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宗教政治最新文章

林宏祥/巫伊合作的政治算盤

(來源:New Straits Times/ Edmund Samunting

巫統與伊斯蘭黨當下的挑戰是,兩黨有沒有可能與希盟在廉正與施政上鬥專業、比效率,有沒有可能提出更包容、前瞻的願景,勾勒馬來西亞多元社會對未來的想象?如果沒有,族群、宗教,似乎就是僅剩的武器。巫伊最終會否聯手,既有個別領袖的主觀意願,也有時局的客觀條件。倘若希盟處理族群、宗教、文化認同等問題時不夠謹慎,沒有事先鋪述,在社群間未達共識前一味冒進,而若不巧的改革最終沒有到位,就會為巫伊合作製造最大的條件。


【文/林宏祥】

即使變了天,「馬來人海嘯」之爭議卻未止。在第十四屆大選中,馬來人社會雖掀反風,但巫統依然是得席最多的政黨,共贏得54個國席。然而,巫統攻下的54個國席中,只有13席獲得過半票數,其余41席是因為多角戰分散了選票,讓巫統得利。這符合選前的分析,即多角戰有利於國陣,尤其是伊斯蘭黨分散了「反國陣選票」,讓國陣低空飛過。

只是,從相反的角度,希盟得席中,也有33個國席選票不過半,挑起「多角戰其實也有利於希盟」之說。舉個例子:在彭亨州文冬國會選區,希盟的黃德以2,032張多數票,擊敗馬華公會總會長廖中萊,而此區上陣的伊黨候選人,就瓜分了5,706張選票。易言之,倘若伊黨選票情歸國陣,廖中萊就能保住此國席。

不過,在柔佛亞依旦國會選區守土的馬華公會署理總會長魏家祥,卻在伊黨候選人搶走4,975張票的情況下,以303張多數票擊敗希盟候選人劉鎮東。在此案例中,伊黨可謂助了馬華公會一臂之力,保住最後一寸皮毛。

國陣希盟對決孰勝孰負

伊黨究竟是分散了希盟的選票,還是國陣的選票?更準確一點:倘若相關選區上演國陣希盟一對一之戰,原本票投伊黨的選民,會支持誰?

我們無從知道真實的答案,也不會有統一的答案——因為不同的選區,會因為不同的因素而產生不同的效果。民聯2015年6月解體時,普遍認為,伊黨的基本盤傾向「反國陣」,但拒絕把票投給希盟,因此三角戰對國陣有利——2016年6月雪蘭莪州大港與霹靂州江沙雙補選,就是最佳教材。

(來源:Business Insider Malaysia/Reuters/Stringer

接著,伊黨與巫統越走越近,其論述也常常與巫統有異曲同工之效——捍衛馬來人權益、伊斯蘭至上的地位,槍口一致對準「主導希盟的民主行動黨」。為化解伊黨的攻勢,希盟開始主打「投伊黨一票等於投納吉一票」,並認為巫伊兩黨其實共享相同的票源。有人開始相信此策略,即三角戰會分散馬來票,只要希盟保住絕大多數非馬來人選民的支持,就能殺出重圍。

根據509選績推算「一對一」選情:若投伊黨的選民支持希盟,則希盟會以更大優勢挫敗巫統/國陣;反之,若伊黨支持者轉投國陣,則希盟無法上臺執政。在半島西海岸中南部,伊黨更多時候是攪局者,在三角戰中得票不及國陣希盟;在半島北部與東海岸,情況恰恰相反,國陣與伊黨爭天下,而希盟更像是攪局者,根本無從在丹登兩州立足。

懸峙國會有利伊黨造王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脫離民聯的伊黨,憑靠一己之力,就拿下18個國席,保住吉蘭丹州政權之餘,還一併攻下登嘉樓州政權。對伊黨而言,第十四屆大選最完美的結局是懸峙國會。如此一來,伊黨就能挾著本身所贏的議席與兩方談判,以「造王者」姿態製造對本身最有利的局面。然而,509當晚事與願違,希盟以顯著差距奪得政權,可以繞過與伊黨談判,自行組織聯邦政府。

