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宗教政治最新文章馬來西亞第十五屆全國大選評論系列

李健聰/淺析綠潮崛起:反體制還是伊斯蘭化?

(來源:Berita Harian/STR/Ghazali Kori

恐伊症與標簽國盟支持者為極端穆斯林,不但無助於打造更開放多元的環境,反而等於是將馬來群眾推向國盟這一邊,正中伊黨與土團黨的下懷。當下,若要強化多元政治,團結政府固然必須交出經濟成績單。更重要的是,各方必須共同思考方法,把同樣反對貪腐濫權,卻在本屆全國大選選擇國盟的首投馬來青年吸引過來,才是上策。


編按:本刊即日起推出「馬來西亞第十五屆全國大選評論系列」,歡迎各位讀者交流指教。

【文/李健聰】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十九日,第十五屆全國大選投票日當晚,票箱接連打開,馬來半島北部的希盟支持者卻笑不出來。

希盟在此的堡壘區,從吉打的亞羅士打(Alor Setar)、瓜拉吉打(Kuala Kedah)、馬莫(Merbok)、波各先那(Pokok Sena)等逐一淪陷。來到檳城更是引發群眾嘩然:公正黨副主席努魯依莎(Nurul Izzah Anwar)在峇東埔(Permatang Pauh)守土失敗。這可是公正黨於二〇〇四年第十一屆全國大選時,唯一守著的國會議席。

我們可以看到,由伊斯蘭黨與土團黨組成的國盟勢如破竹,在馬來社會掀起反風。在東海岸,國盟一路拿下吉蘭丹與登嘉樓的所有國會議席。在彭亨,國盟更囊括42個州席中的17席,只差5席便可以達到簡單多數席次執政。

如此的勢頭一直往南,直到霹靂南部與雪蘭莪,馬來選票才逐漸轉移至希盟。國盟在森美蘭空手而歸,在柔佛也僅能夠守住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的老巢巴莪(Pagoh)及豐盛港(Mersing)2席。反觀,希盟雖然在二〇二二年的柔佛州選舉僅從56席中贏得12席,卻在第十五屆全國大選中告捷,在26個國會議席中囊括14席,印證馬來反風越往南吹,越傾向希盟。

(來源:NSTP/Danial Saad

青年選票兩極化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本屆全國大選背後有著世代更替的大趨勢。這股趨勢隨著「十八歲投票」及「選民自動登記制」的落實而加速。

首先,由前首相或資深政治領袖長期盤踞的選區不再是相關政黨的安全區。其中,鬥士黨(Parti Pejuang Tanah Air)候選人馬哈迪在浮羅交怡(Langkawi)國會議席馬失前蹄,從二〇一八年的55%得票率,到本屆的慘敗且失去按櫃金;盤踞話望生(Gua Musang)國會議席多年的巫統元老東姑拉沙里(Tengku Razaleigh Hamzah)慘遭滑鐵盧;而代替納吉守土北根(Pekan)國會議席的巫統候選人莫哈末普茲(Sh Mohmed Puzi)也僅以51%的得票率驚險過關。

第二,希盟(民聯)過去收割各族群青年選票的紅利不再,青年趨向兩極化。就馬來半島而言,馬來青年傾向國盟,非馬來人則傾向希盟。由於馬來青年比非馬來青年來得多,國盟成為青年選票的最大贏家。國陣則在兩個陣營的夾擊之下,得票錄得新低。如果說,希盟的成績讓其支持者感到失望,國陣則可說是面臨危急存亡之秋。

因此,國盟兩黨可說是在本屆全國大選取得巨大成就。二〇一八年第十四屆全國大選,伊黨在全國觸發三角戰,但僅拿下18席。二〇二二年第十五屆全國大選,國盟則一舉拿下72席。其中,伊黨占49席。若以個別政黨計算,伊黨其實已經是國會最大黨,比起排名第二的行動黨(40席)還多出9席。而土團黨也一樣,該黨成軍不到十年,並於二〇一八年初試啼聲,在馬哈迪助威下成功攻下12席。本屆全國大選少了馬哈迪,反而一舉贏得25席,贏得的議席翻了一倍。

