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he Straits Time/Kua Chee Siong)
「手機上癮」衍生出來的,就是缺乏深度理性和邏輯能力減弱,缺乏同理心和自覺能力等社會問題。許多年輕網民因這種「快速閱讀、膚淺思維」的習性,長年累月導致嚴重缺乏深度思考,極易受到負面情緒影響。這年頭的學生越來越懶得動腦,也越來越缺乏耐心、表現得容易浮躁。由於本身工作範疇一直涵蓋論文評審批改和學術研究,我常注意到近年學生面對「書寫邏輯嚴密和紋路清晰論文」的問題愈發嚴重。這種腦袋堵塞邏輯紊亂,無法作客觀批判思考的情況,未來勢必難以樂觀。
【文/宋明家】
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全國大選前夕,手機WhatsApp平臺在那幾個月內不斷重複收到假新聞、惡搞訊息、偏激言論和污言穢語,包括各種咒罵前首相納吉夫婦的言論。
對於這些網絡世代「憎恨情緒壓倒理智」的社會病症,筆者曾為文呼籲「大馬需要放下手機運動」,指出慣性把時間切成小塊,將減弱人的深度理性和邏輯能力,更使人缺乏同理心和自覺能力。結果招致部份讀者激烈回應,其中一則留言說:「好一篇在賣華的論文,華人子弟有粗口但沒有成群結隊出來搔擾社會」。
平時鮮少留意網絡社交媒體,但最近種種的網絡課題,讓我發現到不管是臉書或WhatsApp平臺,不論寫、讀和回應都要「快、短、狠」,很容易造成誤會、誤解、誤判。另外,許多年輕網民因這種「快速閱讀、思維膚淺」的習性,長年累月導致嚴重缺乏深度思考,極易受到負面情緒影響。
與十二年前在私立大學執教時相比,這年頭的學生越來越懶得動腦,也越來越缺乏耐心、表現得容易浮躁。這種學名叫作「智能手機暨社交媒體科技症候群」的社會症狀,是近年的社會議題;由於本身工作範疇一直涵蓋論文評審批改和學術研究,常注意到近年學生面對「書寫邏輯嚴密和紋路清晰論文」的問題愈發嚴重。這種腦袋堵塞邏輯紊亂,無法作客觀批判思考的情況,看來比十多年前嚴重,未來勢必難以樂觀。
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已明確點出人心的最大弊病之一是「心猶如獼猴,舍一取一。心不專定,前想、後想所不同者,以方便法不可摸則。」(引自《增一阿含經》)。就因為人心本來如此,若再加上網絡和大數據時代的種種科技誘惑,更使人的時間一直不斷地被切成小片段;而這種碎片化時間,適用作快速卻淺薄的閱讀模式,但卻因人心無法「止、定、靜、安、慮、得」,永遠無法深度思考難寫出高水平的著作。有人說人類還未準備好迎接瞬息萬變的科技浪潮,包括社交平臺,我認為即便多給人類十年時間,人心還是無法承受這種外界科技壓力,尤其是馬來西亞人。
2015年10月,全球研究諮詢公司公佈的《數字化時代生活研究》(Connected Life)調查了五十個國家一共60,500位互聯網用戶,數據顯示馬來西亞網民使用即時通訊平臺(例如:臉書和WhatsApp)的比例,遠比其他國家高出很多(每天使用臉書和WhatsApp人數百分比分別是73%和81%)。
(來源:The Straits Times)
這些數據其實並不令人驚訝。
我們若有機會到英、美、澳或其他歐洲國家一遊,會發現這些國家民眾緊盯熒幕狂滑手機的情況,不比馬來西亞嚴重。不論在捷運、巴士、候車亭、餐廳,滑手機的馬來西亞民眾比例,都比這些外國人高出很多。多年前筆者有幸遊學美國兩年,開始意識到老美其實很討厭「一直滑手機」的壞習慣。依粗略觀察,與這些國家比較,本國年輕網絡用戶的手機上癮問題相對嚴重得多。
從這種「手機上癮」病兆衍生出來的,就是本文開始提到的缺乏深度理性和邏輯能力減弱,缺乏同理心和自覺能力等社會問題。
若要在馬來西亞發起「放下手機」運動拯救年輕子弟,多數人可能還不願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比對衛生部在2016年發佈國內人口平均有約30%患有精神疾病的數據,其中處於16至24歲年齡層的年輕人是精神疾病高頻率族群(尤其是憂鬱和焦慮相關病症),就應該理解這並非杞人憂天——若不減少手機使用,我們國家未來主人翁的精神和心理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
一旦這問題無法解決,馬來西亞年輕子弟的族群,於德、於才、於心,將會三連失。於德,我們喪失的是優良的人文精神和禮儀;於才,損卻的是具備高度思維能力的國家棟樑和腦袋;於「心」,流失的則是健康的心理和精神狀態。
對手機和社交平臺的禍害醒覺,是社會、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首先應該具備的。
放下手機,不是說不要使用它;而是得意識到手機和即時通平臺的種種禍害,從而減少並適度使用它。以上提到的禍害,只是研究人員目前探測到的;未來科技的發達和進步,我相信會有更多科技對社會的弊病出現。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世代的到來,肯定將會有更多新科技降臨,人類如何應對瞬息萬變的變遷,就只能靠「不變應萬變」。
而人類最為珍貴的「不變」,除了人文素養和高度創意外,就是人心的「止、定、靜、安、慮、得」了,這是機器始終無法取代的。
宋明家 |
出身於馬來西亞吉蘭丹州蕉風椰林的古板可憐(Kubang Kerian)。原以為會終一生古板可憐,因貪戀校園混了個碩士,被中學生再教育兩年,爾後重返實驗室和DNA鬼混,博士畢業後吉人天相得以在某國外大學分校任高級講師。愛好枕戈待旦於雜草稻的分子遺傳演化,遵循儒林生存法則小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某年突然發現手指也可以拼出方塊字,從此欲罷不能,每逢周末晚文火煎煮一幅幅五千年古老圖像,在華文報章熬制成評論、科普、雜文等百餘篇,聊以顧影自憐也自娛。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