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政治最新文章讀者來稿

馮振豪/伊斯蘭黨的理性抉擇

(來源:MalaysiaGazette/Fareez Fadzil

伊斯蘭黨的自我意識極強,擔憂日久築起的支持者被污染,若大選後稍察覺情勢不對勁,便拋出考題測試盟友的底線。只有這是最佳選項,讓黨內和選民看見從未放棄伊斯蘭鬥爭,就算失去七成的累積,仍能在未來選戰中保持三成的基礎,畢竟伊黨是最接地氣的政黨,嗅覺敏感,經驗也最豐富,知道什麼時候該掩飾或攤牌。所以,第十四屆全國大選後,巫統潰不成軍,馬華公會和國大黨不成氣候,唯獨伊黨未發生過任何黨內危機,哈迪阿旺的領導始終穩定。答案很簡單,因為這個發展早已在預料之內。


◎讀者來稿◎

【文/馮振豪】

理性抉擇(Rational choice)係指政治行為者在特定情境下,於多個選項中做抉擇,而這個抉擇可能使當下發展於己不利,卻為未來的利益鋪路以確保收穫。

在馬來西亞,政治討論集中在族群宗教的層次,理性抉擇的討論空間非常小,特別是針對伊黨、巫統都很自然地回到民族主義的迷思,但不論政治菁英或選民,族群宗教或許不是全部的變量。另外,我們常落入英雄和狗熊的陷阱,把政治鬥爭當成是安華、馬哈迪、納吉、林吉祥、哈迪阿旺等人的專屬,忽略環境因素的重要性。

首先,筆者嘗試用理性抉擇剖析本位主義最強硬的伊斯蘭黨及其政治操作。自建黨以來,宗教是維持其向心力的動脈,從1950年代開始與巫統劃清界限,伊黨在多次博弈中,面對巫統的物質利誘和威權打壓,依然能夠堅持抗爭。到了1969年大選,國陣慘勝的結局促成五一三暴動的導火線,1970年代聯盟收編各路在野黨,包括伊黨在內,成立國陣。伊黨意識到巫統才是莊家,不僅控制資源,選舉也是巫統的專屬遊戲,唯有嘗試妥協加入國陣,以協商穩住在吉蘭丹、登嘉樓兩州的地位。

可惜好景不長,1977年伊黨內訌延燒到丹州政府,巫統和馬華公會不苟同對州務大臣納西爾(Mohamed Nasir)的不信任動議,伊黨議員憤而退出國陣,導致吉蘭丹進入緊急狀態。直到1978年大選,巫統和伊陣(納西爾陣營)獲得多數議席,成功攻陷伊黨老巢——丹登兩州。至此,伊斯蘭黨終嘗苦果,從高度團結的領導層到選民的基本盤都被巫統侵蝕,因當初綏靖而後患無窮。

可想而知,伊斯蘭黨擁有如此慘痛的歷史回憶,絕對會影響未來的政治路途,尤其是擇伴的考量,常以最狹隘的穆斯林本位主義來測試盟友的底線。1980年代開始是馬來西亞走向兩線政治的開端,在野勢力多次合縱連橫,跟被體制排斥的羽翼協商,企圖壯大在野一方的聲勢。期間伊黨是各方急於拉攏的對象,一方面該黨有悠久的反派背景,另一方面,該黨是僅存能與巫統一決高下的巫基政黨。

(來源:AsiaOne/The Straits Times

經歷人民陣線(Gagasan Rakyat Malaysia)、替代陣線(Barisan Alternatif)到人民聯盟(Pakatan Rakyat),伊黨和行動黨都是通過中介才湊合起來的,可以看出伊黨對結盟相當謹慎、被動和警惕。當然其收穫頗為可觀,在半島西海岸的混合區和城鎮選區的表現得到驗證,反之,行動黨和公正黨收穫卻不如意料。這也進一步使伊黨願意暫且淡化宗教色彩,在伊刑法上稍收斂,藉盟黨用「福利國」粉飾新形象,也因此該黨孕育出一批與領導層不同調的派系,成為日後分裂的遠因。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在野陣線重組跟失去中介相關。1996年東姑拉沙里(Tengku Razaleigh)回鍋巫統,人陣失去四六精神黨的牽線而離散;安華入獄後,2001年伊黨大打伊斯蘭國招牌,招致行動黨退替陣。2015年安華再次入獄,卡巴星(Karpal Singh)和聶阿茲(Nik Aziz)離世,伊黨鷹派的哈迪阿旺(Hadi Awang)再提修訂伊刑法,與林吉祥的火箭鷹派再次撕破臉,部份黨員不滿哈迪領導另組誠信黨,民聯隨之瓦解。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伊斯蘭黨的自我意識極強,擔憂日久築起的支持者被污染,若大選後稍察覺情勢不對勁,便拋出考題測試盟友的底線。只有這是最佳選項,讓黨內和選民看見從未放棄伊斯蘭鬥爭,就算失去七成的累積,仍能在未來選戰中保持三成的基礎,畢竟伊黨是最接地氣的政黨,嗅覺敏感,經驗也最豐富,知道什麼時候該掩飾或攤牌。

所以,我們能看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第十四屆全國大選後,巫統潰不成軍,馬華公會和國大黨不成氣候,唯獨伊黨未發生過任何黨內危機,哈迪阿旺的領導始終穩定。答案很簡單,因為這個發展早已在預料之內。

如今,巫統、伊黨、馬華和國大黨名義上還未組成統一陣營,可是按照1990年代人陣和替陣的標準,新的在野聯盟已成形。而且這次締盟最獨特之處在於,盟主明顯是伊斯蘭黨。據此,實際上伊黨行事特為務實,且讓其變臉的因素很簡單:基本盤。若感到受威脅,就會迅速使出各種手段破壞盟約,挖苦盟友,請願不歡而散也要保住老字號。因此,說到底是選票和利益使然,民族大義或嚴守教規純是表面而已。

■ 馮振豪,臺灣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生。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