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的選區結果趨勢來看,不難發現砂拉越的掌權者為何較偏向讓馬來選民為主的議席,享有過度代表的現象。這是因為該群體是不折不扣的大票倉。假設選委會即將公佈的選區劃分草案,與早前報導相符,則新的選區版圖並非是增強作為執政聯盟的GPS之政治力量,反倒是會更進一步擴大GPS的領軍政黨土保黨對砂拉越政治力量的掌握。
文/李泰德
砂拉越州議會於2025年7月7日通過2025年砂拉越州議會(議員組成)法案(Dewan Undangan Negeri (Composition of Membership) Bill 2025),州議會席次將從原有的82席增至99席。隨著議席數增加,選委會也將啟動選區劃分程序,對原有選區邊界進行重劃,同時增加17個新的州選區。若選委會能在來屆州選舉前提呈選區重新劃分草案[1],並獲得國會下議院不少於過半議員支持,則新的99個議席版圖將在下屆州議會選舉派上用場。
目前,選委會仍未公佈新增議席後選區重劃的草案。但,根據各方預測,17個新增選區將對現有執政黨提供非常有利的結果。Free Malaysia Today引述重要消息來源指出,該選區重劃將試圖增強砂拉越政黨聯盟(Gabungan Parti Sarawak, GPS)的優勢。其中,領導該聯盟的土著保守黨(簡稱土保黨,Parti Pesaka Bumiputera Bersatu, PBB)將上陣其中的10席,至於另三個盟黨則將競逐其餘的7席。
表(一):砂拉越17個預計新增州議席
新增州議席 | 國會議席 | 選區類型 | GRS分配 | 2022國會選舉結果 |
Sejinjang | 山都望 Santubong | 馬來人 | 土保黨 PBB | GPS +74.7% |
Serapi | 柏特拉再也 Petra Jaya | 馬來人 | 土保黨 PBB | GPS +59.8% |
Semarak | 柏特拉再也 Petra Jaya | 馬來人 | 土保黨 PBB | GPS +59.8% |
Bukit Kemuyang | 詩巫 Sibu | 馬來人 | 土保黨 PBB | DAP +11.8% |
Permaisuri | 美里 Miri | 馬來人 | 土保黨 PBB | PKR + 7.9% |
Susur Jambu | 泗里街 Sarikei | 馬蘭諾人 | 土保黨 PBB | GPS +10.1% |
Oya | 沐膠 Mukah | 馬蘭諾人 | 土保黨 PBB | GPS +56.5% |
Seladah | 古晉 Bandar Kuching | 華人 | 人聯黨 SUPP | DAP +45.4% |
Tanah Mas | 南蘭 Lanang | 華人 | 人聯黨 SUPP | DAP +21.8% |
Sungai Merah | 詩巫 Sibu | 華人 | 人聯黨 SUPP | DAP +11.8% |
Jagoi | 瑪士加丁 Mas Gading | 比達友人 | 民進黨 PDP | DAP +17.5% |
Sungai Serin | 西連 Serian | 比達友人 | 土保黨 PBB | GPS +44.0% |
Bukit Arip | 實蘭溝Selangau | 伊班人 | 人民黨 PRS | GPS +17.3% |
Melekun | 加帛Kapit | 伊班人 | 人民黨 PRS | GPS +56.4% |
Tabau | 美里 Miri | 伊班人 | 待定 | PKR + 7.9% |
Tudan | 美里 Miri | 伊班人 | 待定 | PKR + 7.9% |
Usun Apau | 巴南Baram | 上游人 | 土保黨 PBB | GPS +24.6% |
資料來源:Free Malaysia Today [2]
若按照族群類型的分類,馬來與馬蘭諾族佔多數的新議席為7席。所有選區預計由主要代表穆斯林土著的土保黨上陣。至於達雅族佔多數的新議席也是7席。該族群主要是伊班人(Orang Iban)、比達友人(Orang Bidayuh)和居住在拉讓江上游的上游人(Orang Ulu)。這些選區將由土保黨、砂拉越人民黨(Parti Rakyat Sarawak, PRS)和民進黨(Progressive Democratic Party)瓜分。主要代表華裔的人聯黨則將上陣三個新增的華裔州議席。
