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alaysia Gazette/Hazrol Zainal)
從若干補選結果可知,巫統和伊斯蘭黨結盟,確實已凝聚兩黨在全國大選所得的馬來選票,希盟日後在馬來選民集中的選區將面臨嚴峻挑戰。不過,所有選區都有不同政治環境與氣候,金馬崙高原國席補選的狀況並不一定能複製到全國,但這項指標有助於了解2018年選後,個別地區的民意如何回應現今局勢。由於巫伊合作已使其政治光譜往右移動,對時局不滿的華裔選民,較可能「含淚投票」繼續支持希盟,或索性不投票。若非馬來選民不投票,這對希盟的威脅不小於將選票投給國陣和伊黨。
【文/李泰德】
希望聯盟在第十四屆大選獲勝,對許多人來說是始料未及的結果。伊斯蘭黨與民聯友黨分道揚鑣,在全國上演大規模三角戰,各界認為馬來反對票分散後,納吉將坐享其成,再度勝選。2013年第十三屆大選後,納吉團隊開始策劃挑撥伊黨與友黨的關係,其盤算是分散反對陣營的馬來選票,即使民主行動黨與人民公正黨獲得絕大部份華裔和印裔選票,在無法取得足夠馬來選民支持下,國陣仍可保住政權。然而,納吉萬萬沒料的這看似接近成功的謀略,因忽略了伊黨也會分散國陣的馬來支持率,最終拱手把馬哈迪送入布城。
根據第十三屆選舉結果,國陣在馬來半島取得大約61%馬來選票。來到2018年,國陣的馬來選票跌至43.5%,跌幅接近兩成。根據2018年選民冊來看,半島共有766萬馬來選民。若最終有八成五選民出來投票,國陣在第十四大選預計喪失100萬張馬來選票。至於希盟在半島獲得48.7%選票,得票雖未過半,但仍高於國陣在2013年的45.7%。不過,最威脅希盟勝選正當性的,並非得票有無過半,而是它僅以少於25%的馬來選票入主布城。
另一項錯估的是伊斯蘭黨的表現——該黨完全無法獲得非馬來選民支持,即便獲得部份馬來選票,也可能慘遭滅頂。但是伊黨不僅繼續執政吉蘭丹州,且繼1999年後再度贏得登嘉樓州政權,在馬來半島也獲約略三成五馬來選民支持。雖在西海岸近乎全軍覆沒,仍舊在北馬三州攻下18個國會議席。
(來源:Malaysia Gazette/Hazrol Zainal)
國陣選後與伊黨結盟,這兩個握有巨大馬來民意的政治聯盟(兩者在大選的馬來支持率加總為77%),在族群與宗教議題上對希盟形成壓力,使得希盟多項改革議程觸礁,且因背負前朝巨大財政負擔,無法實現選舉承諾,執政滿意度不斷下滑。
509之後,因議員離世、辭職或遭法院判決當選無效,遂有雪州雙溪甘迪斯(Sungai Kandis)、斯里斯迪亞(Seri Setia)、無拉港(Balakong)、森州波德申(Port Dickson)與金馬崙(Cameron Highlands)等補選,檢驗希聯政績,亦讓巫伊兩黨結盟測試水溫。多場補選投票率遠低於上屆大選。為了確保選舉成績的可比性,以下用投票率降幅最低的金馬崙國會議席來探討。
上表顯示金馬崙國席的馬來選民在兩次選舉的投票趨向。由此發現,伊黨與國陣結盟確實整合了雙方得票。國陣的得票百分比幾乎相等於2018年大選兩黨馬來支持率的總和。單從該區選績來看,兩黨結盟帶來了1+1確實等於2之結果。
以基本數理概念計算,若來屆大選巫伊合作,可在馬來半島囊括77%馬來選票,則只要一個選區的馬來選民人數超過65%,便可贏得(75%x65%=)50.05%總得票。根據半島165個國會議席的選民結構,馬來選民超過65%的議席就有88個。換言之,假設每個選區的馬來選民投票分佈趨於一致,則巫統與伊黨只要在其他馬來選民少於65%的議席或沙砂兩州再拿下24席就能執政。這也為何納吉日前表示,若上屆大選國陣和伊黨合作他可能會繼續當首相。
(來源:The Star Online)
回顧2018年大選結果,希盟在馬來半島所贏98席中,有28席的馬來選民超過65%,馬來選民介於50%與65%的則有24席,至於剩餘46席則是馬來選民少於50%的混合選區或華裔選區。更甚的是,以上結果是基於各族投票率相等,且巫伊兩黨未獲任何非馬來選民支持來計算。根據當前時局,華裔選民已從「願意給希盟時間落實新政」漸漸失去耐心。由於巫伊合作已使其政治光譜往右移動,對時局不滿的華裔選民,較可能「含淚投票」繼續支持希盟,或索性不投票。若非馬來選民不投票,這對希盟的威脅不小於將選票投給國陣、伊黨。若既定族群不投票,相對地另一個族群的選票比重將會增加。
本文旨在關注巫統和伊黨結盟後,未來選舉會否威脅到希盟。由於上屆僅獲四分之一馬來選票,巫伊合作將令希盟施政遭遇巨大壓力,尤其觸及族群、宗教利益的議題,許多前瞻性的改革措施唯恐停滯不前,甚至可能倒退。希盟政府另一個要考量的現實是,若向多數族群妥協後,要如何安撫少數族群。希盟2018年在華、印裔社群至少分別取得九成和八成選票,一旦擱置攸關少數族群權益的政策,要如何確保華、印裔的諒解與認同,將是另一重大考驗。
最後,從若干補選結果可知,巫統和伊斯蘭黨結盟,確實已凝聚兩黨在全國大選所得的馬來選票,希盟日後在馬來選民集中的選區將面臨嚴峻挑戰。須強調的是,所有選區都有不同政治環境與氣候,金馬崙高原國席補選的狀況並不一定能複製到全國,但這項指標有助於了解2018年選後,個別地區的民意如何回應現今局勢。
李泰德 |
生長自馬來西亞鑿石小鎮,現從事民調工作。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