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傳播性別最新文章社會

曾麗萍/「渣男」與「姣婆」為什麼錯了?

(來源:Gazette Xtra/AP/Vincent Yu

「安心事件」和過去無數起名人異性戀婚姻危機一樣,其實都在提醒世人,婚姻和愛情關係的社會性和脆弱性。婚姻和愛情困境的最大問題在於,許多人還沒有認清婚姻的意義和矛盾,就走入婚姻。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就很難永遠信守承諾,堅強守護親密關係。於是,出軌、偷情、背叛的劇碼天天上演,許志安是千千萬萬個出軌的男人之一,黃心穎也是千千萬萬個出軌的女人之一。你或我,也可能曾經或許在未來,成為那之一。


【文/曾麗萍】

香港藝人許志安和黃心穎「安心事件」爆發至今,我除了在第一天看了部份的士偷拍片段,以及鄭秀文的原諒宣言,就再也沒有點進任何新聞網頁追蹤事情發展。但這不代表我沒有跟進,不管任何时候打開臉書,不管你想不想看,總能看到越來越離奇的新聞標題。比如說之前滑手機時,我就看到某本地娛樂新聞網站,標題大概寫道:「黃心穎不算偷吃,沒和馬國明交往」,臉書引言還引某人的意見:懷疑馬國明是Gay。

劇情已發展到這種程度,相信或不相信各種「爆料」已經不是重點,這是一場網民和新聞媒體的集體創作和狂歡,「爆料」是延長高潮的藥,等到創意窮盡,隨高潮過久而來的意興闌珊,事件自然就會告一段落。

他們的正義、他們的義憤、他們的嘲諷,讓我有一種錯覺,錯覺安心兩人是全天下唯一的出軌男女,錯覺這種被慾望支配的人是社會極少數,錯覺婚姻忠誠已從理想成為社會事實。

「安心事件」的雙重意涵

「安心事件」從黑白偷情片在網路公開和流傳開始,就已有雙重意涵。第一重意涵是許志安和黃心穎以及他們的法定/公開伴侶的四角關係,第二重意涵是媒體再現、網民議論、兩性專家、命相專家、友人意見等集體創作的家庭/愛情倫理大戲。我想要先談第二重意涵,再回頭談問題的核心:婚姻和愛情關係。

出軌、偷情、背叛這種素材,是戲劇老掉牙的題材,電視台編劇大概都已經編不出什麼新奇的劇本了。這類戲碼天天在觀眾的現實生活中上演,戲劇怎麼演都不比現實精彩。但現實脆弱的愛情關係,以黑白片真人秀、名人出演的形式呈現,確是少有。這種爆料方式太戲劇性,成功激發觀眾的強烈情緒。

(來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David Wong

所謂的戲劇性,主要由衝突、對比、問題產生和問題解決組成。戲劇依據倫理架構創造出情節,呈現以上原素。這個倫理架構是:二元對立的善惡觀——歌頌好人的美德,突顯壞人的醜陋/追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倫理秩序,但最至善的德行是原諒,在壞人受到應有懲罰後,只要改邪歸正就應該被原諒。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旦道歉承認錯誤,這個人就可以掙脫死罪。

「安心事件」的劇情發展並沒有溢出以上架構。有奸夫淫婦,當然也有好妻子和好男人。許志安道歉後,獲得鄭秀文的原諒,網民沒有停止聲討,工作停擺,渣男形象確立。但很顯然更多的矛頭對準僅向男友馬國明道歉,卻未向鄭秀文公開道歉的黃心穎。連續針對她的爆料,比如曾經「勾引」哪個男星和有錢人;她的姐姐和家人都被起底;她不只是不忠的女人,也被塑造成一個拜金的「姣婆」、一個人神共憤的壞女人。

轟轟烈烈的道德審判

許志安是個「渣男」,黃心穎是個「姣婆」,是社會對他們人格的評價,但理性思考一下,這種評價其實不怎麼「個人」, 這是社會性文化賦予出軌、偷情、背叛的男女的罪名,一旦被判以上罪名,他/她的人格和罪名就再也分不開了,罪名指涉的符號已經印在他/她的身上,這是道德審判的特色。

換言之,渣男和姣婆都是文化角色,反映的是社會看待「性」的方式。女性主義者提出的「性階序」(sex hierarchy)理論,是理解性文化很好的觀點。「性階序」理論指出,父權制度下的性文化把「性」分成「好的性」和「壞的性」,一夫一妻婚姻制的性是好的性,忠誠和賢淑的女人是好女人;偷情濫交的性是壞的性,姣婆自然是壞女人。

在這套性階序下被定義的壞女人,沒有申辯的機會,也沒有申辯的必要,這社會是這樣想的:如果我們不懲罰壞女人(或壞男人),家庭婚姻倫理秩序豈不大亂?吃瓜群眾的正義底氣正來自於此。

若要從性別的角度討論,其實還可以進一步思考,許志安的男性身份和黃心穎的女性身份,在這起事件上受到的評價、壓力是否有所不同。但我無意討論複雜的性和性別文化,只是想指出,從安心事件的第二重意涵來看,主角不是安心及各自伴侶四人,主角是煽風點火、消費獵奇的媒體,以及拿著道德文化的令牌扮演判官的群眾。

(來源:Times of India

脆弱的婚姻和愛情關係

這起事件和過去無數起名人異性戀婚姻危機一樣,其實都在提醒世人,婚姻和愛情關係的社會性和脆弱性。婚姻和愛情關係在現代社會扮演的角色,遠遠不僅是傳宗接代,更主要的是讓孤立的現代人不孤立、讓寂寞的現代人有心靈的依靠、讓失去宗教性生命意義的現代人獲得存在的意義,家是避風港不只是一句溫馨的口號,其實也道出了親密關係的社會功能。

然而,婚姻和愛情都要求關係雙方忠誠,以確保投入的時間和金錢獲得保障,以減低付出大量成本最後卻在社會落單的風險。但忠誠是一項具挑戰性的美德,因為它違反原始人性。人是貪新鮮的,人有激情的慾望,而要在長期的關係裡保持新鮮感和激情,其實非常困難。

這就是婚姻與愛情的矛盾和困境。但它的困境不在於人無法自制和忠誠,人類的文明化過程其實也是一種違反人性的過程,人在權衡算計後會願意付出一些代價,來換取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認清婚姻的意義和矛盾

婚姻和愛情困境的最大問題在於,許多人還沒有認清婚姻的意義和矛盾,就走入婚姻。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就很難永遠信守承諾,堅強守護親密關係。當然,也有人一開始就不想遵守承諾,一個愛情的騙子是貪心的,他即想要有安定和安穩的避風港,又不想放棄激情和慾望。

基於以上原因,出軌、偷情、背叛的劇碼於是天天上演,許志安是千千萬萬個出軌的男人之一,黃心穎也是千千萬萬個出軌的女人之一。你或我,也可能曾經或許在未來,成為那之一。

婚姻和愛情關係的困境並非無解,如果人在清楚認知婚姻和愛情關係要付出的代價下,仍然願意選擇一段穩定關係,也打定主意小心翼翼經營關係,好吧,那就牽起那個人的手吧。

如果不是,為什麼不單身呢?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