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he Star)
如今,大部分的政治人物為了逃過政治寒冬,紛紛搶占安全區。此時,只剩下安華願意離開原有議席,選擇攻城略地。這更加突顯安華孤軍作戰的背影。我認為,在大家應該繼續進攻的時候,理應擺出即將成為政府的姿態,有一致的步伐和氣勢,繼續推進前沿戰線的哩數;而不是僅僅計算自己的政治得失,在關鍵時刻選擇退守大後方,於事無補。
編按:本刊即日起推出「馬來西亞第十五屆全國大選評論系列」,歡迎各位讀者交流指教。
【文/丁傑隆】
截至目前為止,綜合各方公開和內部民調,有三個值得解讀的政治訊息。
第一,尚沒有單一政黨或政黨聯盟有信心單獨贏得第十五屆全國大選入主布城;第二,國民聯盟和國民陣線的施政表現都無法獲得過半的民眾支持,更有過半民眾認為國家如今沒有走在正確方向。吊詭的是,這些民調也顯示,不管是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 Yaakob)、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哈迪阿旺(Hadi Awang)或安華(Anwar Ibrahim),沒有一位潛在首相候選人或政黨領導人獲得民眾過半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民眾最不想看見的首相候選人阿末扎希(Ahmad Zahid Hamidi)和馬哈迪(Mahathir)名列前茅,不僅過半,且遙遙領先。
然而,由於本屆全國大選呈現的是「多政黨、多聯盟」大混戰局面,其遊戲規則也就和過往的選舉不同。誠如二〇二二年初的柔佛州選舉一樣,儘管國陣的得票率只有43%,卻能以狂風掃落葉的姿態,在56席中拿下40席(約71%),並以超過三分之二多數州議席的優勢,拿下柔佛。
因此,國陣貿然在年尾雨季解散國會,必然是有備而來,並且佔盡優勢的。其預料即便有超過50%的選民不認同國陣(尚不包括沒有參與投票者),國陣也可以因為反對票在國盟與希盟之間分散而坐收渔利;國陣亦預期最壞的結果,肯定不會比二〇一八年的全國大選來得差勁。不過,這對在野的最大政黨聯盟——希望聯盟而言卻是憂心忡忡。輿論大多認為,希盟已經在二〇一八年達到巔峰。然而,到了二〇二二年,希盟可以更進一步嗎?
在投票箱打開那一霎那,希盟有以下三種可能的情境。第一種可能,情勢大好,振奮人心,希盟四黨,即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誠信黨和民統黨(United Progressive Kinabalu Organisation, UPKO),在東馬與西馬合共取得112席簡單多數議席執政。但是,從柔佛州選舉的結果來看,希盟支持者反應異常冷淡,希盟似乎也沒有這方面的準備和信心。
(來源:Utusan/Afiq Razali)
希盟須居安思危恐
第二種可能,表現中規中矩,希盟得以守住大部分原有議席。儘管希盟無法取得112席簡單多數議席,但80至100席已足夠讓希盟達到否決三分之二國會議席的優勢門檻,成為國會里的最大政黨聯盟。但是,其在組織聯合政府的過程中能否掌握主導權,卻仍是未知數。
更何況,希盟贏得80席,或許也不能直接保證其有資格成為聯合政府一份子。從東海岸老樹盤根的伊斯蘭黨,到短期內難以擊潰的砂拉越政黨聯盟(GPS),皆肯定不會與希盟合作。或許,希望欲執政聯邦政府,至少需要100席。倘若投票率不如預期,這個結果的可能性非常低,也胥視接下來對選戰的運籌帷幄,包括候選人排陣、造勢活動,抑或臨危關頭是否打出逆轉勝。更關鍵的是,屆時哪些政黨或政黨聯盟願意與希盟合作組織聯合政府?如此,希盟的選擇其實不多,欲拿下政權即必須集中選票,贏得更多。
第三,這也將會是希盟最壞的情境,也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情境,即希盟失利,國陣與其盟友取得國會三分之二國會議席優勢執政聯邦政府。行動黨只取得約30多席,公正黨少過10席但仍可以保住火種,誠信黨則可能潰敗。在馬來半島,國陣重新橫掃馬六甲、柔佛和彭亨,並在北馬和東海岸,與伊斯蘭黨分得一杯羹。而希盟只能退守到其「希盟走廊」的勢力範圍,即檳城、霹靂、雪蘭莪、吉隆坡和森美蘭。從馬六甲、砂拉越和柔佛州選的投票傾向來看,這個結果可能存在,希盟的領導層必須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不能對選戰過於樂觀。
如此的結果將會直接導致誠信黨式微或遭到合並,而希盟也将会在國家政治主流遭到邊緣化,甚至因此分崩離析。此外,這也將導致這幾年以來,一直努力推動的國家民主化與政治改革隨之煙消雲散,已經草擬但還沒來得及提呈國會的法案,如限制首相任期、政治獻金法案等也將成為廢紙。試問,這是否是選民樂見的?
國陣的大勝也同樣意味土團黨「打烊關店」。屆時,曾經嘗過執政聯邦政府滋味的伊斯蘭黨,選後必定拋開土團黨這個負累,再次假借「穆斯林大團結」的旗號,重新靠攏巫統,並隨即在來臨的州選舉中合作。其恐將刻意在檳城、雪蘭莪和森美蘭三州進行策略部署,繼續剿滅公正黨和誠信黨的殘餘勢力,將行動黨孤立起來。這也是檳城希盟所擔心及顧慮之處,亦要求希盟允許立即舉行州選舉,以避免夜長夢多。
最低目標:否決國會三分二
還有一種可能,也理應是希盟在本屆全國大選的「最低目標」和「止損點」。形勢重新回到二〇〇八年,不管本屆的選情多壞、多艱難,就是要拼勁全力到最後一分鐘,不讓國陣取得三分之二多數國會議席優勢執政聯邦政府,以至少保存希盟在國會的監督、制衡和影響能力。馬來西亞國會修改聯邦憲法必須得到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員同意。我相信,只要確保希盟選後不解散,一至兩屆選舉重振旗鼓方可期待。
從目前各政黨聯盟的競選準備比較,希盟選情還是讓人不放心。希盟於二〇一八年展現出志在必得之氣勢,並在舉行造勢大會之前已完成議席分配、競選宣言和首相候選人。但是,在剛剛過去的怡保造勢大會,希盟卻只宣布首相候選人。
如今,大部分的政治人物為了逃過政治寒冬,紛紛搶占安全區。此時,只剩下安華願意離開原有議席,選擇攻城略地。這更加突顯安華孤軍作戰的背影。我認為,在大家應該繼續進攻的時候,理應擺出即將成為政府的姿態,有一致的步伐和氣勢,繼續推進前沿戰線的哩數;而不是僅僅計算自己的政治得失,在關鍵時刻選擇退守大後方,於事無補。
距離投票日尚有三個星期的時間。政治上,一天都太長,更何況是三個星期。這三個星期當然非常關鍵,亦非常珍貴。希盟能否拼死一搏,力挽狂瀾,成功說服選民前往投下神聖一票,打出一場漂亮翻身仗,都將決定選舉當晚的開票結果。
丁傑隆 |
自由撰稿人,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業,曾任雪蘭莪州安邦再也市議員(2018-2020),目前從事建築和室內設計。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贊和追踪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