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歲月無聲,你我有情」部落格)
《南洋商報》創刊於1923年,還有五年就是百年報慶的日子,當然不能以一般商品等閒視之,不賺錢便終結它。「陳嘉庚創辦」這個歷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南洋商報》的護身符,只要不虧損,讓它存活的意義就是張曉卿和世華媒體無需承擔這份馬來西亞歷史第二悠久的中文報紙在他們手上滅亡的罪名;至於《南洋商報》是財經日報抑或財經週報,已不重要,反正陳嘉庚辦報的初衷就是要為華人讀者報導新的商業知識,財經週報並未偏離此初衷。倘若最終真的轉型為財經週報,值得關注的事情就是世華媒體會如何君子地「資遣」員工。全國新聞從業員職工會(NUJ)南洋商報分會及全國報業職工總會(NUNW)南洋商報分會現在應該開始做好充分準備,以在此一局面出現時捍衛會員的權益。
【文/莊迪澎】
2017年12月19日,《南洋商報》的代表性副刊《南洋文藝》出版最後一期,主編張永修以「不說再見」為這個1985年創設的副刊寫下句號。同一時候,該報的佛學版《登彼岸》和基督教版《牧羊人》亦宣告停刊。此一事態,使得「《南洋商報》會有百年報慶嗎?」這個話題更顯緊迫,畢竟距離2023年僅有五年的時間而已。
為了「掌握」如今的《南洋商報》有多「單薄」,我在2018年2月1日走了幾家便利店和報攤,終於買到一份《南洋商報》。這一天的《南洋商報》,主報頭版至A7版(供八版)是財經新聞、A8版至A11版共四版是國際新聞、A12版至A13版共兩版是體育新聞、A14版至A18版共五版是國內新聞。隨附的B1版至B4版共四版是雪隆森新聞(黃金州)、C1版及C4版共兩版是商旅(副刊)、C2版是言論版,C3版是娛樂版。A、B、C三個部分合計26版,外加八小版分類廣告。
上述版面規劃說明,《南洋商報》已經轉型為以財經新聞為主的日報。理論上來說,轉型為財經日報比較符合資本邏輯和世華媒體的利益,因為旗下四家中文報紙必須有不同的定位和目標市場,方可實現範疇經濟(economy of scope)的效應,否則四份報紙自家人打自家人,不符合資本理性。然而,眼前這份以財經新聞為主,卻又未徹底放棄綜合性日報性質的《南洋商報》,恐怕仍然無法走出窘境,也無法保證它能過渡百年報慶。個中原因至少有兩個:
轉型後仍難脫困窘
一、馬來西亞財經圈是英語社群,雖然不無以中文來瞭解財經活動的讀者,但畢竟中文讀者群畢竟有限,從中又得扣除非財經新聞讀者(而且估計佔多數),潛在市場更小。報業市場的現實境況是,即便是口碑極佳的英文《The Edge財經日報》(The Edge Financial Daily),潛在讀者規模涵蓋各種族懂英文人口,根據馬來西亞發行數據認證機構(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ABC)的統計,其2017年1月至6月的發行量也僅有4545份。中文讀者群當中會有多少人願意掏錢訂閱/固定購買中文財經日報,委實不容樂觀。
二、對一般讀者而言,一份26版外加八小版分類廣告的報紙售價1.30令吉,純粹以版面頁數和內容分類比較,購買《星洲日報》或《中國報》比較「值得」。更何況,《星洲日報》的財經版共有十版,比轉型為以財經新聞為主的《南洋商報》還多出兩版,假使讀者鐘情於財經新聞,選擇《星洲日報》更加物有所值,除非《南洋商報》的財經新聞有非讀不可的過人之處。可見,即便《南洋商報》以財經新聞為主,仍得面對自家人的競爭,而且此競爭對它的殺傷力會遠大於《東方日報》和《光華日報》對它的殺傷力。
《南洋商報》繼續維持日報形態,最主要的問題是成本高昂但讀者和發行量微不足道。世華媒體在2016年股東大會簡報引述尼爾森2015年第四季的數據,《南洋商報》有8萬7000名讀者,但是2017年股東大會簡報引述尼爾森2016年第四季的數據時,《南洋商報》的讀者人數已減少至5萬1000人(或流失了41.37%的讀者),是世華媒體旗下四份中文報當中,讀者人數流失百分比最高的報紙。
