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alaysia Gazette/Syafiq Ambak)
希盟許多選前的訴求,對構建新馬來西亞願景令人期待,一旦當上政府、官拜部長,或許才領略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雖然種族妖魔化是致命傷,但身為執政黨,應知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果馬來社群對希盟的認可度不斷被消耗,預計最終難以持續推動改革,國人將深受其害。若無法有效化解種族爭端,未能抵銷巫統與伊黨聯手惡意破壞、馬華的附庸,希盟能走多遠確是個未知數。
【文/陳錦松】
1998年安華遭革除副首相職務,轟動全國,時任首相馬哈迪再次證明逆我者亡,順我者昌。二十年後時移勢易,兩位政壇宿敵突然走在一起,三年前安華與馬哈迪的「世紀之握」已預告,兩人化敵為友最終改變了馬來西亞歷史,推翻呼風喚雨六十一年的國陣。
過去馬來人的政治版圖一直沒有變化,是因為他們對巫統忠心耿耿,巫統如同一個強大的保護傘,相信唯有巫統才能保障其權益。巫統也深信,馬來人的利益與其政黨利益唇齒相依,挑戰巫統執政地位,等於否決馬來人在這片土地的絕對主導權。
國陣的組成,表面上是各成員黨分享權力,實際上須以巫統馬首是瞻,俯首稱臣。馬華公會號稱代表華人,身為國陣一份子,卻對巫統剝奪華人的基本權利,敢怒不敢言。巫統長久以來的淫威使得其他成員黨唯有逆來順受。
華社對馬華公會又愛又恨,當馬華還在國陣時,要爭取華社權益,通常得祈求馬華藉著在朝的便利,安排拜會高官解決各種疑難雜症。儘管明知當家不當權,馬華還是虛與委蛇,做足表面功夫安撫華社。
如此處境,該黨第八任總會長翁詩傑曾刻畫地入木三分:馬華以前還能獲得巫統「剩剩餘」的發展工程,如今得仰人鼻息,只能取到少之又少的東西。他感嘆馬華從前還撿得「剩菜」,現在僅能冀望從巫統餐桌上拾到麵包屑。
馬華公會的尷尬處境,與其一味討好巫統,跟華社漸行漸遠不無關聯。該黨在2008年大選遭遇重挫,原有三十一個國會議席銳減至十五個。為了提振士氣,2011年時任總會長蔡細歷誓言,如果在2013年第十三屆大選成績更差,馬華將不出任內閣部長,從中央到鄉野連帶失去一萬多個職位,再也見不到馬華代表。這番喊話本來是嚇唬華社,在朝沒人,華社才會體會「失去馬華的痛苦」。結果苦肉計無效,2013年大選潰敗,競選三十七個國席及九十個州議席,僅贏七國十一州。
(來源:AsiaOne/The Star/NgKok Leong)
本來從政要言而有信,蔡細歷下臺後未意料到,以廖中萊為首的新領導層隔年召開特大,通過重新接受出任各級政府官職議案,求官心切讓人留下話柄。在2004年至2008年最鼎盛時期,馬華公會擁有四名部長、九名副部長和四名政務次長,2008年政治海嘯後,減至四名部長及七名副部長。
巫統未把馬華不入閣當一回事,不然華社怎麽可能在爭取權益時依然寸步難行。巫統拒絕釋出善意,馬華只有繼續原地踏步。
巫統一向強勢領導,從未全盤考量華社的訴求與想法。單是承認獨中統考文憑,就足以把馬華公會困在牢籠,動彈不得。統考自1974年主辦至今,儼如華社的教育圖騰,從過去風起雲湧爭取創立華文獨立大學,到今天爭取承認統考,幾乎一脈相承,代表著華社對母語教育的堅持與執著。惟對馬來社會而言,統考是獨立中學的內部考試,僅限全馬六十間獨中,對國家教育體系不構成威脅。2012年關丹中華中學成立後,似乎已改變這項遊戲規則,遂引發爭議。
關中學生可不可以、應不應該報考統考,華社內部理應團結一致、對外爭取,早期向國陣政府施壓,如今應繼續向希盟討個公道,豈料演變成華教領導機構的內部分裂,還對簿公堂,這是華社的不幸,為華教留下不光彩記錄。
巫統的種族意識形態,經年累月塑造,要徹底轉變成多元價值,絕非一朝一夕能成事。不少人期待希盟執政後,得以打破種族藩籬,立竿見影掃除種族主義的幽靈。然而,事與願違,種族主義根深蒂固,其他族群對自身權益的爭取,被理解為對國家不忠誠。馬來人雖然是國內最大族群,佔三千兩百萬總人口之比例高達68%,卻華人的商業成就、爭取基本權益,沒有安全感。
(來源:The Straits Times/Bloomberg/Samsul Said)
馬哈迪認為承認統考需考量馬來人的敏感度,前財政部長達因(Daim Zainuddin)也清楚表達「馬來西亞要想成功,馬來人就必須成功」(For Malaysia to succeed, Malay must succeed),可見統考承認這路不會走得很順暢,只是眾多問題的冰山一角。最近大學預科班懸殊的種族比例固打制,更讓華社體會到馬來人保護傘不只無法去除,反而變本加厲。
希盟許多選前的訴求,對構建新馬來西亞願景令人期待,一旦當上政府、官拜部長,或許才領略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希盟不是一個強勢的政府,儘管獲得華(95%)、巫(30%)、印(62%)的不同支持率成功執政,改革路上遭遇的障礙,不是我們可以理解的。當拒簽《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Rome Statute),即反映出政府力有未逮,顧前瞻後。
國人可以批評政府施政的執行力,但希盟清楚看到巫統與伊斯蘭黨結盟後,刻意醜化馬哈迪是行動黨的傀儡,正如巫統代主席莫哈末哈山(Mohamad Hasan)諷刺國會有太多的外來者(penumpang),令馬來人自覺像是「客人」(visitor),暗諷內閣很多非馬來人部長,充滿種族意味。而王室力量介入政治層面與「看不見」的商業利益,使得希盟治國壓力更大。
雖然種族妖魔化是致命傷,但身為執政黨,應知有所為、有所不為,本月初在吉隆坡的「捍衛伊斯蘭主權集會」企圖威懾希盟政府,包括反對承認統考,要總檢察長下臺。如果馬來社群對希盟的認可度不斷被消耗,預計最終難以持續推動改革,國人將深受其害。若無法有效化解種族爭端,未能抵銷巫統與伊黨聯手惡意破壞、馬華的附庸,希盟能走多遠確是個未知數。
陳錦松 |
畢業於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前南方大學學院國際學生處總監。曾任北京英迪經貿學院常務副院長、UCSI 大學中國區總監、中央藝術學院新聞系講師、報社社論主筆、《教育天地》雙月刊主編、《孩子》雙月刊主編、曾先後旅居中國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十餘年,現爲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專欄作者、馬來西亞城市大學國際處總監。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