對國盟兩黨來說,這些成就都是空前的。西方諺語有雲:「處理勝利其實比取勝更難。」而這似乎也讓國盟過分自信,其領袖慕尤丁甚至敢於拒絕國家元首關於聯合政府的倡議。這份氣焰也讓其余政黨合作起來變得相對順利。於是,昔日對手成為今日夥伴,公正黨/希盟共主安華(Anwar Ibrahim)順勢成為團結政府的首相,而國盟這個99%馬來人—穆斯林陣線則下野成為反對陣營。

(來源:Facebook/FMT

共思多元政治出路

中文讀者或許對於馬來政治有些陌生。有的讀者可能會問:「現在團結政府都已經獲得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員支持,為什麽還會擔心不穩定呢?」追根究底,這是一個政府在最大族群,即馬來人當中的正當性足夠與否的問題。自獨立以來,執政黨向來由馬來政黨主導。就連二〇一八年,希盟執政時期的首相馬哈迪也來自馬來政黨。如今,團結政府卻破天荒由來自多元政黨/陣線的安華主導。伴隨而來的也是首次出現在野黨幾乎全以馬來人為主的局面。

許多中文讀者或許沒有探尋其究竟,也沒有意識到如此的慣性並不容易被打破。但是,我們都觀察到,華社普遍都一面倒地支持安華所領導的團結政府,另一邊廂也對阿末扎希(Ahmad Zahid Hamidi)從厭惡迅速轉為接受。這都是潛意識認知到多元陣線首次執政的珍貴,並且認識到希盟當時的「馬來性」(Malayness)不足。

這種微妙的心理狀態確實也同樣反映在主流馬來社會。馬來社會擔心安華「當家不當權」、成為行動黨的「走狗」,甚至一個不小心,國盟的在野局面也會被有心人士操作為馬來人遭到邊緣化。而這也是安華必須突顯其虔誠穆斯林一面的原因。其不止新年倒數選擇在清真寺祈禱,也親身到土耳其探勘災情以及穆斯林兄弟的狀況。當然,其行為也有普世及接近底層階級的一面。安華除了一再強調各族共榮,星期五祈禱結束後也必定到附近馬來小食肆用餐。他前往土耳其亦是探視底層人民的災情,而非炫富露臉。

值得注意的是,主流非馬來人社會對於國盟及其支持者的解讀往往帶有先入為主的種族色彩,甚至夾帶伊斯蘭恐懼症。然而,事實是國盟支持者當中,固然有少數來自宗教氛圍濃厚,而且與伊黨親近的家庭。但是,各種民調皆顯示,這些青年作為首投族,最關注的還是經濟與民生課題。這都是過去數十年以來,面對國家體制崩壞,政府卻無所作為的反撲。上述群體過去與各族青年一樣都反對貪腐濫權,其在拒絕被視為貪腐的巫統之後,卻轉而選擇形象清新(沒有包袱)且具有強烈馬來性(有安全感)的國盟。再說,伊黨在全國大選期間所製作的抖音(TikTok)並沒有瘋傳,也就證明國盟支持者不一定認同伊黨的行為。

總的來說,恐伊症與標簽國盟支持者為極端穆斯林,不但無助於打造更開放多元的環境,反而等於是將馬來群眾推向國盟這一邊,正中伊黨與土團黨的下懷。當下,若要強化多元政治,團結政府固然必須交出經濟成績單。更重要的是,各方必須共同思考方法,把同樣反對貪腐濫權,卻在本屆全國大選選擇國盟的首投馬來青年吸引過來,才是上策。

馬來西亞第十五屆全國大選評論系列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