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政治最新文章

楊善勇/江山既改,結構待移

(來源:The Straits Times

新政509組成,耄耋之年的馬哈迪順勢重回政治舞臺,强勢一如既往,手段雷厲風行。納吉政府累積的沉痾宿疾,幾乎一下子全被逆轉。國陣此次潰不成軍,盟黨排隊出走,制衡無力,監督的聲音也日漸羸弱。思慮如此政局,念及民心轉圜,國陣逐步解體,自然正走在最後一哩路。不幸的是,這麽一來,馬來西亞離開下回合的政黨輪替,恐怕還有很長時間。想到這裡,漠視民意的巫統還需格外努力,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文/楊善勇】

海嘯席捲南中國海兩岸,新政509組成,耄耋之年的馬哈迪順勢重回馬來西亞政治舞臺,强勢一如既往,手段雷厲風行。納吉政府累積的沉痾宿疾,幾乎一下子全被逆轉。

隨後上任的部長也各有三把火,展示自身政策,和前朝管理到底有何不同。不過,大家一定同意,國人冀望的希望聯盟的部長,不只是應景提出國營的RTM,現場直播世界杯的主意。說是這般,因爲新聞花絮化,媒體報導、民間喝彩,自然紛紛聚焦在靈光一閃的新意。有者甚至儘量放大一些其實微不足道的枝節,乃至高調粉飾廉政的假新聞層出不窮,紛沓而至。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暫且不論,總而言之,反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古皆然。既然看到中央部長的良好示範,各州行政議員也跟著有樣學樣。减薪之行,自然成爲政治正確的招牌戲。

也許,柔州行政議員廖彩彤之上任所行,正是經典個案:「和交通部長陸兆福一樣,我不明白爲什麽拜訪部門時全部人要出來迎接我。可能是第一次接觸他們(公務員)才這樣,但我已交代下次無需這樣勞師動眾。」——焦點放在小題大做,結構變動,體系改革,民衆因此鮮少觸及,而且罕於見報。既然這樣,誰能發現,1MDB弊案叢生,乃至國家機關之積弊,實是攸關首相署的非常集權?

(來源:The Malaysian Reserve

幾經磨蹭,所幸屬下多個部門和機構逐一遵令重組,從九十個單位减至二十六個;人權委員會、選委會、反貪會、總稽查署、公共服務委員會、教育服務委員會、司法委任委員會及檢察署,如今也總算轉向國會負責。

雖然這樣,州屬的大臣和首長,亦然故我,沒有變動。當中,儘管行動黨分得五席行政議員,僅僅森州大臣阿米努丁(Aminuddin Harun)一人,就以一當五,身兼五司:財政丶土地與天然資源丶伊斯蘭事務丶旅游丶安全與資訊,以及基建與公共設施事務的委員會主席。記者會上受詢此事,希盟新任大臣嘗試自辯:「前朝領導,也是這樣」云云。既然如此,我們何必一心積極求變,改朝換代;遑論最後如何制衡「分」和「配」的權力,落實倡導中的體制之變?

固然,非常時期不能萬事遵照常理解釋,而且,部份時候也確實需要猶如馬哈迪這等非常之人用快刀了斷一切。然則,大家或許留意到,當中一小部份宣佈,乃至首相爲財長代答,是否越界了?

6月1日取消消費稅(GST),9月開始重新頒布銷售稅(SST),柴油、95和97燃油售價浮動,公務員開齋花紅事宜、事情倉促,殆無疑議;但是,財政部長如果不是簿記員,何以不是稍待財政部旗下相關單位專司處理?此後,國庫控股董事重組,首相親任主席,輔以經濟部長阿茲敏(Azmin Ali)、前國油主席哈山馬歷甘(Hassan Marican)、前國行副總裁蘇克達夫星(Sukhdave Singh)、前證券委員會執行董事吳清賢。可是,財長怎麽不見了?

(來源:The Straits Times/The Star/Asia News Network

此外,半島東西兩岸的兩大高鐵工程,以及造建捷運第三幹線(MRT3),異見紛紜。計算注入的成本和收支效益,不論取消或挪後,都能理解。然則,何以最後宣佈,不是交予職務關連的交通部長,而由首相决策?這麽一問,難道交通部長仍是當家不當全權乎?

當中微妙之處,或許就在地位等同大清王朝「軍機處」的首相署。大型工程難道仍在這裡?細思久不露臉的富商陳伯勤一度宣佈三百億令吉發展浮羅交怡,乃至財政部長和經濟部長的名目和分權所在,火眼金睛的讀者或許就能覺察耐人尋味之處。

不僅這些,攸關政權的選區劃分,至今未有糾正方案。選區失衡、劃界不公、選民册乃至那些死人復活、身份重叠的一系列個案,接下來將怎麽處理,始終不得其解。

地方政府直選,或是另一個無言的結局。參考新任房屋與地方政府部長祖萊達(Zuraida Kamaruddin)所言,當可明白,一切胥視國家經濟而定,計劃三年內才開始局部實行;開始階段,也許先選「市長」。

誠意不說,推敲此言,足以知道,結構的改變,著實不是這麽簡單。至少民衆的期待,說不定只是自己的想像。短期內想必還無法落實,唯有繼續耐心等待。認識這點,當可明白,所謂「三年期限」並不具時間的意義,而是純屬「形容詞」。正面解讀,意思是說:在下届全國大選之前。萬一來不及,只好再次推搪,那麽,地方議員自然一如既往地「淪落爲政黨私相授受的産物」。

(來源:The Star Online

對華社而言,課程編撰、校舍的修、師資培訓、國民型中學規劃、母語班教學、預算撥款、獨中發展、統考認證、華社承辦大專院校之升格,全在拉拉扯扯,未能一錘定奪。前朝計劃增建和搬遷華小之建議,甚至還需檢討。

無論如何,最糟之事還不是這些,而是國陣此次潰不成軍,盟黨排隊出走,制衡無力,監督的聲音也日漸羸弱。如果兩年後馬哈迪遵諾退下,挾持新首相效應,安華必能把希盟推到另一歷史高峰。

思慮如此政局,念及民心轉圜,國陣逐步解體,自然正走在最後一哩路。不幸的是,這麽一來,馬來西亞離開下回合的政黨輪替,恐怕還有很長時間。想到這裡,漠視民意的巫統還需格外努力,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