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政治最新文章

唐南發/擁「馬」聲裡斜陽暮:茅草行動三十年

(來源:Malaymail Online/Yusof Mat Isa

馬哈迪主義是馬來西亞當下道德敗壞的源頭:鼓勵全國快速致富,經濟掛帥,人權忝陪末座,成功讓一代的馬來西亞人相信兩者無法並行,而納吉不過貫徹了他的思想。但是,國家要不要轉型正義,由不得政客決定。每一個馬來西亞人都可以依據憲法所賦予的權利向馬哈迪問責;什麼時候追究,怎麼樣追求,是每個公民的權利,政黨的考量絕對不是依據;這個國家也不屬於任何政黨。否則,誰能保證政權更迭以後,當下所謂「候任政府」不會以種種似是而非、「時機不對」的理由,一再延宕改革?


【文/唐南發】

1987年10月27日,時任首相兼內政部長的馬哈迪吊銷了星報、祖國報和星洲日報的出版准證;反對黨領袖卡巴星和林吉祥,以及華教領袖林晃昇和柯嘉遜遭當局以惡名昭彰的內安法令逮捕。

這一切,我記憶猶新。

事發當天,我從新山的學校回到家已是傍晚,透過新加坡第八波道的八點華語新聞得知這個消息。那年我十八歲,已經能夠完全體會到馬哈迪的專斷。當下的我既震驚又難以置信,即刻撥電星洲日報位於八打靈再也的總社問個究竟。接電話的人告訴我他們也不曉得下來會怎樣,只告訴我隔天不會有報紙,只能繼續關注進展。

當晚的我失眠了。

我從來就不是馬哈迪的擁躉,對時任教育部長安華的鷹派言論也日漸反感,早已告訴自己有生之年不會投巫統或國陣的票。

局勢每況愈下,馬哈迪的獨裁之網越撒越大,隔天連沈慕羽先生都被捕了,總共有一百零六名不同族群背景人士成為茅草行動的犧牲品。更準確地說,是巫統權力鬥爭的祭品。

沈先生當年已經七十四歲。除了無情的權力狂,誰會拘捕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家,讓他和家人承受無盡的懼怕?

(來源:Today Online/AFP

始作俑者今日疾呼救國

茅草行動,無疑是馬來西亞自1969年五一三事件以來政治的最黑暗期,始作俑者正是今天高喊救國的馬哈迪。

感到憤怒與無助之餘,我和幾位同學終於還是鼓起勇氣到位於新山順利花園的星洲日報辦事處給受影響的僱員們支持。接待我們的是符傳曙先生,他也善意提醒我們要專注功課,政治留給別人。

「有一天會輪到你們承擔作為馬來西亞公民的責任。」符先生溫柔地說。

俱往矣。

茅草行動確實是我的政治啟蒙。如果超過一百位普通公民只因為行使憲法所賦予的權利而遭無審訊扣留,誰還能確保我將來能在這個國家有尊嚴地活下去?之後,我從別人的文章和書刊中讀到茅草行動受害者和他們家屬精神與感情上的傷害:父母、手足、配偶和孩子等等,大家活在無名的恐懼當中,面對著不確定的未來。我告訴自己:伸張正義的代價原來如此巨大。

三十年倏忽而過,馬哈迪總算承認茅草行動是出於選舉考量,但為了他的野心而付出代價的又是誰?

當民聯的殘餘份子决定和馬哈迪結盟之時,許多人視之為於下屆大選擊垮巫統的歷史契機,只有少數人堅持此舉只會為在野聯盟製造更多問題與分裂,我是其中之一。原因很簡單:馬哈迪是權力狂,當過安華的上司,不可能聽命於曾經被他迫害的副手,所以希盟目前是雙頭馬車,犯了兵家大忌。更重要的是,馬哈迪包袱太多,是個負資產,而希盟領袖無法在不傷及自己的情況下攻擊納吉。

例如我們不可能一邊抨擊納吉允許大道收費漲價,同時期望民眾忘記不合理的大道合約是馬哈迪時代的產物。我們也很難在指責法官聽命於納吉之時,希望大家忘記馬哈迪如何一次過開除六名法官,且修改憲法,闡明司法體系擁有的權力需得到國會的「恩准」。

(來源:The Star Online

職是之故,過去多次批評馬哈迪的國產車計劃勞民傷財,導致馬來西亞大眾運輸系統落後的劉鎮東,現在談及同樣議題時,竟投機地避開了馬哈迪三個字。

林吉祥也曾經大聲疾呼馬哈迪必須對茅草行動負起全責,最近這一年已不再提起。難道他真的以為馬來西亞人如此容易被操弄,看不出這背後的投機本質?

最諷刺的是,柯嘉遜身為茅草行動的受害者之一,如今只要一談及馬哈迪必須正視其過往的惡行,難免被網民批為「單純」,「報復心重」和「拿了納吉的好處」。這些人難道不知道同一個柯嘉遜同時也替冤死的阿丹杜雅(Altantuya Shaariibuu)伸張正義,追究潛水艇弊案?

一個前內安法令受害人向加害人討一個說法,何錯之有?加害人成了被冤枉者,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可以錯亂到這步田地?

希盟「道歉時機論」欠說服力

希盟會說要馬哈迪道歉不是不行,但時機要對,現在是槍口一致對外,弄垮納吉的時候。那什麼時候才是對的時機的?一個關乎國家正義的歷史事件,什麼時候由政客來決定時機?

更何況,同一個人民公正黨,在幾年前的加影行動中放出風聲指阿茲敏是野心家,所以必須全力確保旺阿茲莎出任雪州大臣;事與願違以後,和風光出任大臣的阿茲敏在同一個州內閣中談笑風生的不也是同一批人嗎?而在黨內曾經被捧為金童的拉菲茲,怎麼忽然在近期的黨爭中變得不受落了?

可見在野政客變臉,絕對不輸在朝的對手。

因此,國家要不要轉型正義,由不得政客決定。每一個馬來西亞人都可以依據憲法所賦予的權利向馬哈迪問責;什麼時候追究,怎麼樣追求,是每個公民的權利,政黨的考量絕對不是依據;這個國家也不屬於任何政黨。否則,誰能保證政權更迭以後,當下所謂「候任政府」不會以種種似是而非、「時機不對」的理由,一再延宕改革?

(來源:AnilNetto.com

最讓我心寒的是不少所謂社運領袖,如今為了「顧全大局」,對於是否簽署要求馬哈迪就茅草行動道歉的聯合聲明都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如此看來,這些人大概只會在不傷及自身利益下才捍衛民主人權。這般態度,和執政者沒有太大分別。或許正是這樣,很多人在馬哈迪大權在握,耀武揚威之時選擇沉默,只因為當時「經濟一片大好」,「極端伊斯蘭教勢力尚未抬頭」。

有投機的民眾,就有投機的政客,如此而已。

那麼我痛恨馬哈迪嗎?一點都不。

我只是深信馬哈迪主義是馬來西亞當下道德敗壞的源頭:鼓勵全國快速致富,經濟掛帥,人權忝陪末座。經濟發展與民主人權並不相悖,馬哈迪卻成功讓一代的馬來西亞人相信兩者無法並行,而納吉不過貫徹了他的思想。

要達致國家的和解與復興,正視並承擔茅草行動的歷史錯誤是第一步。如果馬哈迪連為茅草行動道歉都不願意,誰能期望改朝換代以後,他不會千方百計阻撓任何改革方案?今天公權力不彰,貪污濫權之亂象,皆源於馬哈迪時代建立起來的集權文化;不能碰觸馬哈迪主義的改革會是什麼樣的改革?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