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國際最新文章社會

周若鵬/被武漢偷走的那兩年

(來源:The Jakarta Post/AFP/Hector Retamal

我們從兩年前的愁雲慘霧,甚至是絕望邊緣,撐到現在居然變成能拿病毒來開玩笑。我們學會認清自己其實堅韌無比,沒什麽困難熬不過去,且把這兩年來的歷練用在未來。抗新冠藥物已在測試階段,新疫苗也在研發中,未來會更好,我們有全人類的智慧撐腰。


【文/周若鵬】

幾個朋友聚餐,一人笑說這是後疫情派對(After-COVID Party)。當中一個朋友先患病,然後傳給群內全部人,僅我一人不知如何僥幸躲過。大家戲稱我仍是「新冠處男」。我說自己已近距離接觸過不知幾個確診病人,居然沒事,我懷疑我有抗新冠的超能力。以上畫面讓你聯想到什麽?對你有什麽沖擊嗎?我猜也許你也和朋友開過類似的玩笑,然而在兩、三年前,這樣的對話是匪夷所思的。

那時候,只有恐懼,笑不出來。

疫情初發時名為「武漢肺炎」。上週,美國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公布兩項研究結論,肺炎大流行始於武漢市場。這樣的研究有什麽意義呢?自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極力否認它是發源地,也極力促使世界衛生組織為「武漢肺炎」正名。這個世界永遠不能忘記因中國的自我審查文化而導致的隱瞞,李文亮醫生是最早在微信發布病毒消息的人之一,但他卻被訓誡不得「造謠」,讓病毒有散播的窗口,到官方決定封城時帶病者早已逃散各地。於是,全球開始走入窘困與死亡的噩夢。各國政府首次面對如此疫情,既欠經驗也無良策,繼武漢後一國接一國封城。馬來西亞鎖國半年。你記得那些日子是怎麽過的嗎?

我們困守家中,日日追蹤確診和死亡數字。視訊服務如Zoom瞬間崛起,還能居家工作的人算是幸運,甚至減薪也算幸運了。許多公司倒閉,旅遊業和門市首當其沖,藝文表演者收入歸零。我曾拜訪某大旅行社,竟見櫥櫃中滿是水果、泡面等食品,原來全公司暫時轉型做代購;還有另一家旅行社,全員煮食送餐。亞航從航空業寵兒變瀕臨破產,甚至有失業的飛機師輕生。許多家庭三餐不濟,被逼升起「白旗」向社會求助。各地醫院人滿為患,前線醫務人員疲於奔命,因親見大量死亡造成心理重創,一些人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親人因病逝世,卻因防疫管制不能見最後一面。種種淒涼的故事都在這段期間上演。

我們經此一劫,學到什麽?

(來源:AP Photo/CNBC Indonesia

也不是所有行業都進入寒冬。手套業成了股市寵兒,股價瘋狂飆升,不少人因此賺了些錢。要知道手套業究竟有多蓬勃,我輾轉聽來的這個故事說得最清楚:某君是本地手套廠的供應商,負責維護機械,平常一個月才需更換一次的零件,疫情高峰期一天換一次。他在短時間內暴富,可以退休了。許多傳統商家被逼轉戰網上,迫切要在短期內學會新技能,許多似是而非的網絡「導師」應運而生,教網絡行銷、寫文案,從所有病急亂投醫的人身上撈了一筆。然這不盡是壞事,就算那些導師只有半桶水,這半桶水業足夠讓商家入門,開始建立數碼行銷能力,在疫情後對企業有莫大助益。

