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要理性消費,就能增加食物在市場上的自由支配,同時也增加食物的供給額度。就整體而言,不浪費食物的社會是促成粮食安全的條件之一,它能保障一個社會能夠有效運用既有的粮食資源、有充足的粮食供應、不過度依賴進口、穩定粮食物價。很多時候,一些問題表面上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它們彼此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繫。目前,我們缺少的是一個清楚的結構,更客觀地展示這些問題的關聯,並提出一個有效方案,解決我們行動的責任與動機薄弱的問題。
【文/陳鳴諍】
一直以來,饑荒與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是聯合國努力解決的問題。在聯合國的十七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中,「零饑餓」(zero hunger)被列在第二個永續目標,「干凈水源與衛生設施」(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則被列在第六個目標。這些目標被放置在前列,顯示問題是相當具體,也是相當棘手,必須投入更多的努力以解決。
根據《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估計,目前全球約有八億人面臨饑餓問題,無法達到三餐溫飽。其中約有五千萬人是處於饑荒邊緣,處境相當危險。既便是在馬來西亞,仍有些B40群體的家庭面對三餐不濟的困境,兒童面對營養不良的威脇。聯合國設定在二〇三〇年達成這些永續發展的目標。但是,饑餓與粮食安全問題在這幾年並沒有減緩,反而日益嚴重。長期以來,氣候變遷與生態環境瀕危,影響粮食生產。病毒大流行,貿易衝突,地緣政治爭端,也是加劇問題的近因。
除了上述的永續目標之外,聯合國也將「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列在第十二個目標。這個目標不僅僅是針對地球上既有的各種資源的開發與擷取,也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各種物資的使用方式,包括食物、天然資源、能源等。
直覺上,饑荒與食物浪費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涉及的人也甚少有重疊。例如:非洲某處爆發饑荒,或是受自然災害影響而沒有干凈水源的是他人,而不是身在馬來西亞的我們;而當我們在百貨商場購買食材,準備著桌上的美味佳肴,這也與那些處於饑荒、沒有干凈水源的人無關。兩者彷彿同時存在平行的世界:一個豐衣足食,另一個則是生命遭受饑餓威脇。
然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也都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我們面對的問題是:個人的行為、社會的責任、政府的作為,彼此之間缺乏一致的步伐。為什麼我們需要幫助面對饑荒的陌生人?為什麼不負責任的個人消費行為(屯積物品或丟棄浪費)也會影響到其他人?面對粮食危機與物價高漲,政府應該放任市場自由運作?還是積極干預?這些我們曾經思考的問題都被認為是彼此獨立的、沒有關聯的。
(來源:Getty Images/Edwin Tan/EatingWell)
粮食安全須加強
事實上,從粮食危機(例如:雞肉與雞蛋荒),到食物價格高漲,再到餐桌上的食物浪費,這些問題與危機彼此相關聯。關注粮食危機與物價問題時,我們往往只思考政府的政策與產業結構;而無節制的消費與食物浪費只考慮到個人層面。如果看不到這些問題的整體關聯,那麼我們也將看不到集體責任的存在,以及行動的必要。我們以碎裂的方式思考這些問題,都是造成無法產生集體責任與行動意識,或者意識薄弱的原因。
粮食和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有著相類似過程,可以形成一長串的關係鏈。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包含土地、水、肥料、人力、工廠、運輸、市場、儲存等的一長串「食物紋」(foodprint)。無可否認,從食物的生產到消費是一個單向不可逆的過程,生產者與消費者是不同的群體,這就好比處在饑荒與浪費食物的不會是同一群人。源頭的問題處理得好,後續的問題或許也可以減緩;相反的,後端產生的問題卻對於源頭沒有任何幫助與影響。