《南洋商報》的出版商南洋商報有限公司(Nanyang Siang Pau Sdn Bhd)在2015和2016 財政年度分別虧損381萬令吉和392萬8000令吉,到了2017財政年度,虧損大幅降低至36萬5000令吉。虧損大幅減低,應是各種削減成本措施的成果(例如減版、遺缺不補、關閉地方辦事處,等等),但是削減成本或能暫時性止血,長遠卻未必能令《南洋商報》絕處逢生,畢竟報紙越減越薄、內容越削越少,「趕客」(例如《南洋文藝》、《登彼岸》及《牧羊人》的忠實讀者)之餘,未必吸引新讀者,如此惡性循環,必加速讀者流失。
(來源:The Edge Markets)
《南洋商報》創刊於1923年,還有五年就是百年報慶的日子。大老闆張曉卿自2017年4月因病入院休養後,迄今仍未公開露面,幼女張聰接班幾成定局。以當前印刷媒體的發行量日落西山,而轉攻互聯網的動作收穫乏善可陳的情況,脫售《南洋商報》已無可能。假設《南洋商報》維持目前的形態,恐難有百年報慶。《南洋商報》要能渡過百年報慶,比較實際的選擇恐怕是轉型為財經週報了。
雖然《The Edge財經日報》的發行量僅4545份,但是其週刊《The Edge》的銷量卻還不錯,2015年1月至6月的發行量為2萬3921份,2016年同期稍跌626份至2萬3295份之後,於2017年同期增加了2378份至2萬5673份,增幅達10.20%。倘若《The Edge》的發行量維持增長,會加強《南洋商報》轉型為財經週報的決心,而且轉型為財經週報後,《南洋商報》可避開與其他中文日報的「取捨」競爭,成為每週一份的「補充讀物」。屆時,《南洋商報》僅有一個直接競爭對象――《東方日報》的姐妹報《資匯》,成敗就看其內容品質和行銷策略如何能在搶奪《資匯》的讀者之際,還吸引新讀者。
財經週報或為較佳選擇
《南洋商報》轉型為財經週報不只這個誘因。若《南洋商報》轉型為財經週報,它只需要維持一個20至30人(甚至更少)的編採部,完全無需地方辦事處和地方記者。雪隆是財經中心,編採部已經足以應付財經週報的主要內容產製,雪隆以外地區的上市企業和財經活動可以外派記者或借重集團內其他報社的地方辦事處記者支援。如此一來,《南洋商報》的人力成本和營運開支將大幅降低,若能維持兩、三萬份的發行量,加上維持一定的廣告收入,即便未能一本萬利,應可收支平衡甚至獲得蠅頭小利。
對一家盈利掛帥、必須向廣大股東交代的上市企業而言,旗下業務收支平衡或獲得蠅頭小利,談不上是可令管理層自豪的業績。在2016年和2017年的股東大會,已有同一位股東提出《南洋商報》和《光明日報》所得盈利不多,有無可能讓四大報合併的問題。若《南洋商報》繼續虧損,管理層將承受股東的壓力。然而,《南洋商報》當然不能以一般商品等閒視之,不賺錢便終結它。「陳嘉庚創辦」這個歷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南洋商報》的護身符,只要不虧損,讓它存活的意義就是張曉卿和世華媒體無需承擔這份馬來西亞歷史第二悠久的中文報紙在他們手上滅亡的罪名;至於《南洋商報》是財經日報抑或財經週報,已不重要,反正陳嘉庚創辦《南洋商報》之初衷就是要為華人讀者報導新的商業知識,財經週報並未偏離此初衷。
倘若《南洋商報》最終真的轉型為財經週報,值得關注的事情就是世華媒體會如何君子地「資遣」員工。全國新聞從業員職工會(NUJ)南洋商報分會及全國報業職工總會(NUNW)南洋商報分會現在應該開始做好充分準備,以在此一局面出現時捍衛會員的權益。
莊迪澎 |
在學與術兩棲的傳播學人,鍾情於傳播政治經濟學,長期觀察馬來西亞的傳播法規、新聞自由、中文媒體和互聯網媒體變遷。2010年創設「馬來西亞媒體識讀資源網」,以期推廣媒體識讀。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