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最新文章社會

陳錦松/當清潔工受册封勛銜後

(來源:中國報

當勛銜的發出沒有嚴格控管,數量一多,肯定的其「社會價值」與「社會認同」必然遞减。勛銜固然是榮譽,但更重要的是其必須獲得國家肯定、民衆認同,滿足社會的期待。清潔工獲册封勛銜,間接改變了勛銜原有的社會刻板印象。當皇室的封賜改變了游戲規則,有功社會者不限於社會賢達或販夫走卒,這無疑是對原有勛銜價值觀的顛覆,到底清潔工受封之舉只是一時興起,還是成爲慣例,仍有待持續觀察。


【文/陳錦松】

在完善的國家管理體制下,對國家或社稷有功者,應獲得社會肯定。褒揚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但最終目的就是要弘揚其精神,為社會帶來良性示範。惟向來社會對財富過於崇尚,以致個人財富多寡變成是身份的象徵,受表揚的多數不是社會名流就是達官貴人,結果被表揚者只能是錦上添花,有時對他們的表揚與社會期望存在巨大落差。

國內一些華人團體先後設有各種「精神獎」肯定有功人士的貢獻。較為著稱的如林連玉精神獎表揚不懈推動民族文化及母語教育者,陳嘉庚精神獎表揚對國家社會有卓越貢獻者,沈慕羽教師獎表揚在教育領域有傑出成就的師長等。配合媒體廣泛報導,對外宣揚獲獎者事蹟,達到傳遞社會善良風俗的效果。

馬來西亞國家元首或蘇丹在華誕時,通常會册封勛銜給社會賢達,受封者深感光宗耀祖,很多親朋好友甚至在報章刊登大篇幅的廣告宣揚與祝賀。由於不少受封人士的「豐功偉業」沒有看到「細節」,其個人「偉大」之處通常多數人不是一知半解,就是全然不知。

元首或蘇丹册封的勛銜,很多時候是執政黨推薦的,因此在國陣執政時期,身在反對黨陣營者獲册封勛銜的機會少之又少。前朝馬華公會的內閣部長大多都有勛銜,這看來就有濃厚的政治犒賞意味。某些社會的成功商人,也不能免俗,無不想方設法靠攏執政黨,期望走捷徑取得勛銜,以彰顯或提高自身社會地位。

(來源:Edisi Viral/Jabatan Penerangan Malaysia

更早就有傳聞,只要出得起錢拿個勛銜不難。當勛銜的發出沒有嚴格控管,數量一多,肯定的其「社會價值」與「社會認同」必然遞减。

早前身爲執政成員黨的民主行動黨下令,不准所有現任國、州及縣市議員接受册封,除非退休後,並以副首相嘉化峇峇其退休後才受勛爲「範例」。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指,本黨沒有接受勛銜的風氣,無端端受封有違黨的鬥爭精神。爲避免讓人誤以爲行動黨的領袖都愛追求名位,黨要求領袖拒絕受封。這一點應獲普遍認同,不然,林冠英要領「丹斯里」(Tan Sri)應該不難。

馬華公會見縫插針,直批行動黨不尊重皇室,似乎要引起皇室不快。事實上接受册封與否,必須要有其正當性,才能實至名歸,正所謂「無功不受祿」,皇室應不難理解。

2018年十月馬六甲州元首八十歲華誕時,分別向該州行動黨怡力州議員鄭國球、副議長及望萬州議員黃和平,册封「拿督」(Datuk,Dato’)頭銜。同樣的,沙巴州元首也在六十五歲華誕册封沙巴行動黨主席黃天發、州青年及體育部長潘明豐,以及州首長署助理部長黃仕平「拿督」頭銜等,結果引發黨內不少爭議。鄭國球甚至挑戰中央,行動黨既然不讓黨領袖接受册封就直接向統治者表達立場,不要只敢在黨內發聲,這充滿挑釁意味,結果遭該黨嚴詞警告。事實上,一些政治人物的所謂「有功社會」總離不開黨給予的機會與方便。

(來源:SWM Environment

今年一月森美蘭州最高統治者華誕,破天荒頒發「PJK」(Pingat Jasa Kebaktian)服務有功勳銜給社會底層工作的清潔工人。這三名受封的清潔工是森州SWM環保公司(SWM Environment Sdn Bhd)職員,分別為陳蓮娣、阿都卡迪(Abdul Kadir Abdul Ghani)和沙宜達佛(Shaik Dawood AASM Shaik Mohamed)。

這個打破過去只給社會名流册封的慣例,令人刮目相看。把「社會名流」與「清潔工」劃上等號,似乎很難想像。但卻有助於重建社會價值,只要是對社會有貢獻者,都是社會的中堅份子,理應獲得平等對待。

想起1999年華教鬥士沈慕羽被册封「拿督」就引起軒然大波,外人以爲他是否會因受封,不再對政府打壓華教「口誅筆伐」。但沈老明確表達:「封賜並不是封口,封賜雖榮耀,但不比民族利益重要,數十年來,我的口沒被封,我憑著良心代表華族的心聲,不斷奮鬥,我不稀罕銜頭,但民族利益,一失去不可復得」。

已故沈慕羽一生三度膺銜,除了1956年被英女皇册封爲太平局紳、也先後在1956年、1999年被第一任國家元首頒賜JMN(Johan Mangku Negara)功勛及馬六甲州元首封賜爲拿督。沈慕羽如此顯赫功在社會,卻把册封看得輕如鵝毛,堪稱典範。

(來源:星洲日報

首相兼希盟總裁馬哈迪在2017年與雪州皇室不咬弦,决定自行退還該州勛銜。事發起因於當年十月「愛國鋤盜」(Sayangi Malaysia, Hapus Kleptokrasi!)集會,馬哈迪嘲諷時任首相納吉「返回武吉斯」,引發爭議,這番言論也觸怒雪州蘇丹,除了雪州皇室要求警察以煽動罪法辦,蘇丹更透過媒體批評馬哈迪的「怒火將會焚毀整個國家」。馬哈迪當時退還的勛銜包括1978年受封的雪蘭莪王室一級勛章(拿督斯里)(Seri Paduka Mahkota Selangor,SPMS),以及2003年9月29日受封的雪州第一級最高榮譽勛銜(Darjah Kerabat Yang Amat DiHormati Pertama ,D.K. 1)。

勛銜固然是榮譽,但更重要的是其必須獲得國家肯定、民衆認同,滿足社會的期待。清潔工獲册封勛銜,間接改變了勛銜原有的社會刻板印象。當皇室的封賜改變了游戲規則,有功社會者不限於社會賢達或販夫走卒,這無疑是對原有勛銜價值觀的顛覆,到底清潔工受封之舉只是一時興起,還是成爲慣例,仍有待持續觀察。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