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文學最新文章

張錦忠/一個光陰的故事——亞際馬華文學研究的「高雄論壇」

(來源:離散/現代性文化研究室

誠如《亞際南方:馬華文學與文化論集》共同編者魏月萍在〈緒論〉結尾所說,這十四篇論文所涵括的問題,所彰顯的,「不只是再叩問『為何馬華文學』,而是再走前一步追問『如何馬華文學』的思考」,因此這本論文集也象徵了對「擴大馬華文學的對話與交流對象,讓亞際文學與文化成為更實在的真實體驗」的期許。「高雄論壇」劃下句點,但是研究群成員仍須各自努力,俾使馬華文學研究繼續在各地開枝散葉。


【文/張錦忠】

二〇一九年十月的南臺灣秋天依然炎熱,十八、十九那兩日,我在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策劃了一個「馬華文學、亞際文化與思想」跨國學術論壇,論壇有個英文題目,叫「Being Marginal: Sinophone and the South」;不管中文或英文,都反映了那幾年人文研究中心或我自己的研究範疇或關注。我也藉舉辦學術論壇的機會,組成了一個亞際跨國馬華文學研究群,邀請下列學者加入:黃錦樹、王梅香、林春美、黃琦旺、許德發、莊華興、魏月萍、詹閔旭、謝征達、張惠思、高嘉謙、溫明明、熊婷惠與黃英哲。

這群馬來西亞、臺灣、新加波、中國、日本背景的馬華文學研究者各有專攻,黃錦樹的現代中國性、馬華文學史思考頗多闡發、王梅香專研冷戰東南亞與文化美援、林春美考掘友聯與非左翼馬華文學、黃琦旺近年對現代主義馬華情有獨鍾、許德發專注華人文化研究、莊華興耕耘翻譯華馬/馬華文學多年,近年多處理冷戰與民國課題、魏月萍對思想史與文學社群頗多精闢思索、詹閔旭的馬華文學論述以李永平小說與臺馬文學關係為主、謝征達的主要興趣在寫實/現實主義馬華文學、張惠思做古典戲劇與報刊,關注當代馬華文學、高嘉謙專研晚清以降舊體詩群、溫明明著重探討當代馬華代小說、熊婷惠多論述離散馬英與馬華小說,黃英哲則關注馬華文學在日本的接受。這群人在不同地區做馬華文學,如果有個亞際平台供大家聚集論學,互相學習攻錯,以激盪出學術火花,肯定是好事,於是我們有了這個在疫情前兩年成形的「高雄論壇」。

論壇邀請研究群定期來高雄「柴山論劍」,在毗鄰寧靜蔚藍海面的文學院,一起討論馬華文學。這個研究群可以說包括了近年「馬華文學研究」(MahuaLit Studies) 這個領域的重要學者——我不是說不在群組中的其他各國學者不重要,而是研究群個別成員這些年的馬華文學論述成果已有一定的特色與成果,能夠聚集一起論學,是很有意義的交流活動。我也希望論壇第二年舉辦的時候,能夠邀請更多學者加入,讓「高雄論壇」成為馬華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場所(site)。然而,眾所週知,那年冬天來的時候,新冠肺炎病毒漫延全球,從阿爾法開始,一路毒不停蹄,到了奧米孔還繼續衍生變形,人類紀(Anthropocene)可以說進入了病毒紀(Viroidaecene),於是高雄論壇的活動只好喊卡。

(來源: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早在病毒來襲之前,二〇一八年十月廿六至廿七日,這個研究群成員就已在高雄西子灣聚集,提呈論文摘要,報告研究意向,彙集其他成員與聽眾意見,以期在一年內將構想撰寫成論文初稿,在二〇一九年的「高雄論壇」宣讀。這個近乎執行整合型研究計畫的作法,其實是延續人文研究中心之前的「離散文學研究群」的運作模式(可惜的是,那個離散研究群的成果後來因故沒有結集出版成書)。馬華文學研究群成員來自臺灣幾家大學與亞洲其他大學,他們願意共襄盛舉,構成了一個臺灣境內國外馬華文學研究學者的「亞際平台」。馬華文學與文化也許不是群組成員的最主要研究領域,但卻是我們的共同關注——我常常說的「我們的共圖」。群組成員包括資深學者、中生代學者與後起之秀,大家聚集一堂一塊討論馬華文學,也頗有薪傳意味。

「高雄論壇」之後,魏月萍與我合編了《亞際南方:馬華文學與文化論集》,將馬華研究群的成果結集成書,由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離散/現代性文化研究室出版。《論集》在論壇因疫情展延的二〇二〇年秋天開始集稿,費時兩年,終於在二〇二二年秋天付梓。這本論文集收入十四篇文章,分別討論了馬華文學的民國向度(黃錦樹)、冷戰與《學生周報》的學友會(王梅香)、《蕉風》研究與黃崖(林春美)、星座詩社與現代主義(黃琦旺)、一九七〇年代馬華文學與「共同體」(張錦忠)、一九二〇年代泰戈爾訪問馬來亞(許德發)、冷戰前期與禁書令(莊華興)、大山腳文學社群(魏月萍)、在臺馬華文學的認可模式(詹閔旭)、馬華新文學史(謝征達)、馬來亞遊記與雜錄書寫(張惠思)、王大海的《海島逸志》與南洋風土(高嘉謙)、黃錦樹小說集《雨》的敘事美學(溫明明)、以及賀淑芳小說的敘事策略(熊婷惠)。整體而言,這些論文涉及冷戰遺緒、現代主義、文學共同體、南洋風土、敘事美學、文學史論等議題,既有文本詮釋與作家論,也有外延的文學思潮鉤勒與歷史回望。

(來源: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誠如《亞際南方:馬華文學與文化論集》共同編者魏月萍在〈緒論〉結尾所說,這十四篇論文所涵括的問題,所彰顯的,「不只是再叩問『為何馬華文學』,而是再走前一步追問『如何馬華文學』的思考」,因此這本論文集也象徵了對「擴大馬華文學的對話與交流對象,讓亞際文學與文化成為更實在的真實體驗」的期許。

回想起來,這個亞際南方的馬華文學「高雄論壇」從二〇一八年開始登場,到二〇二二年已有四年了。四年來世事變化多端,人事歷經幾翻新,論壇因疫情沒有續辦(原本打算隔年移地馬來西亞,在群組成員所屬院校擇一舉辦),如今我已卸下了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的主任職務,因此這本《論集》也是這群國內學界與遠方朋友那些年共聚西灣文院七樓的論學時光的一個紀念。「高雄論壇」劃下句點,但是研究群成員仍須各自努力,俾使馬華文學研究繼續在各地開枝散葉。

※作者按:張錦忠、魏月萍(編)《亞際南方:馬華文學與文化論集》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離散/現代性研究室,2022]。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