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
自甘放棄自由,是數位時代一項令人警覺的議題,作者彼強·莫伊尼為我們吹起了起床號,清楚地描述我們的自由所面臨的處境,分享自由的重要性與價值觀,呼籲採取保護自由的具體行動,訴求的對象不只有政治決策者,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我們不當心一點,自由可能就會溜走,而且是咎由自取,因為我們的疏忽而坐實了悲劇。《拯救我們的自由》猶如一記刺耳的響鐘,寄望我們在不釋卷的當下,起而力行,在為時已晚之前。
【文/李建良】
We are all just prisoners here, of our own device.
The Eagles “Hotel California”, 1977
科技是中立的。刀子可以切蘋果,也可以殺人;飛機可以載我們去度假,也可以用來打戰;一台收音機可以放送音樂,也可以散播仇恨訊息。
這段稀鬆平常的道理,構成《拯救我們的自由》(Rettet die Freiheit! : Ein Weckruf im digitalen Zeitalter)這本小書的核心旨趣,貫穿全書,作者彼強·莫伊尼(Bijan Moini)——一名人權行動者——所見所思亦由此展開。誠如北德廣播電視台(NDR)記者兼製作人克里斯托夫·邦加茲(Christoph Bungartz)給這本書的評語:「問題不在科技,而是行動者的利益:彼強·莫伊尼殷切地向我們展示數位化之下潛藏的真正危險。」
稱其為「小書」,說的是篇幅(原文八十二頁),綜觀內容,演繹細微、意蘊深遠,對於寄寓數位空間的人們來說,作者提供了反芻養分,值得咀嚼再三。
「我思,故我在」,表達了人類存在的基本哲理,同時也反襯出人類主觀意志受制於客觀環境的艱難處境,自古而然,於今尤是。本書敘說「人」(自我/另我)與「環境」(數位/虛實)之間的互動關係,探究的正是主觀與客觀的辯證,讓我們對「人的處境」有新的視野與想像,共同思考人類亙古通今的永恆課題。
作者以AI、資本主義、右翼民粹、安全國家等多重角度,透過淺白的文字,引證事件與數據,娓娓鋪述數位時代下自由受到攻擊的危殆情境,讓讀者理性地認知當今數位社會的決斷失真與權力失衡,更兼以巧妙的譬喻、發人省思的橋段,引領讀者思考複雜的法律問題,叩響讀者心中的警鈴。比如說:「因為沒有人會要求騎腳踏車的人乾脆走路,只因為害怕騎腳踏車被卡車撞到」(頁一二五)、「我們不會只因為毒品在若干公共停車場販售,就關閉所有的公共停車場,同樣地,對於虛擬空間的管制,亦應如此」(頁一四八)、「我們的後代可能會在動物園裡出生,愚昧,但是舒適;在無形高度智慧不間斷地監視之下,過著被無微不至的照顧、享受著各種娛樂,受保護免於遭遇任何逆境的生活,除此之外,一無所知」(頁一五四)。
全書敘事主軸有三:何以自由如此重要?自由受到何種威脅?我們如何拯救自由?整體而言,思維取向可化約為三:觀念、機制與抉擇;來回交錯於文本之間的關鍵元素則是data。
(來源:城邦閱讀花園)
觀念
本書定名:《拯救我們的自由》,自由自是核心焦點,但作者不作自由系譜的學理鋪述,也不在積極或消極自由的理論辯證中打轉,而是直接訴諸我們的生活經驗,如「每個人都有過自己作決定而感到振奮的經驗」(頁一一八);或是引用數據或研究報告,展示「自由讓人幸福」(頁一一八)、「光是相信自由,也會提升幸福感」、「在我們生命中,最受拘束的是:經濟負擔、工作壓力,以及對子女的責任」(頁一一九);又或者回到過去,喚醒讀者的歷史記憶,因為沒有「許許多多為了自由而戰鬥的人們」(頁一一五),我們今天不會享有自由;自由的可貴不在於與生俱來,而在乎是否擁有自由或得而復失。
自由是某種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可以被裝載各種的政治訴求或社會需要,或被賦予無窮的意涵,似乎無所不在、感覺一直都在。但是作者讓我們知道觀諸世界各地,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自由地生活,而且進入數位時代之後,人們的自由可能正在遞減之中。
作者引用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freedom to be free的觀念,主張我們要有「免於需求的自由」,強調這是一種「作自己的自由」。因為,「科技創造需求」(頁一二四)!我們之所以需要網際網路,那是因為網際網路存在,而且因為每個人都在使用,迫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給出我們的資料來滿足企業的需索,以個人的自由為代價,享受數位世界的自由卻不由自主。如果我們不欲放棄數位帶來的便利,又想要保有我們的自由,該怎麼做?
