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he Straits Times/EPA-EFE/Ahamad Yusni)
在全球民主倒退及右翼民粹浪潮中,鞏固新興民主可說是困難重重。馬來西亞要走向民主與廉政,希盟政府眼前還有很長的路要打拚,也要抵得住種族和宗教民粹主義的蠱惑、金錢政治的誘惑,過程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帶著民主指數與廉潔印象指數同時提升的好消息迎接新的一年,民主化發展將有助於國家朝零貪污邁進。雖然這些指數的升降未必讓人民直接有感,許多改革倡議短期內無法一步到位,導致出現期待落差,但長遠來看,完善且健全的民主制度肯定能保障人民權益,得以共享國家的繁榮。
【文/官世峰】
2019年全球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與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已在今年1月22、23日先後出爐,從中皆能看到馬來西亞新政改革的起色,值得鼓舞。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最新發布的民主指數報告,稱2019年為「民主倒退」和「群眾抗爭」的一年,尤其是全球平均民主指數從2018年的5.48分(10分為最民主,0分為最專制)跌至2019年的5.44分,乃民主指數自2006年推出以來最低的平均得分。所幸馬來西亞在逆流中前進,從2018年的6.88分上升到2019年的7.16分,得分創下歷史新高,在167個國家的排名進步9位至第43名。
至於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佈的清廉印象指數,馬來西亞的得分也從2018年的47分上升至2019年的53分(100分為最廉潔,0分為最貪腐),廉潔排名躍升10位,在180個國家位居第51名。自一馬公司醜聞爆發以來,馬來西亞2016至2018年連續三年一直停滯在50分以下,終於在2019年有所突破。
(來源: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反貪績效獲正面肯定
希望聯盟政府2019年1月啟動的《2019至2023年國家反貪大藍圖》(National Anti-Corruption Plan, NACP)正好剛滿一周年,我國這次在清廉指數的表現,是對大藍圖首年績效的正面肯定。
以上兩項指數普遍被公民社會乃至學術界用來觀察及衡量一國良政善治(good governance)的水平。許多研究點出了民主與廉政的關係,即擁有較高民主指數得分的國家,一般也會有較高的清廉印象指數得分。2018年大選後,馬來西亞在兩項指數雙雙呈上升趨勢,意味著走在正確的軌道。
然而,馬來西亞在民主指數的得分仍被歸類為「部份民主」(flawed democracy)而非「完全民主」(full democracy),當中還有很多進步空間,稍有不慎也會遭到威權主義反撲。畢竟,推動制度改革、鞏固民主,是希盟選前和選後一直主打的議程。
以國會改革為例,希盟政府仿效英國、加拿大等西敏制民主國家,把公共賬目委員會主席一職交由在野黨議員擔任,以期更公正地監督政府施政,調查當中弊端。這也代表希盟賦權在野黨並打開跨黨派合作的空間,由政府後座議員與在野黨議員共同加強立法機關的制衡效能,遏止任何可能的貪腐。
(來源:Official Portal of The Parliament of Malaysia)
改革國會促透明防弊
2019年,公賬會針對不同課題共召開68次會議,包括傳召前任、現任官員供證協助調查。公賬會在2016、2017及2018年分別只有27、18與26次會議,但2019年的會議次數幾乎已逼近前三年的總和,運作更為活躍與積極,真正成為國會議員確保政府問責的重要平台。
國會未來也將依據政府各部門成立更多相對應的委員會,國會議員按照各自的專業、興趣,透過不一樣的委員會分工,讓國會更有效地監督各行政部門。譬如目前已有的國防與內政特別遴選委員會,政府在推動軍事與防務透明化的《國防白皮書》中,就列明該委員會在監督國防及安全事務方面扮演吃重角色,尤其確保國防預算和開支符合白皮書的方向,防止任何濫用及舞弊等不當行為,避免前朝的軍購、換地醜聞再度發生。
警務改革也不宜再延,特別是要加速獨立警察投訴及行為不檢委員會(Independent Police Complaints of Misconduct Commission, IPCMC)的立法與成立,這是《2019至2023年國家反貪大藍圖》的倡議之一,早在2005年針對提升警察運作與管理的皇家委員會報告書中就已經提出。
國際透明組織過去幾年的全球貪污趨勢指數(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都顯示警察是馬來西亞人民印象中最貪污的公共單位,乃迫在眉睫的改革議程。根據截至2017年的全球貪污趨勢指數,全國1009位受訪者中,有57%認為大部份甚至全部警察都涉及貪污。
(來源:The Star Online)
警隊沉屙需標本並治
13%受訪者承認,過去曾有賄賂警察的經驗。在不受獨立外部單位監督的情況下,警察確實有濫權的機會條件,若遇上不諳執法程序的民眾,警察更有可能利用職權半騙半嚇誘使他們行賄。人們抱著規避取締告發、不想移送法辦的心態甘願賄賂,也說明貪污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
2017年全球貪污趨勢指數也詢及了馬來西亞民眾對政府打擊貪污的信心,還有配合及參與肅貪的意願,發現62%受訪者認為政府肅貪無效和非常無效,並且只有55%受訪者相信小市民有改變貪污風氣的能力,認為舉報貪污是公民義務只有才50%。民眾不舉報貪污的主因,分別有15%擔心遭報復,12%認為即使報了也不會有實際作用,還有12%不知如何舉報、10%不懂到哪裡舉報。
反腐敗理應是社會大眾必須直接參與的全民運動,下一波的全球貪污趨勢指數調查結果值得大家觀察,亦是非常關鍵的指標,得以檢視希盟的反貪宣導是否做得比國陣時期更好,還有廉政和司法單位是否讓人民有信心,如真正依法懲處涉貪的「大魚」,讓全民願意配合政府一起反貪、打貪、肅貪。
2018年的政權輪替,確實為馬來西亞打開了很大的政治參與和言論自由空間,可惜在野黨及部份媒體濫用民主自由的便利,為自身利益操弄種族情緒、製造社會對立,甚至不惜以假新聞影響輿論走向,令新興民主帶來倒退的威脅。無論如何,政府在此情況下仍堅持廢除《2018年反假新聞法》,顯示尊重新聞和言論自由,這點在民主指數報告贏得讚許。
(來源:The Straits Times/EPA-EFE)
用民主對抗威權民粹
推崇民主自由的同時,又該避免遭有心人士濫用,是其中最大的挑戰。政府提倡媒體的「自律」,而非類似反假新聞法的「他律」,設立由媒體界組成的籌委會來草擬媒體評議會相關法案,以便日後透過媒體評議會讓同行之間互相監督,維護新聞品質和專業操守,這也是進一步邁向民主化的創舉。
在全球民主倒退及右翼民粹浪潮中,鞏固新興民主可說是困難重重;在貪污文化根深蒂固的國家,推行廉政絕非易事。我國要走向民主與廉政,希盟政府眼前還有很長的路要打拚,同時要抵得住種族和宗教民粹主義的蠱惑、金錢政治的誘惑,過程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馬來西亞帶著民主指數與廉潔印象指數同時提升的好消息迎接新的一年,民主化發展將有助於國家朝零貪污邁進。雖然這些指數的升降未必讓人民直接有感,許多改革倡議短期內無法一步到位,導致出現期待落差,但長遠來看,完善且健全的民主制度肯定能保障人民權益,得以共享國家的繁榮。
官世峰 |
从事國會助理與政策研究工作,關注馬來西亞政治制度改革。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