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最新文章社會經濟

楊善勇/一棵榴槤樹,一番硬道理

(來源:New Straits Times/Chow Yu Hui

農民嘗盡的種種艱辛,非始今天,而是歷經幾代人用心經營;貓山王的栽種,亦然如斯,都是自力更生的典範。現有攸關土地和農耕的政策和條規,確有不少疏漏之處。為民生計,何以州政府從來不願順勢立法,而是放任N年,乃至磨蹭至今,仍然一籌莫展,不可收拾?但如果只需坐在榴槤樹下,就能坐享大豐收;縱然一時風光,如此這般行徑所教育的,豈是正道?可惜,既經政治化,果樹不結果,土地非平臺,一切都不像話了。


【文/楊善勇】

「榴槤乃果樹,土地為平臺;本來是寶物,處處惹人愛。」塵世所見,則不儘然,偏偏要把原屬同生共存的和平關係,逐一開鍘;徹底地割絕,撕裂成零零星星的碎片。

因為這樣,腳下的土地,雖然和我們的關係密切;但是,一般的理解,只看到片面,無視本身的認識,也許和法律的界定,往往是兩回事。大城小鎮常見庭院門前的空間,都不經意地轉化為自耕之地,正是說明。儘管這樣,地契其實屬於政府所有。

廟宇的據點,不少也是這樣。出自政治正確的獨特「國情」,佛寺、印度廟、基督教堂的增建,桎梏重重。結果,非法侵佔,到處都是。一旦發展商準備開發,矛盾隨之激化,上演拆廟的火爆局面。

面向層出不窮的沉痾宿疾,馬來西亞的紓解之道,一如既往,經常仰賴政治處理。既經領導出面,一切暫且調停,意思意思,得過且過。然則,窠臼始終依舊,兜兜轉轉,乃至變本加厲。

(來源:The Straits Times/BERNAMA

眼下彭亨州勞勿(Raub)的榴槤芭之事,亦不例外。一方面,遵照國家土地法典,固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另一方面,農民耕耘,確實已有漫長之日。間中,他們曾經通過不同管道,不斷申請地段,唯不得要領。

曲曲折折,耐人尋味的故事,一言難盡。沒有想到,到了果實收成之日,乃有財團組成,設計合約;開出每英畝徵收6,000令吉的地稅。事情至此,民情洶湧不滿,紛沓而來。

按照常識理解,大片耕地,與其任由荒蕪,若有農民願意出錢出力,甘冒風險,自行開墾,既得收成,且有稅收;一舉兩得,何不酌情放行?何況,種植榴槤,非比尋常,乃是專業,需要長期細心之看顧。勞勿既有農友投資,豈非相得益彰?

(來源:Bangalore Mirror

何況,1994年馬來亞大學地理系曾有論文〈勞務都賴榴槤種植之開發?〉(Perluasan kawasan tanaman durian di Mukim Tras, daerah Raub, Pahang),說明勞勿本縣榴槤種植一日千里。此外,據彭亨州2002-2020年結構藍圖的建議,勞勿乃是榴槤的特區(頁44)。

不僅這樣,亦有學者Er Ah Choy等人的論文〈彭亨州勞勿烏魯冬生態旅遊優勢之分析〉(Analisis kelebihan kompetitif ekopelancongan di Mukim Ulu Dong, Raub, Pahang, Malaysia),亦言生態旅遊實為推動遊客到訪勞勿的賣點。大快朵頤榴槤大餐,則為主打的功能表之一。此後還有榴槤民宿四起,吸引廣大民眾。

第十四屆全國大選前面市之《發掘勞勿》放眼的,除了決心導覽勞勿景點中的好山和好水,也旨要把好榴槤推薦給國內外的老饕。

長話短說,榴槤和週邊工業的開發,顯然從不間斷。2017年11月10日《大都會日報》報導,業者已有370人,累積11,152.69公頃的土地。截至2015年,出口總值6500萬令吉,翌年增至7,400萬令吉。

(來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Reuters

冷凍技術一經成熟,出口海外,越是蓬勃。僅是中國,出口所值已從2012年的160萬令吉,急速倍增;到了2016年,高達1,800萬令吉。據此預測,榴槤輸出,可能接近億元令吉(9,200萬)。

商機所顯,一目了然,殆無疑議。然則,僅僅因為一念之差,可以雙贏的圓滿,反倒釀成沒完沒了的糾結。由此可見,現有攸關土地和農耕的政策和條規,確有不少疏漏之處。

臉書貼文,馬華前副總會長周美芬也劍指這點。琢磨此言,可見沉痾宿疾,累積日久;可是,為民生計,何以州政府從來不願順勢立法,而是放任N年,乃至磨蹭至今,仍然一籌莫展,不可收拾?

(來源:The Star

追溯因緣,猶見農民嘗盡的種種艱辛,非始今天,而是歷經幾代人用心經營:開山遠祖的故事,相傳遠自乾隆年間,福建泉州人莊春生下南洋,寄居吉蘭丹所種的坤玉(kunyit)榴槤。1993年果農黃崇銘將之註冊,編號D197。

貓山王的栽種,亦然如斯,係由上世紀八〇年代,彭亨勞勿雙溪加流新村的陳來福,自話望生的榴槤樹,帶回家鄉接枝而成。不論黃崇銘之行,或是陳來福所為,都是自力更生的典範。

但是,如果只需坐在榴槤樹下,就能坐享大豐收;縱然一時風光,如此這般行徑所教育的,豈是正道?可惜,既經政治化,果樹不結果,土地非平臺,一切都不像話了。

要是這樣,今後政府將要如何鼓勵年輕農民回鄉開天闢地,還在其次;我們的道德課本,要怎麼用這一棵教育下一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那一番淺顯不過的硬道理?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