選後伊黨最高領袖行事低調,保持觀望態度,不敢輕舉妄動。希盟上臺後,伊黨主席哈迪阿旺(Abdul Hadi Awang)、登嘉樓州務大臣、與吉蘭丹州務大臣,都禮貌拜會首相馬哈迪,一改過去對抗、挑釁的姿勢。

(來源:MalayMail/Farhan Najib

巫統黨選後,普遍以為新任主席扎希(Ahmad Zahid Hamidi)會向伊黨釋出善意,延續第十四屆黨選前的「親密關係」,甚至不排除昇華為正式的結盟。姑且不談鬥爭理念與意識形態,巫統與伊黨聯手,其主要的盤算如下(以第十四屆選舉情況為標準):

一、巫統會以更大優勢保住第十四屆大選贏得的54個國席;
二、巫統與伊黨能夠從希盟手中奪得24個國席;
三、伊黨能以更大優勢保住第十四屆大選贏得的18個國席;
四、伊黨與巫統的州政權版圖會從玻璃市、東海岸(吉蘭丹、登嘉樓與彭亨),擴張到吉打、霹靂、森美蘭、馬六甲,甚至柔佛。

如是一來,巫伊掌握約100個國席,即使不足以執政,也必然動搖希盟政權穩定性。須知,若巫伊掌握近百國席,則意味著希盟馬來人穆斯林議員比例偏低。在馬來西亞,若馬來人穆斯林在政府里的代表性不足,這個政權極難維持穩定。從半島州席來看,幾乎就要回到希盟執掌雪蘭莪與檳城二州的原狀。

希盟政績影響巫伊策略

當然,這只是根據509選績的推算,並假設巫伊聯手,雙方基層都不因此結盟流失。而事實上,部份馬來人傾向支持「當權政府」,巫統大權旁落後,馬來人轉向希盟也不稀奇。只是,希盟下屆大選前的挑戰在於:一、確保其進步的改革議程得到更多馬來人認同,這間中需要更多論述、遊說工作,並確保改革不引起反效果;二、改善國家經濟,舒緩中下階層的生活壓力,好讓巫伊無法借經濟問題,煽動族群宗教情緒。

巫統與伊黨當下的挑戰是,兩黨有沒有可能與希盟在廉正與施政上鬥專業、比效率,有沒有可能提出更包容、前瞻的願景,勾勒馬來西亞多元社會對未來的想象?如果沒有,族群、宗教,似乎就是僅剩的武器。

(來源:The Straits Times/Reuters

巫伊最終會不會聯手,既有個別領袖的主觀意願,也有時局的客觀條件。倘若希盟處理族群、宗教、文化認同等問題時不夠謹慎,沒有事先鋪述,在社群間未達共識前一味冒進,而若不巧的改革最終沒有到位,就會為巫伊合作製造最大的條件。舉例而言,當希盟政府打破晚近數十年傳統,委任非馬來人/非穆斯林出任關鍵職位,本對馬來社會是一大衝擊。若受委者在其崗位上表現出色,則能打破馬來人的不安全感與迷思。反之,若接棒的領袖無法勝任,則不僅會加深偏見,更讓巫伊有機可乘。

職是之故,馬來西亞政治擁抱什麽價值,能不能走上理性、專業的軌道,那不僅僅是紮希會不會與哈迪擁抱,巫統會不會與伊黨結盟的問題,而是每一個馬來西亞人準備為當下政局打下什麽基礎,把鐵路建往哪一個方向的問題。倘若我們只在乎華裔部長的人數而不在乎華裔部長的素養,我們可能只能在當下走得更快,卻無法在未來走得更遠。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