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政治最新文章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全國大選評論系列

吳益婷/2016年砂拉越州選的啟示

(來源:Straits Times/The Star/Asia News Network

砂拉越的鄉區投票率往往高過城市,這個投票模式在西馬也常見。目前,族群政治仍是最鞏固的社會結構:馬來人要加強支配地位,非穆斯林土著要爭取各族土著平等地位,華印要爭取各族平等地位。但是城鄉差距在各族之間已經進一步擴大,未來的政治競爭也許將朝向爭取更碎片化的社會群組。目前的選區劃分和中央集權讓少數得以執政,也可以囊括碎片化政治的好處。若能制止選區劃分不公,未來的執政陣線也許是能容納更多不同陣營和利益的政治聯盟。


編按:本刊即日起推出「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全國大選評論系列」,歡迎各位讀者交流指教。

【文/吳益婷】

我在2008年投入撰寫博士論文,大約是2013年完成。那一段期間,推動民主化的公民社會和反對陣線充滿樂觀的情緒,仿佛國家終於走到劃時代的轉型路口。當時不少政治學研究也發現許多正面的指標,如五一三衝突的陰影消散;更多人拒絕國陣模式的族群政治;伊斯蘭黨暫時擱下伊斯蘭國口號;行動黨的跨族群努力;以及公正黨象徵新興馬來反對力量等。

以上我感受到的氛圍也傳至砂拉越。在砂拉越的市鎮聽到內容相同的政治演講,也看到同樣的群眾激情。當時我論文的其中一個篇章結論是地方政治在城市已經漸漸消失,全國性的政治議題、領袖和選舉方式正橫掃砂拉越市鎮。但是2013年全國選舉後,政治氣氛急速地逆轉了。

2016年砂州州選像是測量器,揭示了2008年政治海嘯退潮,以及後海嘯的政治發展面向。首先,新形式的社會動員異軍突起,最為人知的是以爭取地方權利和自治為號召的「砂拉越人的砂拉越」(Sarawak for Sarawakians或S4S)運動,不過到了2017年就沉靜下來。這個運動的崛起,顯露出全國「改變」無望時,社區或地方勢力將崛起照顧自身利益。我在田野接觸到的S4S參與者都是四十歲以下的華裔年輕人,不少是行動黨的支持者。在這議題上,我看到他們也可以與非行動黨支持者合作。這是另一種認同政治,他們的投入讓我看到議題性運動如凈選盟的局限。

砂主權議題周而復始

砂拉越主權是國陣成員黨數十年來常用的議題,從不曾消失,關鍵是何時發酵,何時失效,以及會否轉化為選票。在2016年州選,鼓吹砂拉越主權意識的新小型政黨出現了。他們當中有我熟悉的臉孔,之前都在反對陣營。他們的街頭政治演說吸引了不少當地民眾,也不乏媒體報導篇幅,默迪卡中心(Merdeka Center for Opinion Research)的民意調查也顯示,低收入的年輕華人比其他族群更擁護S4S 運動。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選票箱子一開,這些政黨如砂拉越革新黨(State Reform Party Sarawak, STAR)得票率很低,在城市華人議席只得2至3%票,全部失去按櫃金。

(來源:KLXpress

還有一項過去幾次選舉裡成為國陣包袱的因素,在2016年州選獲得「新生」力量——地方強人政治。當背負貪污形象的前首席部長泰益(Abdul Taib Mahmud)下臺後,由阿德南(Adenan Satem)接任,立即成為砂州國陣的政治籌碼。他在關鍵的宗教、文化議題上如伊斯蘭刑事法、英文教育、獨中統考等,都高調地表達對聯邦政府的不滿。如果政改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改朝換代看似無望時,那麼地方強人和區域主義(regionalism)則提供了政改的捷徑。這兩股力量,看來比在野黨更有效地擋住巫統和伊斯蘭黨推動的馬來人至上和伊斯蘭化。

從我所獲的資料來看,上屆州選的城市投票率普遍降低。其中,中年和年輕選民的投票率明顯降低,在野黨在所有華裔為主的選區的多數票大幅減少。在華人為主的城市投票站,在野黨或行動黨仍可得60-65%選票。若扣除該區少數的非華裔選民,估計三分之二的城市華裔投選在野黨,但是行動黨失去所有以華人為主的鄉區議席(五席)。

那段時間,我選擇到鄉區做田野調查,主要想理解2013年田野調查時沒時間深入了解的現象。我發現華裔選民的城鄉差距逐漸擴大中,這個差距也許在西馬的馬來人和印度人更顯著。國家貪污問題基本上難以喚起鄉區選民的熱情,國陣領袖幾乎不談政治,只談基本設施和小恩惠。在該屆選舉,不管是用心經營選區與否的候選人都輸了。在這些人口不集中,人民以務農為主的社區,政府是最富有的「團體或勢力」。當地所謂的中產階級十分依賴政府提供的工作機會,即使在華人社區,你也感到政府的影響力無所不在。鄉團與宗教是鄉區華社最主要的動員渠道,裡頭層層相扣。由於彼此認識,我也無法隱藏外來人的身份。每到一處,都有三種類型的官員來「打招呼」,即警察、JASA(通訊與多媒體部特別事務局)和政治部官員。雖然他們的態度輕鬆友好,但我仍然感受到時時被監視的壓力。

揭弊爆料外無新議題

砂拉越的鄉區投票率往往高過城市,這個投票模式在西馬也常見。在2011年州選和2013年國會選舉時,改朝換代所燃起的希望像一陣強風把許多散居各地的選民聚攏在家鄉,當時這個崇高的希望已經壓倒一切議題,包括地方主義、個人魅力、發展政治、金錢誘因等。但是到了2016年選舉,新希望無法落實,除了打擊對手的貪污弊案,在野黨又缺乏新議題。於是其他老因素如發展機會、族群政治、領袖素質等,重新找到發揮空間。對於遊子和城市選民,回鄉投票的意願降低了,國陣也奪回部份失去的選票。

(來源:Straits Times/The Star/Asia News Network

雖然國陣重奪一些選票,但是無法完全收復自2006年至2013年選舉在華裔區失去的基本盤。2016年州選出現的朝野拉鋸戰,仿佛回到2006年州選結果,這說明2008年的政治海嘯已漸漸平淡下來。不同的是,華裔中間選民不如沒有九十年代那麽多,過去十年在野黨已經擴大基本盤。從選舉成績來看,目前的華裔中間選民占整體的10至15%,他們需要短期可實現的承諾,才會重投在野黨的懷抱。

如果第十四屆選舉,在野陣營缺乏可落實的「希望」,就得跟所有議題對決,包括地方強人領袖、地方發展、認同政治和金錢政治等,還需面對投票率降低的風險。雖然過去十年,在野黨擴大了基本盤,但選區劃分的不公可能將抵消這個紅利。

目前,族群政治仍是最鞏固的社會結構:馬來人要加強支配地位,非穆斯林土著要爭取各族土著平等地位,華印要爭取各族平等地位。但是城鄉差距在各族之間已經進一步擴大,未來的政治競爭也許將朝向爭取更碎片化的社會群組。目前的選區劃分和中央集權讓少數得以執政,也可以囊括碎片化政治(fragmented politics)的好處。若能制止選區劃分不公,未來的執政陣線也許是能容納更多不同陣營和利益的政治聯盟。

【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全國大選評論系列】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