那天我在柏威年廣場(Pavilion)行經一家口罩專賣店,售賣形形色色的口罩,這在疫情以前是無法想象的。疫情之初口罩短缺,那些清一色淺藍的口罩竟成珍品,價錢還被炒高數倍。馬來西亞有一些善心人採集口罩,捐贈武漢;日本也給中國捐贈物資,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兩年後,這些救命物品居然演變成時尚飾物。封城也改變了消費行為,外賣變得更普遍,餐廳和顧客的關係起了變化,品牌經營不能局限於在實體店面,還必須考量在外賣平台上如何呈現、外賣包裝和網上客服。就算走入餐廳,互動也不一樣了,顧客在餐桌上掃描二維碼點餐付款,很可能全程完全無需和侍應生打交道,提供點餐服務的應用程式(app)也逐漸冒出頭來。

轉捩點始於疫苗已是不爭的事實,很難想像當初居然會有反疫苗主義出現,到現在還有人懷疑疫苗的功效。人能有多愚昧真不容低估,和疫情相關的假新聞橫行,像5G網絡可傳播病毒、治療冠病的各類偏方等等,陰謀論成了抗疫的阻力。在疫苗接種未達標前,我們被逼使用「吾安」(MySejahtera),出入都要掃描再掃描,測溫又測溫,證明自己比健康更健康,煩不勝煩。然後又有人打MySejahtera的商業主意,後來億元投資在後疫情時代瞬間蒸發。我國衛生部大力推展疫苗接種計劃,在短時間內達七成接種率。然後,轉機開始出現。

經濟逐漸開放,人們又恢復了見面的自由。這樣難免造成傳染,但我們看著身邊親友一個接一個復原,看著看著恐懼也慢慢消除了。每日確診數字趨高走低,在許多患者未上報的情況下,也僅供參考,未必是事實。病就病吧,反正耐個一星期又一條好漢。除了出入戴口罩,平時勤洗手,偶爾做檢測之外,生活大致上恢復正常。但這種正常只限於眼前可見的日常起居,疫情還有更深遠的影響。人不能自由出入國家,旅遊業受嚴重沖擊,這是造成斯里蘭卡破產的原因之一。柔佛森林城市(Forest City)計畫本就受質疑,在主要目標市場中國鎖國後,更乏人認購,幾似鬼城。物流受影響,導致各類產品短缺,全球物價上升。管制最嚴的中國產能受限,影響最大,比如腳踏車,九成依賴中國生產,如今在美國價錢已飆高四成。中國持續堅持清零政策,動輒封城,不知何時會放寬。而許多國內外商家已承受不了不確定性,紛紛撤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會波及他國。

要完全從疫情恢復「正常」,還有很遠的路。我們還活在疫情的陰霾底下,呼吸順暢了些,但空氣一點也不新鮮。

(來源:Mohd Rasfan/AFP/CBS News

這疫情之劫給予我們最深切的領悟,便是這地球上一人一物皆相互連接,環環相扣。我們不能以為改變一個環節,其他都可保持不變。比如開發森林,人類便無可避免地更接近流散的動物,那些本來僅存於動物界的病毒就可能傳給人類;把蝙蝠聚集的山洞變成觀光景點,無節制地吃野味,都存在傳染危機。只要一人患病,便是擴散全球的缺口。

經濟活動全球化,每個國家都相互依賴。一國封鎖,工廠不能營運,就造成全球晶片短缺,所有依賴晶片的產品如:電腦、手機、汽車等都受影響。供應不足,價格上漲,另一方面也使工廠停工,工人失業。如德國歐寶(Opel)關閉艾森納赫(Eisenach)車廠,波及一千三百人。因為最微小的病毒,造成全人類方方面面最具大的禍害。此後各國務必更嚴正看待傳染病,把它視為緊急事件,更重要的是必須透明化處理,而不是硬把「武漢」掰成「新冠」。官僚體制中一方怠慢,演變成六百四十萬人病逝。這地球上一人一物皆相互連接。

我們從兩年前的愁雲慘霧,甚至是絕望邊緣,撐到現在居然變成能拿病毒來開玩笑。我們學會認清自己其實堅韌無比,沒什麽困難熬不過去,且把這兩年來的歷練用在未來。抗新冠藥物已在測試階段,新疫苗也在研發中,未來會更好,我們有全人類的智慧撐腰。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