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政治教育最新文章

黃國富/日常生活政治化與「選民」的脫困

(來源:Focus Malaysia

鬱悶的公民要離開陷困的「選民」自我認知,或需打開對「政治」更寬廣的理解,看見日常生活的政治,與自己和社群產生更多連結,在兼揉理性與情感中開展個人的能動性,不跟著政治人物起鬨,成為權勢者的棋子,以掌握公民的自主權,累蘊社會改革的基礎與動能,本土#MeToo也有機會遍地開花。


【文/黃國富】

二〇二三年六月初,台灣#MeToo運動開啟,快速從政界、醫界、教育界、藝文界、演藝界和社運圈等蔓延開來。當知名藝人連環被爆涉性騷擾等行為後,才較引起本地接觸中文資訊者的注意,但在頗為戲劇性的事態發展下,易落入看熱鬧與八卦的吃瓜群眾心態,無意深究此運動的意涵,甚至無視受害者的處境,以偏見與歧視態度任意議論。有人慨嘆本地無法出現#MeToo運動,但也有人採取行動,鼓起勇氣公開過往受性騷/性侵的創傷,嘗試在本土推動#MeToo,希望更多人能站出來和重視此事。

(來源:報導者

台灣#MeToo的基礎與動能

在台灣社會的性別歧視文化下,過往因權力關係和舉證困難等因素,使得性騷/性侵問題長期隱沒在社會各角落,不易被看見與認真面對,也凸顯體制的不足。但此次#MeToo運動的出現並非橫空出世,其背後有著累蘊的基礎和動能,如長期的平權運動、性別平等機制的建立、重視個人自主、對權威的批判與挑戰等社會條件,才有機會覓得突破口,引爆#MeToo運動。

當前,台灣步入總統與立委的選舉氛圍下,稍早前受熱烈討論的連續劇《人選之人—造浪者》,意外引爆這波#MeToo運動。一些受到性騷/性侵的受害者,在既有法律等機制難以還公道與凸顯問題時,透過社媒發聲和連結,首先在政界引爆問題,總統蔡英文為民進黨性騷案二度道歉,且#MeToo效應持續擴大,撼動著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文化體制。為回應外在壓力與期待,行政院快速在七月十三日通過「性平三法」(性別工作法、性別平等教育法與性擾擾防治法)修正草案,明確定義權勢性騷擾及其樣態,且加重行政及刑事、民事責任。

從台灣的#MeToo運動中,可見性別政治中各種權力不對等的關係與潛規則,如毛細管般滲透各角落,幽微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而受害者的創傷經驗不斷煎熬身心,甚至無法擺脫恐懼。

如今受害者有機會「說自己的故事」,但這是艱難與掙扎的療癒過程。在可能二度傷害的風險下,受害者鼓起勇氣公開、具名地揭示自己的創傷經歷與細節,使性騷/性侵不再是被默許的小事和不能討論的禁忌,且為他者所聽見與接住,嘗試感知其創痛與艱難,進而支持與聲援受害者,譴責加害者的作為,讓組織內因權力控制關係所產生的性騷/性侵不再被視而不見或落井下石,更清晰意識到性騷擾/性侵的問題,也營造自我批判與集體反思的社會文化。但這未必是直線前進的過程,就像數年前的韓國#MeToo運動爆發後,現也面臨既得利益結構的反撲。

(來源:Afiq Hambali/Pejabat Perdana Menteri/Sumberkini

混沌政局下的困惑與鬱悶

台灣#MeToo運動的內在動能,主要來自性別政治的展現,特別是日常人際間的權力與情感,但這與馬來西亞人一般對「政治」的認知有相當落差,不易感受到其與政治的關係。

我們的社會習於將「政治」窄化等同為政黨選舉政治,過度重視領導人與菁英,忽略了芸芸眾生,一般人也忽略自己與「政治」的實質關係。過往,國陣政府長期掌控國家權力,壓制反抗者與言論自由,在民間形塑「政治是危險」的印象。但是,在野陣營仍奮力挑戰,逐漸形成兩大陣營對抗態勢。大眾傳媒的內容焦點也在政府與政治人物,追逐政黨之間的競爭關係,主導了人們對「政治」的認知框架與範疇,也讓受眾易不自覺地將自己限縮在「選民」的位置,被動地參與「政治」。到了鄰近選舉時,在各黨爭取選票與催票下,才感受自己對「政治」的重要性。

