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政治教育最新文章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全國大選評論系列

陳錦松/獨中統考離不開政治

(來源:星洲日報

本來政治的歸政治,學術的歸學術,但統考的是否承認讓我們見證了無情的政治對獨立學術的嚴重傷害。馬來西亞兩綫制的雛形已經逐步形成,董總不需要「打入國陣糾正過陣」,而是大膽提出華教訴求,尋求政黨的支持與背書,甚至要求政黨把統考的承認列入其競選綱領都是「合情合理」的,對政黨無須「矯揉造作」,而是尋求「明確立場」。董總既然「超越政黨不超越政治」,要求政黨支持認同董總的華教訴求,就是不可逃避的政治表態。


編按:本刊即日起推出「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全國大選評論系列」,歡迎各位讀者交流指教。

【文/陳錦松】

由董總主辦的馬來西亞華文獨中統一考試從1975年起至今有四十餘年,這個受世界著名大學承認的文憑一直是獨中內部的考試。這些年政府的立場很清楚,這個考試是「不可以」被承認的,它是馬來西亞教育體制外的考試,豈容它與政府的公共考試「並存」。不承認是因爲它負有「華文」教育的使命,是單元文化思維的執政黨所不願意看到的,還是學術問題?

早期統考的主辦是因應《1961年教育法令》的實施,政府停止爲華文中學主辦初中及高中統考,從1962年至1974年,華文中學或華文獨立中學沒有一個特別爲它們設立的統一考試。各校自己辦畢業考試和頒發畢業成績證書。沒有統一考試將無法真正了解獨中的學術水平,也使學生應徵工作時沒有一個客觀的「憑證」。

在國陣政府掌權的時代,統考一直成爲選舉的「花招」,華社在馬來西亞的政治漩渦裡翻滾,想方設法力求政府的「施恩」,承認統考的地位,但一黨獨大的執政黨,從來都是在「忽悠」華社,董總只有一直在等待另一個「鐵樹開花」。

爭取承認是華教基本人權

獨中學生人數近年來快速增長,印證了華文獨中的辦學成果獲得家長肯定。由於獨中生表現優異,獨中統考文憑的價值也獲得世界知名大學的認可作爲入學資格,獨中生的升學渠道已經不再是個「難題」。但爲何獨中統考文憑的是否承認對董總與獨中生而言,非常重要。事實上,尋求認同,是希望能從國家的管理體制裡,理解教育的本質與華文教育的基本人權。統考的學術可以被廣泛討論,而不應是爲了應付政治的需要,特別是要求獨立中學課程的改變,以符合政治正確更是令人難以接受。

第十四届大選近在眉睫,馬來西亞自308及505上兩届選舉的結果使得國陣意識到其無視民意、一黨獨大的過去可能將「走入歷史」,反對黨結合的力量撼動了國陣的根基,打破國陣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席,就是民主改革力量的一大成就。

過去的歷史一再的印證政府對承認統考的「放話」都不具有任何的誠意與善意,執政黨只會在大選前,表示承認一直在進行,華社忘了這是執政黨政治上獲取選票的手段,什麽「一哩路」都在表面討好華社,讓華社大力去支持這「一哩路」,但事實證明這是「遙不可及」的一哩路,讓華社一再從希望落入失望。

政治是一場角力,一黨專政的國家治理,缺乏制衡是民主政治最大的夢魘。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歷了上兩届大選,人們看到了政治改變的可能,特別是華裔選民對政府的不滿達到高峰,加上馬來社會的一分爲二,反風的狂飈使反對黨「出乎意料」地取得歷届選舉最好的成績。

1985年以董教總爲首的華團提出的《馬來西亞全國華團聯合宣言》。其中特別指出:大馬華人社會對種族極化的嚴重性深感不安,我們認爲這主要是政府的「土著利益至上」的一些政策及行政偏差所造成的,他們侵蝕及剝奪了其他種族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語言及敎育領域的基本平等權利。

其中對獨中的訴求就闡明:一、政府應承認華文獨立中學對國民敎育所作出的貢獻及其存在的意義,在經濟、師資訓練、建校、設備等方面扶助獨中的發展,准許華文獨中遷校、建立分校或新的學校。二、承認獨中高中統一考試文憑,作爲小學師資訓練的資格,解决華小師資不足的問題;此外,國內各大學,特別是中文系,亦應開放給擁有高中統考文憑的獨中畢業生。

董總仍然處於「被動」狀態

三十年過去了,但董總對統考的是否承認仍然處於「被動」的狀態,只要政治形勢與結構沒有改變,董總的任何努力只會是事倍功半。統考與政治是脫離不了干係的,董總沒有理由看不到政府的「意志力」與政府單元文化一以貫之的政策。

董教總基於「民間壓力集團」的角色力有不及,爲了尋求政治的突破,在1982年提出「打入國陣,糾正國陣」,華教四君子王添慶、郭洙鎮、江真誠、許子根加入國陣旗下民政黨以爲可以改變華教的命運,但事與願違,最終是「被國陣糾正」。

 (來源:星洲日報

今天的政治形勢已經「逆轉」,馬來西亞兩綫制的雛形已經逐步形成,董總不需要「打入國陣糾正過陣」,而是大膽提出華教訴求,尋求政黨的支持與背書,甚至要求政黨把統考的承認列入其競選綱領都是「合情合理」的,對政黨無須「矯揉造作」,而是尋求「明確立場」。

董總既然「超越政黨不超越政治」,要求政黨支持認同董總的華教訴求,就是不可逃避的政治表態。目前包括土著團結黨、公正黨、行動黨及誠信黨在內的希望聯盟已經表達對統考的兩大立場:一、承認統考;二、課程大綱肯定不需要改變,統考依然是統考。

我們要看執政黨如何接招,統考不應該繼續成爲「永遠的政治」而永遠停留在無法實現的「一哩路」。

本來政治的歸政治,學術的歸學術,但統考的是否承認也讓我們見證了無情的政治對獨立學術的嚴重傷害。

【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全國大選評論系列】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