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傳播最新文章社會

宋明家/抗疫神藥暴露國人科學素養

(來源:Kosmo/Media Mulia

只要具備科學素養,積極履行公民責任,就不會爲假消息火上添油,至少收到看不懂的訊息時,不成爲好心做壞事的傳播者。從伊維菌素的社會效應,可清楚觀察到科學素養普遍低落的社會,輕易相信專家見證,或缺乏科學依據的言論。所有教育單位或科普教育工作者,都需努力引導民衆理性看待疫情中的科學議題,養成科學習慣至少不會被紛至沓來的網絡訊息欺騙,猶如爲思想打了一劑「科學疫苗」。


【文/宋明家】

原本很明顯沒有實質科學證據的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簡稱IVM),卻在疫情惡化、民衆惶恐、醫生無助的情況下,成了新冠肺炎的神藥。

不同於之前那些姜葱蒜水防新冠病毒、鹽水殺病毒、丁香治療新冠肺炎的謠言,這回「IVM效應」有部份醫生加持,具「時勢造英雄」的三合一效果:「疫情高峰+民衆恐慌+醫生加持」,使其預防/治療功效令民衆深信不疑。

爲什麽IVM在預防或治療沒有科學證據、無法作爲抗疫藥物,讀者可從星洲日報中國報當今大馬,參考筆者依據科學報告所作的論述。

社交媒體的言論也反映了民間的恐慌。許多人開始服用IVM防疫,有人收藏防範,萬一確診後,死馬當活馬醫,反正都沒藥醫——很多人都這麽想。如此社會現象,我認爲「IVM效應」折射出國人整體科學素養的水平。

關於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的定義,許多學者和權威組織各有大致雷同的說法。本文使用美國密西根大學科學家Jon D. Miller提議的三層次涵義: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對社會的作用,從此社會亂象探討國人的科學素養。

(來源:MalayMail/Shafwan Zaidon

一、科學知識:這指是具備基本科學知識,有能力理解媒體的科學報導。國內大多數五六十歲以下的民衆,至少曾上過科學或數理課,憑這些基本科學常識和概念,通過社交媒體的視頻和文字訊息,人們不難理解IVM的基本知識。

IVM原是一九七〇年代愛爾蘭籍科學家William Cecil Campbell發現的一種抗生素(macrolide antibiotics),從名爲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的細菌萃取出,經改良後創造了IVM,廣泛被獸醫應用於治療動物的抗寄生蟲藥,爾後在非洲用來對抗又名「河盲症」(river blindness,又稱蟠尾絲蟲病Onchocerciasis)的熱帶疾病。

去年六月疫情擴散後,澳洲蒙納許大學科學家研究結果顯示,IVM能在兩天內减少新冠病毒的複製力約五千倍。此後不斷有各種臨床試驗,說IVM能有效預防或治療重症患者。

這些出現在簡短、通俗、易明的文字或視頻,都不難理解。其中最廣爲流傳的,是一位Amir Farid醫生的一則「IVM服用守則」,强調「IVM是最好的預防藥方」、「可每周服用12mg的分量,能减少染疫86%」等。

單憑基本科學知識,人們很可能無法辨明事實,進而相信這些資訊,但從科學方法綜合分析,就會發現這些都是「僞科學訊息」。

(來源:Healio/Adobe Stock

二、科學方法:科學研究都有特定的實踐原則和方法,儘可能去解釋自然規律或現象的運作方式。箇中方法包括觀察、發現問題、提出疑問、進行試驗、收集數據、綜合分析、總結表達等,這些不斷重複的探索過程,都需要重要的批判性思考。

在僞科學資訊肆虐流傳的國度,一般民衆很少懂得運用科學基本操作原理,也缺乏獨立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使得原本可輕易破解的僞科學訊息,迅速廣泛流傳。比如「IVM殺死新冠病毒」訊息,其實很容易被挑出疑點。該澳洲研究的體外試驗(in vitro),不是以新冠肺炎病人爲研究對象。體外能殺死病毒,並不表示在錯綜複雜的體內系統,也能殺死病毒,更何况該研究使用人體無法負荷的超高IVM劑量。

「IVM降低感染86%」也是另一例。這項數據來自英國紐卡索大學今年六月二十一日刊載在《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的論文,頻頻出現在網上各種報告、文字和視頻訊息。若閱讀原論文摘要,即便不是醫藥專家,也會對該文「降低86%數據由低確定性證據(low-certainty evidence)所支持」這段句子感到懷疑。簡單用谷歌搜尋就能獲知,這種GRAD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評鑒證據素質的方法中的「低確定性」,就是「研究結果無法反映真實情况」的意思。當然,要找出數據分析的錯誤,必須是行內科學家才能辦到,如學界發現埃及一份聲稱「IVM降低90%死亡率」的報告數據造假和剽竊。

另,所有聲稱「IVM有效」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研究,都只用了區區數十至兩三百位受試者,雖然勉强符合生物醫學研究基本要求,卻屬於薄弱的驗證。還有,就是目前發表的多份「元分析」(meta-analysis,一種統計學方法)報告,若納入設計性質相差太遠的不同研究,統計方法將會出現問題,所得結論誤差甚大。

糟糕的是,科學方法(尤其是批判性思考的欠缺)導致人們輕易相信僞科學訊息,即使最終有人提出證明,已是覆水難收,社會已蒙受其害。

(來源:MalaysiaNow/BERNAMA

三、科學對社會的作用: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這兩項素養,决定人們理性評鑒或評論科學發現的能力,具備這種能力,才能理解科學和科技對改善社會的功能和影響,才有强大動力去履行公民責任。

問題是我國教育長期營養不良、重宗教多過培養理性思維,不鼓勵獨立批判思考,不敢無畏而誠實的表達理性論證,形成「臣民」而非「公民」社會,面對科學價值和公民責任,多數人的認知更是無關痛癢。

從IVM的社會效應,可清楚觀察到科學素養普遍低落的社會,輕易相信專家的見證,或某些缺乏科學依據的言論,如只要醫生說IVM能治新冠肺炎,就盲目相信所言,Amir Farid醫生的訊息是絕佳例子。

擁有科學素養的人懂得思考、質疑、發問、主動找答案,因爲他知道「相信或不相信」不是個人的事,而會通過自身言行影響周遭。只要具備科學素養,積極履行公民責任,就不會爲假消息火上添油,至少收到看不懂的訊息時,不成爲好心做壞事的傳播者。

所有教育單位或科普教育工作者,都需努力引導民衆理性看待疫情中諸如IVM、疫苗、病毒篩檢等科學議題。科學素養高的社會會在日常生活運用科學方法。養成科學習慣有很多好處,至少不會被紛至沓來的網絡訊息欺騙,也不會白花錢買了對健康沒好處的東西,更不會在疫情來襲時倉皇失措,猶如爲思想打了一劑「科學疫苗」,至於對文化內涵和心理精神的富足,那又是另一層次的提升了。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