自由涉及的是個人的自主決定,卻又不是那麼純然的一己之事,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作者從AI、資本、右翼、國家四個面向,探討自由如何受到攻擊,指出我們可能看不見或視而不見的盲區,彰顯出自由的問題往往是系統性及制度性的關聯課題。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個人面對或身處於科技介面、市場消費、政治競逐、國家權力支配範疇,自由的面貌與問題面向各有不同;而在「科技/人」、「商業/資本」、「政治/權力」加總串連之下,其變幻程度猶有過之。尤其當權力機器肆無忌憚地對特定族群進行身體、行動乃至於思想的全面箝制時,個人面對的是國家權力壓迫與數位巨擘剝削的雙重夾擊。如果不設法有意識地反制,找到出路,自由的訊息即可能被整個系統輾壓而徹底消音。作者站在自由的位置,透過「我們自由受到威脅程度之大,遠勝於過去」,設法告訴我們那些人、這些事!
(來源:Rod Long/臺灣人工智慧行動網)
機制
觀念上,自由無疑可能在數位時代受到更多的攻擊或操控,但如何攻擊或操控,則涉及方法或工具的問題。同樣地,自由誠可貴,但如何反制攻擊,防範未然或除患於已然,也是方法或機制的問題。
承接上述「問題不在科技,而是行動者的利益」的論旨,「工具的中立性與目的的主觀性」是明辨並思索自由受危處境的基本前提。「資本主義不是中立的,它觸發並且索求我們最好與最壞的一面」(頁七八),一語道破數位時代下人的處境。數位科技發展所形成的各種工具,基本上是價值中立的,但是「有特定目的之工具」,其與惡或善的距離,端視使用者的意圖與目的,而對其慣用手法的認識,則是尋求破解之道的基本功課:
AI之所以對我們的自由構成威脅,乃因我們在數位空間的一舉一動,AI都可以如實掌握,並且極其準確地產製出我們的人格圖像;我們在演算法所營造的虛擬空間中自願或非自願地被轉化成「數位另我」,以致於作決定的不再是我們自己,而是別人……
資本家靠著推薦產品大賺其錢,方法是以演算法分析我們的偏好,再進行精準的廣告投放;更大的危險是把AI用在商業目的以外,例如透過經剪裁的個人化資訊,操縱中間選民的投票意向……
右翼民粹主義者擅長操弄社群媒體,透過PO(發出)文直接訴諸選民,再經由轉貼傳給更多的受眾、全球串連……
數位安全國家對我們自由的威脅,猶甚於數位資本主義,假安全之名,建立撲天蓋地的監測網,只要腦袋裡想著犯罪的人,都有可能因此而聲名狼籍,甚至失去自由……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如何反制?作者提出的法律解方,諸如:對經濟進行管制、打破權力的集中、禁止自動生成的推薦、把IT企業轉換為資料受託人、管制演算法、資料的匿名化等,乃至於系統性的制度改革,例如安全法案的總量管制、比例代表選舉制度的建立與鞏固等,基本上都是面對攻擊,如應斯響,餘音未絕。
抉擇
防弊法制的建構,奠基在既不放棄使用數位,又要設法保有自由的制度抉擇之上。但制度選擇並不是真空虛擬空間中的假設性思想實驗,而是關乎實體社會公平正義的實踐機制。網路世界可以異於原生社會,卻不能脫離實然社會的群己關係。因此,《拯救我們的自由》不是去制度脈絡的離線思維,因為在自由民主法治國家中思索自由,迥異於置身於極權專制體制之中,也因此數位時代的自由課題,必然是價值選擇的問題。
