時對中國共產黨治理下的中國,尤其是文革的肆虐,基本沒有好感。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晚年態度逐漸改變,文化情懷多過於政治意識。〈從「中共暴政」到「世界大同」〉的副題,正反映了他這方面的轉變。
第七部分「余緒忘機」是對沈慕羽文化思想特點和局限的反思。沈慕羽的身份不能說是一位旅人(traveler),但是卻有旅人的冒險和閱歷。除了四十五歲那年到美國考察以及環遊二十二國,他出國旅遊(作為一個tourist)並不頻密,然而他的旅遊書寫卻是日記裡最精彩的部分。如果說他的旅遊思想反映入世的一面,那麼紀念日和節日的回憶與記述,則反映出他懷舊與不忘故舊的性格,以及對一個世代失落的感嘆。他對小人物的觀察和與他們的相處,記述也很特別,稍有曹雪芹筆法,很能凸顯出他平實入世的心態,其人道思想一覽無余。其實看一個人是否偉大,不是他如何對上,而是他如何對下。我以〈凡我名惑〉一篇結尾,探究沈慕羽「名望情結」乃其暮年思維的一大特征。
(來源:星洲日報)
細心的讀者會問,沈慕羽對西學是否有涉及?答案是否。沈慕羽作品裡基本上沒有閱讀西方思想典籍之痕跡。退一步而言,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之交,無論是南來文人或出生本土的知識份子,絕大部分都沒有機緣接觸到西方思想學說,亦缺乏如王國維所謂「若禁中國譯西學,則生命已絕,將萬世為奴矣」的警覺。 【註三】少數南來者如張禮千、王宓文、李孝式、梁宇臯、李星可,本地出生者如陳禎祿、林清淵、伍連德、宋旺相、林蒼佑,皆為少數者。個中能夠離開國土遠遊已屬幸運。黃潤岳、連士升、溫典光,以致較晚的鍾敏璋等,遊歷四方,但是亦很難論說彼等從西學中吸取到多少養分。
這些知識份子當中,亦無系統性之思想可言。即使不以思想者論之,亦難勾畫出具體的思想脈絡。功績或著作固然非凡,亦是一時之俊傑,彼等思索家國命運,亦有跡可循。然就思考之深、議題之廣、範圍之闊而言,或許除了連士升之外,無一人可及沈慕羽。
竊以為,沈慕羽的日記書寫是真正錘煉出馬來西亞華人民族精神的文字。五十二年的沈慕羽日記是一部大書、奇書、癡書、血淚之書,卷帙浩繁,用心的讀者可以感受到記主的人生經驗和理性思維,而深入閱讀,可以進一步歸納出許多多姿多彩的內容。沈慕羽不是文人,他卻留下大量才情意趣的文字;他非史家,卻有一般史家所應具備的胸襟;他非思想家,卻為後世留下豐富廣博的思想內容。
(來源:作者提供)
這本書是一個價值混沌紛亂時代裡的沈慕羽個人的思想傳記(intellectual biography),也企圖勾勒出那個世代的馬來西亞華族思想模式的局限。我常感慨,華社論述華教人物一直只停留在「華教鬥士」、「文化導師」這些籠統性的標簽上。這一本《沈慕羽日記研究·思想篇:返樸還淳》希望在這個平面上增加一些較複雜的內容,旨在挖掘沈慕羽日記裡最具價值的核心思維,以呈現一個多層次、更深厚的沈慕羽精神世界。
然而,這絕無「神化」人物之意;恰恰相反,我企圖做的,是不斷「人化」沈慕羽——他平凡中的不平凡,不平凡中的平凡。
【註解】
一、語出唐·崔融〈則天大聖皇後哀冊文〉:「灑以甘露,覆之慶雲,制禮作樂,還淳返樸。」
二、何啟良,<至仁至剛>,《南洋商報》,2010年1月6日。2009年,新山南方學院第三屆人文精神獎頒授給沈慕羽,此篇乃筆者撰寫的頌詞。
三、吳澤主編,《王國維全集·書信》,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頁3。
何啟良 |
學者、時評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職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南洋理工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北京大學,現任台灣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特聘教授。著有《沈慕羽日記研究·生活篇:生命的詠嘆》(2019)、《沈慕羽日記研究·家族篇:志明堂薈萃》(2022)、《沈慕羽日記研究·交遊篇:結客行》(四冊)(2023)。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