從物價高漲,到雞肉與雞蛋短缺等問題顯示,馬來西亞的粮食安全仍需要加強。外在大環境的因素或許是難以控制的。戰爭衝突與流行病的傳染會讓人們難以獲取食物。區域動蕩與供需失衡會導致價格高漲,讓人無法負擔。例如:二〇一九年開始的全球病毒大流行和二〇二二年的俄烏戰爭衝突,皆導致粮食價格在全球範圍內飇張,讓一般消費者苦不堪言。大家都自然地認為,這不是個人層面上能夠處理的,政府應該在這些問題上有所作為。
同樣的,食物的消費屬於個人的行為,政府能夠干預的層面有限。我們要如何購買與處置商品,屬於個人行為層面的問題,不涉及到社會群體,更與政府無關。此外,個人對待食物的方式也面對不同的問題,最主要的莫過於購買超出自己所需的份量以及丟棄浪費。而根據一些研究顯示,已開發國家的人民平均每天所攝取的熱量已經超過三千大卡,有些家庭甚至經常大魚大肉。而這皆意謂著可能會有更多的食物被倒入垃圾桶之中。
這些問題在個人、社會集體與政府之間,並沒有被理解為一個整體關聯。物價高漲的生活壓力,鮮少讓我們看到個人可以採取的實踐行動;個人的消費行為也被認為是政府不應該干涉的私領域。因此,我們的責任與行動意識變得模糊。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新冠疫苗。當中,不同層面的問題被視為彼此沒有關聯。我們知道,疫苗的產量是有限的,而疫苗的分配卻是非常不公平的。經濟能力強的國家往往能以高價購買到亟需的疫苗,甚至超額搶購屯積。與此同時,有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仍然買不到足夠的疫苗,甚至買不到疫苗給自己的人民。美國在疫苗問市初期瘋狂採購超額的疫苗,許多屯積的庫存都面臨過期報廢丟棄。既使如馬來西亞只採購所需數量的疫苗,也都無法避免出現浪費的行為。目前,庫存裡因為過期而被銷毀的疫苗已達一百一十萬劑。這顯然是一個問題,但是沒人清楚這是誰的過失?誰該負上責任?疫苗的分配不均、政府超額採購、個人接種疫苗意願低,彼此之間的斷裂,讓責任與行動意識變得模糊。
(來源:Marketing Magazine)
理性消費救饑荒
浪費食物,不只是出現在餐桌上,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食物紋,我們都可以發現食物浪費的行為。在生產端,當成本高過售價,農民寧願放棄收成,以避免虧損。在處理過程中淘汰不美觀的產品(既使它們仍可以食用的),這就形成浪費。在批發供應端,儲存與保護的設備不足,容易導致物品變質。配送的過程發生損壞或過度成熟,會被淘汰處理。供應分配不平均,則會導致食物流向高消費的地方,造成食物過剩;低消費或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則造成食物不足。在市場上的零售端,商家強調貨源充足、樣品選擇多樣,而形成大量屯積;為刺激消費,推出吃到飽、折扣優惠等促銷的行為,也容易造成浪費。在消費端,消費者購買過多,超乎所需的食物同樣形成浪費。
根據聯合國的估計,我們生產的粮食之中,其中約有三分之一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最後被丟棄。根據馬來西亞固體廢料與公共衛生管理機構(SWCorp)二〇二一年的統計,馬來西亞人每天產生的食物垃圾為一萬七千吨,其中76%是不可食用的,另外24%是可食用的,約為四千吨。這相當於一個半的奧運標準游泳池,足以喂飽三百萬人一天的三餐。理論上,人類目前每天生產的粮食是足以喂飽全世界的人口。
一些研究所建立的模型也指出,只要我們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與消費方式,不僅可以降低浪費(以美國為例,它可從原來的40%降至20%),也可以減緩饑荒的問題。當我們理性地消費,慎選食材時,這也就代表貨架上的食物有機會流通到其他更需要的人手上。這情況就類似於疫苗的分配,只要各國理性採購疫苗,疫苗的分配將可以更公平。而一些國家甚至將超額採購的疫苗轉送給其他需要的第三世界國家。
我們只要理性消費,就能增加食物在市場上的自由支配,同時也增加食物的供給額度。就整體而言,不浪費食物的社會是促成粮食安全的條件之一,它能保障一個社會能夠有效運用既有的粮食資源、有充足的粮食供應、不過度依賴進口、穩定粮食物價。很多時候,一些問題表面上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它們彼此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繫。目前,我們缺少的是一個清楚的結構,更客觀地展示這些問題的關聯,並提出一個有效方案,解決我們行動的責任與動機薄弱的問題。
陳鳴諍 |
國立臺灣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