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傳播最新文章社會

周若鵬/寫給疫苗支持者,反對的別讀

(來源:Oregon Live/Jason Redmond/AFP/Getty Images

我們必須放棄對反疫苗者說理,因爲這等同兩個宗教的教徒之辯。他們相信疫苗有害,只選擇符合他們信念的資訊,相信主流媒體偏袒疫苗。要如何改變反疫苗者的想法?也許該想的是怎麽改變他們的行爲。香港政府的做法值得參考,鼓勵民間機構支持疫苗,打疫苗送樓盤大獎,這就熱起來了。反疫苗原始主義者大概不會動搖,但疫苗猶豫者看著大獎,也許就甘願重新估算機率,就有理由卷起衣袖了。


【文/周若鵬】

首先,我們必須放棄對反疫苗者說理,因爲這等同兩個宗教的教徒之辯。疫苗支持者總以爲自己特別理性,也許是,也許不是,因爲大多數人其實對醫學一知半解,也都是選擇「相信」才去接種的;反疫苗者選擇「不相信」,雙方都可能陷入了證實偏差或動機推理。

也就是說,先選擇了立場,以後才挑選符合自本身信仰的論據。和信仰衝突的資訊會産生讓人不適的認知失調,你相信嗎?改變立場是很困難,因爲這等於否定自己,除了要吸收全新知識,還要放下自尊心。

不僅如此,秉持同一信念的人通常組成了社群,要改變主意就得脫離社群,甚至需要說服社群,面對社交壓力,留在原先界定的舒適圈方便舒服多了。他們寧可繼續相信接種疫苗比不接種危險,儘管眼前已有超過二十億人接種疫苗,安然無事。

(來源:The Star/BERNAMA

媒體渲染疫苗副作用

當然要說完全無事也不儘然,副作用的案例有之,媒體自會聚焦於悲劇,反疫苗者再將特例無限放大。比方說馬來西亞嚴重副作用的案例占0.005%,一位反疫苗者辯稱:「難道十萬人中的那五人的生命就可忽視嗎?我們應該犧牲少數成就大多數嗎?」你能怎麽接話呢?每個生命固然都是寶貴的,按照這樣的邏輯,難道又該爲那五人置全民於險嗎?

麻疹是傳染力很高的病毒,每一人感染可能傳給十二人。我錯過了馬來西亞的MMR(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計劃,曾經「出麻」,高燒多日後就沒事了;小時候不知道麻疹可致命,併發症包括失明和腦炎,疫苗計劃救了無數性命。這種具高傳染力的疾病,必須達到94%的群體免疫才能避免疫情爆發,這94%人就保護著那6%因種種健康原因無法接種疫苗的人。

新冠疫情也一樣,人類需要建立群體免疫力,以保護少數無法免疫者,但你要如何改變反疫苗者的想法呢?根據讀者回應,有人不止自己不接受疫苗,也禁止親人接受疫苗。他們相信疫苗有害,舉羅伯•馬隆(Robert Malone)的說法爲論據。馬隆自詡爲mRNA技術的發明者,連「mRNA」之父都說疫苗有害了,還能不信嗎?可是,馬隆並非獨力發明mRNA,其他專家也駁斥了他的說法,然而反疫苗者卻選擇忽視這些資訊。

他們相信主流媒體偏袒疫苗,谷歌、臉書也一樣過濾掉有關疫苗副作用的資訊,通通被制藥公司收買。如果這聽起來像陰謀論,它就是陰謀論,是無從證明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鼓勵接種疫苗,他的基金會資助疫苗開發,相信這是對抗疫情最好的辦法,我相信天底下沒人收買得了蓋茲。或許比較合理的推論應該是這樣的:主流媒體、谷歌社媒上支持疫苗的言論之所以是主流,是因爲大多數官方和專家意見一致,認爲這才是對的。

(來源:John Raoux/AP

未深究疫情多重成因

反疫苗者還有另一論調說疫苗無用,何必冒副作用的風險接種呢?你看以色列,全世界接種率最高的國家,還不是爆發新一波疫情?我國每日確診數字不也一樣高居不下?同樣的,反疫苗者只選擇符合他們信念的資訊,拒絕挖深一層。以色列疫情爆發還有其他明顯成因,比如說經濟活動全面開放;我國確診數字下不來理由也一樣。

若我們進一步看看重症率和死亡率,又會發現不一樣的故事。以色列七天平均確診案例有九千宗,死亡人數在二十左右,比之一月疫苗計劃之初,其實减少了一半。再看我國COVIDNOW的走勢圖,每日確實死亡人數正往下掉。若非疫苗之功,還有何解釋呢?

我支持疫苗,但難說我也陷入了證實偏差或動機推理,只找符合我看法的證據支持,畢竟我不是客觀的科學家。且假設我是對的,那麽要如何改變反疫苗者的想法呢?那是愚公移山,也許該想的是怎麽改變他們的行爲。我覺得香港政府的做法值得參考,鼓勵民間機構支持疫苗,打疫苗送樓盤大獎,這就熱起來了。反疫苗原始主義者大概不會動搖,但疫苗猶豫者看著大獎,也許就甘願重新估算機率,就有理由卷起衣袖了。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