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FP/Fabrice Coffrini)
在充滿虛假浮誇、錯綜龐雜的網絡資訊世界,我們發現網絡、社交媒體的種種對話和留言,充斥許多非理性的長篇大論,或者侮辱、謾駡、霸道的人身攻擊;許多躲在熒幕後面的網民通過這些方式,來掩飾自己的無知。許多「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有心人士,把印度某科學團隊喧嘩取衆的研究報告當作至寶,製造了一個又一個視頻、文章,試圖要人們相信「新冠病毒生化武器」是某帝國主義的敵對勢力創造出來危害中國的伎倆。
【文/宋明家】
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無知比博學更容易産生自信」。
一百五十年前的1871年,生物學家達爾文在《人類起源》(The Descent of Man)說了這句話。
有寫過學術文章或畢業論文的朋友,應該都曾有過這種痛苦經驗:讀學術文獻、讀論文讀得越多,似乎懂得越少。
爲什麽會覺得「讀得越多、懂得越少」?主要是因爲擁有越多知識,就越能客觀地判斷情勢、評估條件、然後意識到自身的不足,無法充分理解錯綜龐雜的知識。
1999年,美國心理學家David Dunning和Justin Kruger設計了一個心理實驗,提出了「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理論,以解釋爲何人們「不知道自己無知」,也就是知識程度較低的人,比較傾向「以爲自己無所不知」。
通過努力不懈學習,大多數人會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愚昧(階段一),慢慢進入「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茫然(階段二)、「知道自己知道」的睿智(階段三),然後達到「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智慧高峰(階段四)。
在這處處充滿虛假浮誇、錯綜龐雜的網絡資訊世界,我們發現網絡、社交媒體的種種對話和留言,充斥許多非理性的長篇大論,或者侮辱、謾駡、霸道的人身攻擊;許多躲在熒幕後面的網民通過這些方式,來掩飾自己卡在前面兩個階段一和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窘况,保護自己的無知。
以下將從「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生化武器」這個假訊息說明。
(來源:bioRxiv)
印度某科學團隊在今年1月31日在bioRxiv網站發表一篇未經審核的論文〈Uncanny similarity of unique inserts in the 2019-nCoV spike protein to HIV-1 gp120 and Gag〉,聲稱新冠病毒和愛滋病病毒擁有異乎尋常(Uncanny)、高度相似的氨基酸,其相似度代表著病毒「不可能是自然産物」(unlikely to be fortuitous in nature),製造一種「病毒是人工合成」的假像。
某些網民以此文爲依據,悉心編成了「科學證據」:「印度科學家剛在新冠病毒中發現了類似HIV病毒的植入物……證明病毒『不是偶然』的可能性」,然後在社交媒體瘋傳。
我們不知道這個研究團隊「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但這篇文章引來學術界的嚴厲撻伐,指責該團隊不負責任、缺乏實際證據、喧嘩取衆的撰寫方式和嚴重錯誤的科學方法。
從事遺傳學研究的人,應該都看得懂該篇論文。文章提及的「四個HIV病毒嵌入序列」,是沒有經過正確的科學分析,是研究員使用一種被稱爲BLASTP的程式、比較兩個或以上氨基酸序列時,常見的蛋白序列比對的「比對假像」(alignment artifacts),並非什麽遺傳學意義上的嵌入片段。另外,該研究的序列比對的結果(見該論文表一)也未提供BLASTP正規測試的「E value」(評估該比對的可靠性的E值)。
正確的結論是:一、這是一篇聳人聽聞、喧嘩取衆的研究報告;二、那些氨基酸變異是源於病毒自然演化的結果,不是什麽人工合成的病毒。
兩天後,論文作者在學術界的指責和高度壓力下,把稿撤了。
但破壞已經在大衆社群形成。
(來源:CNBC/Thomas Peter/Reuters)
許多「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有心人士,把這論文當作至寶,製造了一個又一個視頻、文章,試圖要人們相信「新冠病毒生化武器」是某帝國主義的敵對勢力創造出來危害中國的伎倆。
再者,那些依據「鄧寧—克魯格效應」發表意見的網民,一般是「標題黨」群衆,習慣淺碟式閱讀、懶得花時間深度閱讀和查證訊息。經過千千萬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二傳手們的大力推動下,許多民衆都相信這些「陰謀」,還言之鑿鑿、確可信據的長篇大論引述該篇論文。
Dunning-Kruger的研究成果解釋「理性思考能力差的人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因此造就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現象。這和網絡社交媒體上一般民衆自以爲是的、選擇性、主觀地相信和支持某些陰謀論一樣,同時因爲自己的能力低水,選擇以辱駡的攻擊形式來自我保護。
但是,批判性思考能力能力差的人若能通過邏輯推理等訓練,最終會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階段,慢慢進入「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的階段。當然,這需要一段時間堅毅、耐心的訓練。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認爲別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時候——尤其身爲好爲人師、滿腹經綸的教授、老師的一群人(包括筆者),也會有可能自己成爲「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一員而不自知。
時時邀請同儕、好友從旁提醒,時時自我提醒謙卑,是學術人員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 宋明家 |
出身於馬來西亞吉蘭丹州蕉風椰林的古板可憐(Kubang Kerian)。原以為會終一生古板可憐,因貪戀校園混了個碩士,被中學生再教育兩年,爾後重返實驗室和DNA鬼混,博士畢業後吉人天相得以在某國外大學分校任高級講師。愛好枕戈待旦於雜草稻的分子遺傳演化,遵循儒林生存法則小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某年突然發現手指也可以拼出方塊字,從此欲罷不能,每逢周末晚文火煎煮一幅幅五千年古老圖像,在華文報章熬制成評論、科普、雜文等百餘篇,聊以顧影自憐也自娛。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