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alaysiaGazette/Fareez Fadzil)
公正黨所面對的一系列拖棚歹戲,不是兩位船長開往的方向不同,而是這艘船擱淺在岸,停滯不前,繼而一再後退。意識這些,當可同意,眼下黨的焦點,不是安華的主張,或阿茲敏的想法,倒是「不管真話假話,只要聽話,就是好話」。兩人似乎完全沒有覺察,身在家後院玩火的非常危險。一有不慎,將燒傷的,必然是自己。可惜,權位熏身,蒙蔽了他倆的雙眼,彼此都沒有發現:公正黨的這兩位太子,如果一位是胤礽,另一位恐怕也還是胤礽。
【文/楊善勇】
人之禍福,豈有常態?《老子》開示,耐人尋味:「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胤礽的一生,正是如此。被立太子,只差最後一哩路,登上大位,環滁自然全是阿諛奉承。可是,福兮禍之所伏,康熙四十七年被廢。康熙諭示,點點滴滴,入耳皆很難聽:「朕即位以來諸事節儉,身禦敝褥足用布襪,胤礽所用一切遠過於朕,伊猶以爲不足,恣取國帑、干預政事、必致敗壞我國家、戕賊我萬民而後已。」
自此,爲爭太子,蚖蛇蝮蝎,排隊出招。《大義覺迷錄》雍正自言,兄弟之間,「結黨之時,於秉性聰明,稍有膽識者,則百計籠絡,使之入其匪黨,而於愚懦無能者,則恐嚇引誘,使之依附聲勢,是以諸兄弟多迷而不悟,墮其術中」云云。
儘管如此,皇心難測;峰迴路轉,翌年的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判斷胤礽「雖被鎮魘,已漸痊可」,復立儲君,再次結成太子黨妄行跋扈。康熙五十一年,胤礽二度被黜,從此幽禁在紫禁城的咸安宮,靜度餘生。
縱然被廢,還不認命,蠢蠢欲動。何解?中國清史學者林乾在《雍正十三年:一個平凡皇子的逆襲》所點,當是玄機:「坐轎子的人欲歇,抬轎子的人不肯。」(頁25)然則,幸運畢竟不站在胤礽這一邊了。四十年的太子,鬱鬱而終。
(來源:AP Images Spotlight)
政黨亂象畢出,肇因亦然在此。在位當權,看在甜頭份上,人人趕來迎合。資深記者凱文•裴萊諾(Kevin Peraino)的《迅猛的力量:1949,毛澤東、杜魯門與現代中國的誕生》(A Force So Swift: Mao, Truman,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a, 1949)筆記,也有此景:建國之初,毛澤東「友人和昔日同僚已包圍他,拜托他安插工作或其他施惠」(頁243)
身邊要是儘是這種劣貨莫惜,經年累月,自然要被迷惑。公正黨眼下的問題,恰是這樣。509入主布城後,大權在手,人人都紛沓而至,一起前來朝拜了。猶糟的是,黨內裡面似有兩個太子:一個曾經被廢,一位貌似二阿哥;各有罣礙,進退失據。
誰能克承大統,現有階段,仍然都言之過早。但是,雙方顯然都以順序第一的未來首相自居。可是,想接太上皇之棒子,談何容易?想當年嘉慶實習皇帝,也戰戰兢兢地做了三年之久,才總算得以話事。
說是這樣,不論安華(Anwar Ibrahim),還是阿茲敏(Azmin Ali),眼下所扮演的,搞不好全不是嘉慶的角色,而是伺機出手的胤礽,一早按耐不住,急急要上位。心焦神躁,如此這般,一不小心,皆失足懸崖,被錯過了繼任的機會。
可是,政策呢?不論歷史上,或者連續劇的胤礽,沒有留下顯著的政績和主張,只有類似「代行郊祀禮,同時坐鎮京師監國理政,各部院奏章聽從太子指示處理」的例常作業。
公正黨的大會也是這樣。第十四届代表大會最後一天之總結,不是放眼國策,不是辯論政綱,不是反映民意,而是黨主席安華連同夫人旺阿茲莎( Wan Azizah)笑容滿臉,連同歌手雅欣蘇萊曼(Yasin Sulaiman)一同到臺上合唱別有意思的《Teman Sejati》。
(來源:MalaysiaGazette/Iqbal Basri)
隨後公正黨副主席鄭立慷在大會所附和的,也是唱和忠貞的主題:「如果一艘船有兩名船長,一人要去玻璃市,一人要去沙巴,要怎麽做?我們只有一名船長,那就是安華。」
不幸的是,黨所面對的一系列拖棚歹戲,不是兩位船長開往的方向不同,而是這艘船擱淺在岸,停滯不前,繼而一再後退。意識這些,當可同意,眼下黨的焦點,不是安華的主張,或阿茲敏的想法,倒是「不管真話假話,只要聽話,就是好話」。
身爲署理主席,阿茲敏因此深感臉紅,抨擊大會沒有素質,代表完全沒有提及攸關經濟、教育、農業、年輕人的課題與訴求。話雖這樣,阿茲敏旗下的同志,亦不例外。
說是「共享繁榮」晚宴,亦和兩岸的經濟戰略無關。那麽,所謂「烈火莫熄」,到底所爲何事?說實在話,截至此時,外邊的甲乙丙丁確實難以理解,兩人的分歧,到底爲何,乃至火火相克,互不相容。
安華和阿茲敏似乎完全沒有覺察,身在家後院玩火的非常危險。一有不慎,將燒傷的,必然是自己。可惜,權位熏身,蒙蔽了他倆的雙眼,彼此都沒有發現:公正黨的這兩位太子,如果一位是胤礽,另一位恐怕也還是胤礽。
楊善勇 |
時評人,著有《美麗的謊言》(麻坡:朋友出版社,1985)、《餵,腦袋該洗了》(吉隆坡:大將,2001)、《有點異見》(吉隆坡:燧人氏,2003)、《MH370X檔案》(吉隆坡:大將,2014)、《黨領導不想提的50道問題》(吉隆坡:大將,2015)、《老馬紅燒一個馬來西亞:馬哈迪醫生秘藏42道政治食譜》(吉隆坡:大將,2016)、《馬來西亞經濟慘後憂鬱症》(吉隆坡:大將,2017)等。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