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文化文學最新文章

莊華興/文化迻譯與文學借鑒——《臺灣詩歌十五家》馬譯本前言

▲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基地(來源:博物之島

臺灣社會的文化包容能力是不爭的事實,在歷史長河中,臺灣文化先後由中、日、美三大力量主導,再結合本土原住民文化,形塑了獨特多彩、包容、開放的後殖民文化。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在建國後深陷無休止的後殖民霸權文化窠臼,但臺灣卻成功歷盡磨難,最終走出一條令人稱羨的道路。


【文/莊華興】

臺灣現代文學馬譯一直被忽略,但馬來西亞華文讀者對它並不陌生。發生這現象,一方面是政治因素使然,另一方面也反映馬來讀書界缺乏了解臺灣文學的意願。從一九八七年迄今,臺灣現代文學馬譯只出現三種譯著,分別是周福泰譯李昂《殺夫》(1987)、中華民國筆會、馬來西亞國家圖書院編選《臺灣與馬來西亞短篇小說選》(2014)和莊華興、張錦忠主編《夜行:臺馬小說選譯》(2017)。

在上述有限的翻譯之中,《殺夫》和《夜行:臺灣小說選譯》的翻譯都是來自民間自發的行為,兩國官方單位的直接參與僅止於二〇一七年。這顯然與兩國沒有正常邦交關係有關。是故,兩地民間的自發行為變得格外重要,譬如馬方鄉團會館與私人出版社的努力,以及臺灣各大學或相關學術研究會推行的翻譯計劃擔負起臺馬文化外迻/譯的任務。

本書的翻譯與出版,是繼《夜行:臺馬小說選譯》的又一個嘗試。本次翻譯詩歌,而且是純粹、單向的臺灣詩歌翻譯,擺脫了本地華社談翻譯言必文化交流的刻板認知。當下的國別文學翻譯,翻譯企圖恐怕超越上述迷思。

臺灣社會的文化包容能力是不爭的事實,在歷史長河中,臺灣文化先後由中、日、美三大力量主導,再結合本土原住民文化,形塑了獨特多彩、包容、開放的後殖民文化。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在建國後深陷無休止的後殖民霸權文化窠臼,但臺灣卻成功歷盡磨難,最終走出一條令人稱羨的道路。它的靈活性與卓越的創造性除了體現在科技領域,也體現在文化生活與寫作領域。它的文學表現,給馬來西亞華語文化與華語語系創作者提供了不少借鑒。這也反映在本詩選的翻譯上。

本選集結合十五位數個不同世代且寫作風格與審美旨趣各異的詩人及其作品。如奚密所言:「二十世紀最優秀的中文詩有些來自臺灣。臺灣現代漢詩的歷史也述說著一段由邊陲蛻化為前衛的故事。」(馬悅然、奚密、向陽主編,2001,26)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國大陸在紅色政權的統治下,文學寫作以政治掛帥,「十七年文學」流行的紅色經典便是本時期的印記,而臺灣在國府高壓統治下,只要不觸碰政治紅線,仍享有一定的創作自由。臺灣詩於一九五〇年代結合西方現代主義寫作以及蓬勃發展的詩社,給予漢詩創作輸入了新的血輪,一九六〇年代更獲得進一步發展。紀弦周夢蝶余光中痖弦洛夫是本時期的重要詩人。詩人一方面抒發鄉愁,另一方面嘗試探討詩與哲學、詩與音樂的關係。

在臺灣文學努力塑造本身主體意識之際,出現了一批本土作家,他們關懷腳下的土地,鄉土情糅合著深厚的歷史感。這批詩人包括吳晟陳黎瓦歷斯諾幹(Walis Nokan)等。從歷史的回顧中,他們發現了自己的身份與歸屬,其詩作讓讀者感受到臺灣鄉土的淳樸與美麗,為臺灣在後解嚴時代的詩創作奠定了更多元、開放的基礎。陳克華詩歌對生命經歷的內省與沉澱,內斂的情緒與沉穩的筆調;唐捐的詩語言遊走於虛實之間,風格詭奇;鯨向海以俗常用語組裝詩意,處處閃現俏皮、歡樂、搞怪等成分;楊佳嫻的詩在婉約與豪放之間,皆體現臺灣新世代詩歌的穩健發展。

(來源:西灣評論

上世紀六〇年代冷戰正酣熱之際,有一批馬華青年詩人由於出生地現實情況的無奈,被迫遠渡重洋到臺灣深造。他們的精神遊走於故鄉與他鄉,形塑了一種特殊的離散心理結構,構築了當代華語語系寫作的獨殊風景。一九六〇年代以降,陸續出現了詩人與作家,有者畢業後返鄉,有些人留下,有些人留下又離開。然而,他們始終是馬華文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寫作,記錄了出生地的過往,也蘊含孕育他們成長的臺灣經驗,流動與跨界成為他們的象徵,亦為離散華語語系文學的重要符號。李有成近年書寫的詩作仍沒有放棄追問身分與種族主義辯證問題,並孜孜尋覓促成人類顛沛流離的深層原因。他的詩充滿歷史的無奈與反思。張錦忠念茲在茲的是現代主義,卻能結合故土的現實情境,充滿寓意,回首來時路,頗能體現詩人的一番感觸。陳大為擅長長篇敘事詩,以古喻今,是立意也是創作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與他早年的(再)南洋詩/史創作有深厚的精神譜系。

本詩選得以翻譯與出版,獲得臺灣大學中文系高嘉謙教授主持的「南向華語與文化傳釋」計劃的支持,特此表示感謝;諸位作者授權同意翻譯,促成本計劃順利完成,筆者銘感於心。惟翻譯上若有缺失或錯謬,完全是譯者的責任。

※作者按:《台灣詩歌十五家》收臺灣十五家現代詩人共一百五十首詩,定於二〇二二年九月下旬出版。馬來文名稱作Bunga Rampai: Kumpulan Pilihan Puisi Lima Belas Penyair Taiwan(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離散/現代性研究室,2022)。

【參考書目】

陳黎、張芬齡編著(2013)。《詩樂園:現代詩120首賞析》(修訂版二刷)。臺南:南一書局。

李昂(1987)。《殺夫》(周福泰譯),《馬來前鋒報》1987.4.3-1987.5.14。(分42期刊登)

馬悅然、奚密、向陽主編(2001)。《二十世紀台灣詩選》。臺北:麥田。

中華民國筆會、馬來西亞國家圖書院選編(2014)。《臺灣與馬來西亞短篇小說選》。台北,吉隆坡:中華民國筆會、馬來西亞國家圖書院。(分別有馬來文、中文和英文譯本)

莊華興、張錦忠主編(2017)。《夜行:臺馬小說選譯》。臺北,吉隆坡:臺灣文學館、三三出版社。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