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思想文化最新文章

吳小保/告別族群政治的思考——談陳忠登《族群和諧與全球化的再思》和《情感是族群關係的關鍵因素》

(來源:World Atlas

在擺脫族群政治的思考與實踐的路上,前景暗淡。現實是殘酷的,但,活在現世,不管是在馬來西亞,或是其他地方,都有自己難以解決的核心問題。除非我們選擇放棄公共人的身份,躲在溫暖的被窩裡過小日子,否則的話,終究得直面困難,沒有悲觀的理由。陳忠登教授對此應該有深刻體悟。在大困難面前,他選擇了持續寫作與思考,恰恰表現知識份子的樂觀與理想主義,以及不放棄的精神。


【文/吳小保】

早在殖民地時代,馬來知識份子就在深思一個問題,為什麼馬來人比其他族群落後?該怎麼做才能改變族人的命運?

這些思考,慢慢化為行動,然後影響國策,今天我們熟知的新經濟政策就跟這有關係。新經濟政策聲稱要重組社會財富,促進國民融合。實際的情況卻是,它成為族群矛盾的根源。也因此,馬來西亞族群關係的不和睦,除了是因為文化差異所致,也跟經濟分配不公糾纏一起。而後者又跟人們如何看待馬來西亞作為一個民族國家的立場有關:這個國家是否應該區分主(土著)客(非土著)?還是說,拋開一切,不管誰先來後到,不管什麼血緣什麼宗教,大家都是自己人?

多年來,馬來西亞華人做過各種思考與嘗試,希望衝破族群政治的堅固牢籠,概略說來,有三種不同的因應方法。首先是文化交流,這一觀點認為,文化差異帶來族群之間的陌生感,隨之而至的是敵意。只要促進彼此的交流,就能化解族群衝突。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交流中,華人和馬來人的關係常被形容為是一家人,血濃於水,可以稱兄道弟。其次是階級鬥爭,透過政治經濟學的分析,發現不同族群無論是在殖民地時期或建國之後,不管是馬來農民或華人勞工,雖然彼此文化不同,卻都是大地上的受苦難者,應該攜手並進,一起對抗殖民者和資產階級政權。

最後則是制度改革,這一觀點認為,馬來西亞的選舉制度設計出了問題,因為它強化了「贏者全拿,輸者全輸」的豪賭心態,激化族群政治的惡鬥。解套方法就是推動選舉制度改革,促進國內民主發展。以上「文化」、「階級」和「制度」三種實踐,雖重點不同,卻非水火不容,人們往往是綜合地實踐其中幾項。然而,這麼多年來,雖說取得一些成果,卻始終無法從族群政治的泥巴中脫身。還有沒有其他不同的辦法?

(來源:History Today

引入價值觀決定論

陳忠登的《族群和諧與全球化的再思》《情感是族群關係的關鍵因素》,提出比較不同的思考。二書主要貢獻有兩點,首先,相對於上述「文化」、「階級」和「制度」三大面向,作者提出「價值」面向的討論。儘管價值理應歸入文化的範疇,但是此處的「價值」卻跟上文提的「文化」有所不同,後者指兩種特殊的文化之間的交流,而作者提的則是普世價值。

其次,作者援引心理學理論,深入分析「自我概念」(concept of self),從個體的自我到群體的自我,包括情感在其中的關鍵作用,做了一番透徹梳理,這都是過去討論所缺乏的,二書可以增進我們對身份政治的認知。

縱觀兩本書,作者的論述基礎是價值觀決定論,書中多處就提到這樣的觀點,如「一個民族共有的價值觀決定了那個族群或國家的成功。同樣的價值觀也將決定個人、家庭、企業或機構的興衰成敗。」(《族群和諧與全球化的再思》,頁23)、「工作觀將最終決定工作的成就」(《族群和諧與全球化的再思》,頁35)。

從價值觀決定論出發,作者重新思考馬哈迪《馬來人的困境》、新經濟政策乃至馬來經濟民族主義者的核心觀點,那就是:要促進國民和諧,必先實現經濟上的種族平等。儘管作者同意在建國初期應該推行對馬來人的扶弱政策,但是他卻認為這個政策在今天已經不合時宜,並提出若干批評。相對於政府直接干涉,推行結果平等,作者主張,要實現經濟平等,必須強化各族的工作能力和經濟競爭力,而這一切都將由價值觀所決定。(見《族群和諧與全球化的再思》,頁21)

什麼價值觀將決定人們的工作能力和競爭力?書中列舉若干事項,主要討論的有三點,即工作倫理(把工作等同於美德和道德)、開放(拒絕過度的保護措施)和自由(保障人的尊嚴,包括更自由的活動空間,前提是不對他人造成傷害等)。作者舉出各國例子,強調專業精神、開放和自由等,對一個國家的崛起起著關鍵作用。這也間接地說明,這些價值觀的普適性或普世性。

想當然,這些價值觀都跟新經濟政策的保護措施相對立,後者為了保護馬來人權益而妨礙競爭。作者這些觀點看起來跟馬來經濟民族主義者如馬哈迪相悖,實情卻不完全如此。馬哈迪在《馬來人的困境》就曾明言,保護措施必須只是一個暫時性措施,一旦馬來人能夠自立,就必須捨棄。

更值得一提的是,馬哈迪在一九九〇年代倡導的新馬來人(Melayu baru),所借鑒的伊斯蘭教義和資本主義精神的結合,也跟陳忠登的思路一脈相承,他們或多或少,或間接或直接,受啟發於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來源:The Straits Times

