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最新文章社會

丁傑隆/為社區把脈:如何做好地方調研?

(來源:星洲網

唯有透過大量的文獻搜集、閱讀、整理和回顧,地方資源地圖的不斷反復修正和叠代,以及頻密的深入觀察、訪談、記錄和反饋才能更清晰、更徹底看見地方的真實面貌,進而從中發現問題現狀或「病癥」,並以此作為下一步欲提出改善地方環境和空間規劃的主要根據,最後擬出行動策略。


【文/丁傑隆】

我記得擔任市議員之初,安邦再也市議會(Majlis Perbandaran Ampang Jaya)經土地局要求,計劃協助清空占據在政府保留地上的攤檔。當時,土地局已經準備發出限期清空令。我和市議會規劃部門主管在小販陳清之後,一起到該區調查和深入訪談,發現這些小販並非大眾輿論中的「土地侵略者」,而是「政府政策遺孤」。

事件可以追溯至一九八〇、一九九〇年代,雪蘭莪州政府在新經濟政策下為了發展鄉區經濟而興建攤檔(gerai pembangunan luar bandar)。此計劃主要提供低階退休公務員和退伍軍警從事如:雜貨、蔬果、餐飲、裁縫等小生意。但是,早期的政府疏於行政,並沒有發出文件或說明攤檔使用期限。小販雖然一直獲得地方政府發出的營業執照,卻一直在無法出示地契的土地上營業。而且,小販大部分是年邁的低收入戶,清空行動無疑高估了他們的遷移能力,依法也不可能得到賠償。這等同於變相阻斷了小販僅剩不多的謀生機會。最終,此市議會基於人道考量暫緩拆除,直至土地局找出圓滿方案。

從上述個案可見一刀切的規劃操作,雖然簡單、快速且「乾淨」,但過程粗糙和暴力。更糟糕的是,若沒有調查清楚其前因後果就指示推土機清空土地,可能在不自覺中犯下大錯。所以,任何規劃者或政策決定者欲了解一個地方或社區就必須做好地方調研。此過程可能耗時、耗力,卻是不能省略的功課。其亦不可能假裝不了解地方,不與社區溝通,甚至忽略歷史、認同及使用者的差異。

(來源:Supian Ahmad/Berita Harian

報告左右地方發展

地方調研的基本功涵蓋什麽?首先,研究者可從文獻梳理開始。文獻可分為初級文獻和次級文獻。初級文獻可從政府第一手的規劃報告開始搜集,這些報告普遍已做好對地方的完整分析,包括人口趨勢、區域定位、發展潛能和挑戰,並提出官方中長期的願景、策略和行動策略,例如:土地使用、未來發展計劃和預算經費等。一份看似厚重且無聊的報告卻會左右一個地方未來十年至二十年的發展。因此,我們不難發現一些聰明的選舉候選人會截取報告內容納入自己的競選宣言。

根據一九七六年《城市及鄉區規劃法令》(Akta Perancangan Bandar dan Desa),我國總體空間規劃和發展的依據基礎,由上而下可分為聯邦政府層級的《國家規劃藍圖》(Rancangan Fizikal Negara)、州政府層級的《州結構藍圖》(Rancangan Struktur Negeri)和地方政府層級的《地方藍圖》(Rancangan Tempatan)。另外,《城市及鄉區規劃法令》也賦予具有特色的地方可提出《特別區域藍圖》(Rancangan Kawasan Khas)。

經濟領域方面,中長期的規劃報告可翻閱首相署經濟策劃局主導的《大馬計劃》(Rancangan Malaysia),以及各州政府的施政藍圖。短期的規劃報告則涵蓋各層級政府的財政預算案。這些報告大多可上網下載,也可前往城鄉規劃局(PLANMalaysia)或各地方政府查詢。研究者親自拜訪地方政府、土地局和選舉委員會,或當地博物館和圖書館都有助獲得重要地方資訊和地圖影印本。最新的二〇二〇年人口普查數據則可從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取得。

此外,透過國會和州議會的網站或圖書館,則可獲取過去當地國會議員和州議員所提交的議會提問,籍此了解當地居民關註的民生議題和訴求,以及政府如何回答,采取了哪些具體行動方案,以及行動落實後的效果如何。次級文獻則是經消化或處理的資訊,例如:地方文史書籍、地方社團特刊、傳統和網絡媒體新聞檔案都有助探尋和厘清地方過去的發展軌跡與其脈絡,以及在地議員、政黨人士和社區領袖關心的議題和發表的言論。

(來源:南隘國小校長室

接觸和了解地方

透過文獻梳理即可嘗試盤整和繪製「地方資源地圖」(community asset mapping),其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主要涵蓋地方內的土地利用、水資源、海岸資源、森林資源和礦產資源等自然元素,適用於未來環境保育、觀光風景區、國家公園或地質公園的規劃。面對極端的氣候變遷,空間規劃更需要著重在微氣候分析(microclimate analysis)。這包括觀測地方上不斷變遷的地形面貌和土地開發使用程度;關鍵水資源如:河流、湖泊、水壩、蓄水池、集水區等分布;常年溫度、降雨量、降雨日、河流水位、潮汐狀況、過去淹水記錄都應在考慮範圍,以便在規劃前就已部署完成防災措施。人文資源則主要涵蓋在地人口和社會形態。人口分析是認識地方的最好方法,其分布和歸納當地聚落、族群、收入、年齡、教育水平和就業等,繼而統計和比對這些人口坐落在不同的聚落區塊,例如:住宅、工業區、商業區、農業區,乃至新村、甘榜、漁村和重組村聚落。

第二,盤整在地所有的公共服務機構,例如:縣署、地方政府、醫院、警察局、消防局、水務局、能源、電訊,乃至教育相關機構,例如:幼兒園、中小學、私立和宗教學校、大學乃至圖書館和博物館,以及統計當地非政府組織與社團單位的聯絡,例如:地緣、血緣、聯誼、商會、工會、慈善、樂齡、運動、嗜好、婦女、青年乃至身障者權益等,這些都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社區的基本需求和生活機能。公共設施如公共交通轉運站、公共市場、休閑公園,以及宗教場所如清真寺、興都廟、佛堂和教堂等,這些場所則往往扮演凝聚社群的角色。

最後,研究者根據地方資源地圖進行實地考察,理解在地常民的日常生活和路徑,並從親身的觀察中記錄、比對與先前搜集的文獻是否相符或有出入。此外,研究者禮貌拜會及深入訪談特定單位,也有利於之後的規劃工作開展,並籍此邀請社區成員投入參與規劃過程。在地的公部門、村委會、居民協會、公寓管理層、政黨分支、非政府組織與社團單位都是接觸和了解地方的重要管道。

唯有透過大量的文獻搜集、閱讀、整理和回顧,地方資源地圖的不斷反復修正和叠代,以及頻密的深入觀察、訪談、記錄和反饋才能更清晰、更徹底看見地方的真實面貌,進而從中發現問題現狀或「病癥」,並以此作為下一步欲提出改善地方環境和空間規劃的主要根據,最後擬出行動策略。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