隨著國陣政府的權力鬆動與倒台,過去數年政局陷入渾沌,各種政黨力量不斷重組,原本黨派清晰的敵友二元對立,變得模糊與糾結,超出許多人對於政黨政治的經驗與原有知識框架,像是巫統與行動黨過往數十年的死敵關係,一夕之間變盟友,使得幾乎已成慣習的支持或反對分類不再適用,讓一些人無所適從,心理上的那道坎實難跨過去。所以,日前行動黨前國會議員潘儉偉直白批評巫統後,頗能引起共鳴。

在日常生活裡,公眾面對物價高漲及利率上揚等所加諸的壓力,未見政府快速拿出有效的應對方案,且許諾的改革未被積極啟動,不確定和不安全感令人焦慮。在躁動的社會氛圍下讓人愈發鬱悶與沮喪,且各種媒介傳播真假紛雜的資訊,更難以搞清楚當前「政治」到底是怎麼回事,理性、情感、情緒和心理因素糾結在一起,讓人無力回應政局,或有距離地觀望權力博弈和不斷「曬恩愛」的團結劇碼。

當發生旅遊、藝術與文化部長張慶信闖機場移民廳的爭議事件時,各族群內部出現相當不同反應,一些華人喊爽聲援,只因這多少符應日常經驗中的貪腐和濫權問題,支持以例外方式衝撞體制,希望強勢與快速地解決問題。但是,這又回到「選民」的被動位置與心態,期盼掌握權力者勇於揭弊,為民出一口氣,未必在意其中涉及的治理效能、程序正義與族群矛盾等複雜問題,不易提升民主政治的品質。

然而,或許現今混亂的外在世界,讓我們有機會審視日常生活裡的「政治」,從「公民」位置理解政治的複雜樣貌。

(來源:星洲日報大將出版社

日常生活政治化的想像

政黨選舉政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面向,但不是唯一的視角。各地民主社會對於「政治」開展更多認識與想像後,出現「日常生活政治化」的趨勢,也就是在日常中很多看不見的檯面下「管制」或因疏忽的「不管制」,以及文化中的各種潛規則等所形成的問題,現都可能被看見與揭示,甚至成為檯面上的政治問題。因此,出現性別政治、空間政治、環境政治等層面的議題,涉及權力、資源分配與正義等爭議,成為需要被看見且改革的民主面向,且它們未必皆上升至國家層次的宏大議題,而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懷和利益息息相關。

以「性別政治」來看,部分女性主義者主張「個人即政治」,即我們日常周遭充滿了權力的運作,個人生活無法免除權力的影響,尤其在兩性關係裡。#MeToo運動針對更廣泛的性別與階級權力關係,在家庭、職場、學校等場域,都充滿了權力壓迫的痕跡,且深嵌在人際關係的隱蔽角落,但生活其中的人卻多習而不察,或被迫隱藏在個人最私密的情感裡,使得受害者難以向他人表達,不易突破既有的權力壓迫關係。

要改變這個不合理的權力關係與結構,得先回到自身的覺察,與對外在結構的理解,進而將某議題形成公眾的訴求,透過連結他人產生更大動能,施壓改變與建立制度,同時改變社會文化,形成實質的變革。

在此過程中理性與情感的連結顯得重要,哲學研究者錢永祥認為,理性的運用其實源自「情」的鼓動,也就是因為人間的種種艱辛與苦難,令我們感到不忍與不甘,動情之後發為關懷與在意,才能構成實踐介入的動力,持續吸收相關知識和展開行動。

在當代的情境裡,公民除需具備動情鼓動下的公共說理素養及能力,在社媒影響下,人們經常是更直接地訴求情感與情緒的共鳴及刺激,也可能啟動類似「情動」(affect)的動態且難以言說的生理、直覺元素,與他人形成某種關係與連結,這是未必經過審慎思考但卻能相互感染的動能,將共同關懷的議題形成公眾訴求後,以集體行為拉動改革,就像此次台灣#MeToo運動的擴散和延續。

因此,鬱悶的公民要離開陷困的「選民」自我認知,或需打開對「政治」更寬廣的理解,看見日常生活的政治,與自己和社群產生更多連結,在兼揉理性與情感中開展個人的能動性,不跟著政治人物起鬨,成為權勢者的棋子,以掌握公民的自主權,累蘊社會改革的基礎與動能,本土#MeToo也有機會遍地開花。

【參考書目】

錢永祥(2014)。《動情的理性:政治哲學作為道德實踐》。台北:聯經。

葉蔭聰(2023.06.25)。〈台灣#MeToo運動的美麗與哀愁〉。《明報》。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