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將出版社)
《共業》對馬來西亞獨立前後的政治發展及其民主化的困境,提供宏觀的政治分析,其優點在於其不同於馬國某些政論作家,作者為文不擺道德姿態,以「義人」自榜,或選擇性誇耀自身的抗爭經歷,以吸引懵懂粉絲(雖然作者在國內民主抗爭道路上的付出,比起不少人更具道德本錢這麼做),肆意臧否人物,以顯其道德優勢感。反之作者以冷靜的筆調,運用其政治學訓練,針對本國重大的政治課題,提供一已的觀察和剖析,其文字對詭譎多變的政局,有澄澈之效。惟美中不足,若干立論有待斟酌,推論亦有所疏漏,然瑕不掩瑜。
【文/潘永傑】
書名:《共業:我們能否擺脫被巫統統治的宿命》
作者:黃進發(英國Essex大學比較民主化博士,博士論文以1982-2004年間西馬的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為研究主題,現任職於馬來西亞檳城研究院)
出版:吉隆坡:大將出版社,2018年4月
ISBN:9789674192471
本書係作者近五年來(迄自2013年,止於2018年2月)在各大媒體刊物發表過的政治評論纂集而成。因為集結的文章是在不同時間,針對不同議題而寫,各篇內容難免參差,有些分析亦因事過境遷而失準。譬如書中將民聯的瓦解主要理由之一,歸咎於其在重大族群、宗教和文化爭議課題採策略性模糊立場,從而主張新的在野黨聯盟應拋棄上述策略性模糊的做法,方能與國陣周旋抗衡。惟第十四屆全國大選政黨輪替,希盟成功執政,揆諸希盟選前的競選承諾,在上述重大爭議繼續採取模糊、淡化和迴避的立場,所以作者上述的說法,充其量是一己想當然的想法,已被事後的時局發展所證偽。(見頁201至207)
雖然如此,難得是作者在書中總論部份,對馬來西亞獨立前後的政治發展及其民主化的困境,提供宏觀的政治分析,讓讀者對其收錄的各篇評論的立論、思考和用心,有更通盤的理解和掌握。這可算是全書最精彩的部份,讓作者擺脫一般時事評論文章的侷限──追求時效,偏中政治預測──而能較從容地以歷史的眼光和政治的學理,檢視本地民主化的困境,並剖析其背後的結構性根源。
作者認為,1946年英國人為其在殖民地「光榮撒退」準備而提出的馬來合邦(Malayan Union)計劃,掀開了馬來西亞的國家定位問題,即作者所謂「國家屬誰,誰為公民」的問題,並稱之為「1946年問題:公民可否相異而平等?」。在作者看來,馬來右翼的「馬來人主權」論就是對上述問題的反方的答案,而行動黨的「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則是其正方回應。當時執政的聯盟政府,則選擇一邊將馬來人特殊地位、伊斯蘭教為國教、馬來文為國語的條文入憲,另一邊則接納非馬來人的公民權、允許非伊斯蘭教徒擁有宗教自由以及讓其他族群的母語得以在官方以外自由學習。如此一來,一方面確立馬來人在本地的政治支配地位,另一方面則展緩非馬來人遭到立即同化的壓力,借此安撫其不滿情緒。聯盟政府的中間落墨,從此影響馬來西亞的族群政治的格局和走向。首先,聯盟政府的算盤是讓其能夠成為正反兩方的「最大公約數」,遊刃於兩者之間,從而打造聯盟政府為社會中道的政治力量,以求左右逢源,兩面通吃。然而,如此一來也同時無法滿足到正方兩方的要求,讓聯盟政府暴露在正反兩大陣營的攻訐,容易陷入裡內不是人的窘境。
(Malay Mail/Reuters/Athit Perawongmetha)
「雙極社會論」待商榷
在選舉研究裡,「簡單多數決制」大致而言有以下的特點:首先,容易形成兩黨制,蓋選民為了避免浪費選票,會傾向將手上的選票集中在有能力取得多數票的政黨,造成有利於兩大黨對決,不利於小黨生存的政黨生態。其次,容易選出一個議席過半的優勢政黨或聯盟,利於籌組穩定的政府。再者就是政黨為了在選區至少取得過半票數當選,從而鼓勵政黨遂中競爭,避免政黨為了少數選票而走偏鋒。