選區重劃的政治後果
在2021年州選的排陣中,土保黨在全州的82席總共上陣47席,並在所有的選區勝選。若加上新增的10個議席後,該黨在99個議席將佔有57個議席。也就是說,假設該黨贏下所有參選議席——即使三個成員黨未來對政府推行的政策有何異議——土保黨在議席上所掌握的強大優勢下,不僅在野黨無法對其進行監督,執政成員黨內的其他政黨也因議席比重減少,而不能有效相互制衡。
在觀察選區重劃所引發的政治後果時,「種族因素」是一個不能忽略的重要變項。與馬來半島的族群分類不同,砂拉越主要的選民族群為達雅族(Dayak,包含伊班人、比達友人和上游人)、華族和馬來族/馬蘭諾族。根據2022年全國大選的選民族群分佈,砂拉越的馬來和華裔選民分別佔21.29%和28.41%。雖然華裔比起馬來選民的比例高出超過7%,但是華裔佔多數的議席僅有15個,比起馬來選民佔多數的21席還少。若把表1所列出的17個新議席納入考量後,馬來與華裔選民佔多數的議席將來到26席和18席,兩者比重的差異將從6席進一步擴大至8席。華裔的低度代表狀況將進一步加劇。
值得一提的是,佔總選民數近三成的伊班族(不包含比達友和上游人),其佔多數的議席將從21席增至25席,席次甚至少於馬來選民所佔多數的26席。雖然伊班人與馬來人佔多數的議席差異不大,但是其選民比例差別是接近一成。因此,伊班人也同樣面對政治代表性被壓低的現象。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弔詭的狀況。按照族群比例,伊班人佔選民數最多,華裔次之,接下來才是馬來選民。然而,在選區重劃後,三族佔主要比例的議席分別為25席、18席和26席。較少比例的族群卻獲分配較多的議席,原因不難理解。在於族群間對執政集團的政治支持有所差異。因此,掌權者在選區劃分時,必然將相關因素納入考量。
擴大種族票倉與鞏固政治霸權
根據過往的選舉結果,GPS或土保黨能在馬來選民佔多數的選區獲得最高的支持。伊班人或其他達雅族群雖也傾向支持GPS。但某些區域有時會出現陰溝裡翻船的現象。以2018年大選為例,當時其就丟失了以伊班人為主的實蘭溝(Selangau)、砂拉卓(Saratok)和如柔(Julau)。至於華裔選民則是傾向希盟。行動黨和公正黨近乎贏下所有華裔為主的國會議席(除了泗里街國會)。但在州選時,GPS卻會取得較佳的成績。因此,從過去的選區結果趨勢來看,不難發現砂拉越的掌權者為何較偏向讓馬來選民為主的議席,享有過度代表的現象。這是因為該群體是不折不扣的大票倉。
假設選委會即將公佈的選區劃分草案,與早前報導相符,則新的選區版圖並非是增強作為執政聯盟的GPS之政治力量,反倒是會更進一步擴大GPS的領軍政黨土保黨對砂拉越政治力量的掌握。作為代表達雅族與華族的另三個成員黨,即:人民聯合黨、砂拉越人民黨和民主進步黨,將會進一步被邊緣化。未來,砂拉越州政府可能會乘勝追擊,向聯邦政府施壓落實1963年馬來西亞協議(MA63)的內容,以讓沙巴與砂拉越兩州得到35%的國會議席。然而,其選民僅佔全國的17.15%。換言之,這將導致其代表性將比選民數要高出100%。
選區的重新劃分,不僅將使土保黨更進一步鞏固在砂拉越州的霸權地位,且更將成為未來政府組成模式的決定性角色。此外,全國將面對更加扭曲的選民與議席的不成比例性(disproportionality)。
[1] 預計最遲將在2027年4月舉行。
[2] 詳見Free Malaysia Today新聞報道,https://www.freemalaysiatoday.com/category/nation/2025/07/06/pbb-to-gain-lions-share-of-new-seats-in-proposed-sarawak-redelineation
![]() 李泰德 |
生長自馬來西亞鑿石小鎮,現從事民調工作。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