儘管「願望與現實世界之間,往往存有相當大的差距」(頁一四〇),但民主是本書作者的選擇,同時也應該是我們的抉擇所向。作者強調「民主需要空間,需要討論、交換資訊及個人自由發展人格的空間,特別是讓不為多數所接受的行為或意見可以表現、又不虞被處罰的空間……」(頁一四六~一四七)。民主的實質元素是人民,人民的意志有賴客觀的法治予以依附與實踐。假設人民是自由的,在民主制度之下,人民的主觀意志必須透過一定的機制,方能凝聚,轉換成客觀的規範,民主社會及國家才能運作。民主制度不預設價值,而是留下定義價值的空間,民主不保障品質,沒有防止脫軌的掣器,但民主的韌性亦在此,決諸人民的(不)自覺與(不)自決。
預/寓言
本書的扉頁有一段文字,標記處理日期:21.02.2120, 23:55 UTC:
「自由,一種通行於二十一世紀以前的意識形態,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在各種不同的選項中,不受強制地作出決定。」
這不是預告自由之死,而是隱喻寓示,如果我們不有所行動,百年之後,自由行將消逝。
結尾作者引用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話,想要表達的是:「說別人不想聽的話,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因為揭露集體事不關己的冷漠,方足以避免邪惡與死亡的蔓延!
很多人都知道,應該要對自己的資料有高度的敏感度,妥善處理個人的資料,或至少理解到為什麼如此地重要,但是對於「掛在線上生活」的人們來說,有多少人真的在意自己的個資被利用(剝削或操控)?是否警覺到數位革命正在翻轉我們的價值觀念及其優先順序的視界?
一七八四年,康德(Immanuel Kant)在〈答問:什麼是啟蒙?〉(Beantwortung der Frage: Was ist Aufklärung?)一文中有句箴言:「啟蒙就是人類要從咎由自取的心智未成年中走出來。……何以咎由自取?問題不在沒有智識,而是欠缺運用自己智識的決斷與勇氣……。」自甘放棄自由,是數位時代一項令人警覺的議題,作者為我們吹起了起床號,清楚地描述我們的自由所面臨的處境,分享自由的重要性與價值觀,呼籲採取保護自由的具體行動,訴求的對象不只有政治決策者,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我們不當心一點,自由可能就會溜走,而且是咎由自取,因為我們的疏忽而坐實了悲劇。
《拯救我們的自由》猶如一記刺耳的響鐘,寄望我們在不釋卷的當下,起而力行,在為時已晚之前。
※按:文本為李建良導讀,摘自彼強·莫伊尼著,李建良譯《拯救我們的自由:數位時代的起床號》[台北:遠流出版,2024] ,鳴謝李建良教授同意授權轉載。更多資訊,歡迎出席第27屆林連玉講座。
講座資訊
第二十七屆林連玉講座:人工智慧與民主——數位社會意見形成的法治反思
日期:2024年5月1日(星期三)
時間:上午10點至下午1點
地點:林連玉紀念館三樓活動空間
主講:李建良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主持:李銘傑博士(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李光前理工學院助理教授)
李建良 |
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臺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合聘教授。著有《人權理念與憲法秩序》(2018)、《多階段行政處分論》(2022)等書,譯有《法學導論的博雅講堂:當代德國法學名家的法律通識課》(2023)。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