惟作者認為馬來西亞屬於「雙極社會」,因為社會存在兩股勢均力敵的群體,在宗教、文化和經濟分配等課題上皆針鋒相對。「雙極社會」反映在政治分歧上,造成在政治上持中間立場者,在兩大群體內部的主流意見會視其為妥協、叛徒,故反而讓溫和派在政黨競爭上處在極不討好的位置,故政黨遂中競爭的條件並不存在。另一方面,作者認定,本地的選舉制度採「簡單多數決制」(Frist-Past-The-Post),在「贏者全拿」的遊戲規劃下,少數的選票轉移就會造成議會席次大幅度的變化。在這樣的選舉制度制約下,對處於壁壘分明,雙方缺乏互信且充滿各種猜忌的「雙極社會」來說,所承受的選舉輸贏風險極大,在輸家可能一夕清袋的情況,極易引發族群間政治恐慌,釀成嚴重的社會衝突。所以,「簡單多數決制」在「雙極社會」裡反而會激化社會的政治對立,作者更據此宣稱,本地的「簡單多數決制」是五一三事件的導火線。因此,作者主張應改革本地選制,並建議以德國的混合聯立制為取經對象。
綜觀作者上述的立論,有若干處值得再加推敲和商榷。首先,作者所提的「雙極社會」,是否充分反映本地的政治分歧?蓋近年隨著走多元族群政治路線的公正黨崛起、馬來政黨政治碎片化導致誠信黨、土著團結黨相繼誕生、行動黨淡化華人色彩、東馬的地方自主意識的昇高,顯示本地的政治分歧開始呈現多重分歧的面貌。過去以族群動員為主軸的政黨競爭生態,出現若干微妙的變化。雖然族群政治仍然是政競爭必須要考量的關鍵,卻並非唯一決定政黨競爭的政治分歧。城鄉差距、貧富懸殊、經濟分配、世代差異、地方意識、民主人權等政治分歧開始影響政黨的競爭。雖然作者的「雙極社會」論,符合本地一貫的族群政治動員的思維和印象,惟面對晚近馬來政黨政治內部的複雜多變的差異和分歧以及單一的多元族群政黨首次成為執政聯盟的最大政黨等新近政局發展,故吾人尚需更多實證材料(如選民投票行為的追蹤和實證分析)予以驗證,以免陷入印象式的自由心證。
其次,作者對本地選制採「簡單多數決制」的不滿,近乎有「知識上的偏執」,以致於部份誇大「簡單多數決制」在本地所造成的制度缺失。譬如作者在書中宣稱「簡單多數決制」是五一三事件發生的導火線,這種歷史解釋在筆者看來並不具有太大的說服力,蓋1969年全國大選成績相若的2008年全國大選,並未因此引發種族暴動,可見關於五一三事件成因的說明,應該從當時的社會條件、族群互動、政治菁英行為等因素去尋找,所以作者歸因於選舉制度的說法,難免予人一種強作解人的印象。
(來源:The National/Fabrizio Bensch/Reuters)
提倡採德國聯立選制
再者,誠然近年民主國家的選舉制度改革以採兼顧多數決制與比例代表制的混合制為趨勢。不過,作者所主張的改革取經對象:德國的混合聯立制(見《共業》,頁143-153),並未受到大多數民主國家青睞(目前老牌民主國家除德國外,只有紐西蘭、義大利採用此制)。
與我們同屬君主立憲內閣制的日本,1996年的選制改革是採混合並立制。兩者的分別是聯立式制是根據第二張政黨票(政黨得票率)為準,扣除各政黨在單一選區已當選的席次,來決定各政黨所贏得的總席次;並立式制則是選民第一張票決定單一選區誰當選,再以第二張票(政黨得票率)來分配政黨比例代表的若干席次名額,兩票分開計算,互不影響。
採混合聯立式制的民主國家不多,其中一個主要理由是其席次計算方式十分複雜,不若並立式制簡易,一般選民不易暸解和掌握。雖然德國在1950年代以降,就採用此制,但2013年德國民調機構Infratest Dimap調查發現,有47%的德國民眾不暸解政黨的總席次是以第二張為基準來分配。對新興民主國家來說,採取一種選民不容易理解,對其投票所造成政黨席次分配結果不甚了了的選制,對其民主鞏固並非一件好事。
總括而言,《共業》的優點在於其不同於本國某些政論作家,作者為文不擺道德姿態,以「義人」自榜,或選擇性誇耀自身的抗爭經歷,以吸引懵懂粉絲(雖然作者在國內民主抗爭道路上的付出,比起不少人更具道德本錢這麼做),肆意臧否人物,以顯其道德優勢感。反之作者以冷靜的筆調,運用其政治學訓練,針對本國重大的政治課題,提供一已的觀察和剖析,其文字對詭譎多變的政局,有澄澈之效。惟美中不足,作者若干立論有待斟酌,推論亦有所疏漏,然瑕不掩瑜。
潘永傑 |
馬來西亞怡保人,中坑一名,梅西球迷,大學在臺北木柵唸哲學系,曾任職於中文媒體,兼職於民辦學院,目前在民間教育機構工作。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