民族建構的道德原則

凡此一切都說明,作者的若干觀點跟馬哈迪有一定的親緣性。我們對此不必感到驚訝,正如前文所指,陳忠登提倡的是「普世價值」,而這其實就是近代以來宗教在世俗化時代的演變結果;它的真實身份是資本主義,而我相信,對作者而言,對資本主義的支持必須根植於自由民主的堅定信念。

自由民主制被視為最符合人性需求的制度,人們既可追求卓越(人們透過積累資本來讓自己卓越於其他人),也可實現平等(民主制之下,人人平等)。如此說來,陳忠登與馬哈迪又有所不同,因為我們很難相信馬哈迪對民主究竟曾有過什麼憧憬。無論如何,這種普世價值(資本主義,或自由民主),正說明它可能有助於促進族群和諧:既然大家都有同樣的價值觀,就找到一個能夠溝通的基礎。

誠然,有共同價值不表示就能和睦共處。競爭,特別是資本主義式的競爭,難道不會加劇族群惡鬥?作者深明此理,在《族群和諧與全球化的再思》和《情感是族群關係的關鍵因素》這兩本書中,都特別討論民族身份的建構,而且指出它必須奠基於善良與公義;易言之,民族建構必須符合道德,由此牽制資本主義乃至帝國主義的無底洞慾望。

《族群和諧與全球化的再思》和《情感是族群關係的關鍵因素》二書指出,自我認同包括身份(identity)和尊嚴(dignity)兩個層面,前者在回答「我是誰」,比如我是華人、馬來人或男性、女性;後者則是對自己的看法,如我是個優秀的人,我是個誠實的人,我是一個沒用的人。

自我尊嚴(self esteem)不僅是自己如何看自己,更重要是別人如何看自己,因為別人的觀點會影響自己的看法。也正因此,自我身份必須建立於善良與公義,因為一個群體要得到周邊人由內心發出的真誠肯定,條件是自己的言行必須符合道德;唯其如此,民族的尊嚴才會得到加強。

在民族建構的探討上,陳忠登特別強調道德,並為此立下了一個原則:在追求民族尊嚴的道路上,只能是加強自己的國力(軟實力),而不能濫用力量去欺壓別人。(《情感是族群關係的關鍵因素》,頁141)

以上,是《族群和諧與全球化的再思》和《情感是族群關係的關鍵因素》二書的主要觀點,書中還討論各種不同問題,包括全球化、宗教在現代公共領域的角色等,篇幅所限,略過不提。針對作者的思考,有幾點可提出討論。首先,陳忠登的價值觀決定論支撐了整個論述的框架,問題在於,現實是否如其所言,價值觀有決定性的作用?

(來源:Popular Online

知識份子的樂觀與理想主義

誠然,作者並沒有完全忽略其他因素,例如《族群和諧與全球化的再思》中討論的「開放」,不僅指開放的心態,也指開放的制度和政策。然而,整體來說,那還是偏向於價值或道德的論述,因為這些政策都源自這些價值。

這種道德論述的不足之處是,放大了價值的作用。現實的運作顯然不是那麼簡單,我們還必須考慮各種因素,如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力競爭、制度的設計、經濟、文化甚至包括器物(如科技)等。

其次,儘管作者在書中多番強調民族自尊和尊嚴的追求必須符合道德,並提出一些原則性的限制。然而,有必要補充的是,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民族主義者,都是帶著一副道德面具出現在世人面前。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根本就是殖民主義的慾望產物,但卻口口聲聲宣稱要解放亞洲民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在道德論述的層面,釐清原則性的法則固然重要;然而,我們的挑戰卻是,該如何在現實的層面,去判定哪個道德是合理的,哪個是虛假的?以《情感是族群關係的關鍵因素》的討論案例來說,中國經歷百年屈辱,在追求恢復民族尊嚴的過程中,堅持香港和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領土,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作者來說是民族自強不息的表現,符合作者所提的原則,即:可自強,但不可強難於人。但是,從主張香港及台灣的獨立者(派)的角度看,透過文攻武赫的方式追求統一,難道不也是在仗勢凌人?

我的問題不是要大家去討論,究竟應該支持海峽兩岸的統一(派)或獨立(派)。而是指出,在現實的層面,道德論述雖提供大原則,卻在處理具體個案紛爭時,很難派上用場。對我而言,要處理這些問題,我們除了需要原則性的道德理據,也需要解決紛爭的機制,它必須是一個有公信力的機制。

然而,這會不會不小心走進另一條死路?因為最理想的機制應該就是民主程序。鑑於我們都會同意,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夠以算人頭的方式來決定(比如不能公投決定是否要放棄自由),故海峽兩岸的統一或獨立問題是否也是不可被投票決定的事項?由此攤開來談,國內的族群關係,大致也面對一樣的難題。各個族群可能都一致同意某個大原則,卻在各個致命處產生分歧,尤其在政客的煽風點火之下,星星之火迅速變成山林大火。

這麼說來,在擺脫族群政治的思考與實踐的路上,前景暗淡。的確如此,現實是殘酷的,但,活在現世,不管是在馬來西亞,或是其他地方,都有自己難以解決的核心問題。除非我們選擇放棄公共人的身份,躲在溫暖的被窩裡過小日子,否則的話,終究得直面困難,沒有悲觀的理由。我想,這兩本書的作者,陳忠登教授,對此應該有深刻體悟。在大困難面前,他選擇了持續寫作與思考,恰恰表現知識份子的樂觀與理想主義,以及不放棄的精神。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