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alaysia Gazettek)
聰明的政客應當有設置社會議題的能力,麗娜哈倫的行爲確實有失妥當,身為婦女部長應當冷處理那些沒有爭辯意義的課題,明白回應那些邏輯難以自洽的指控只能越描越黑,無助於公衆形象的改善與提升,踏踏實實做好基層工作才是當務之急。這種能力與悟性對於女性從政者來說尤爲重要。與其把精力放在拍攝藝術照這種無用之事上,不如加速性騷擾法案的立法進度,或監督抗疫救援物資的分配來得更爲實際。
【文/張淼】
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長麗娜•哈倫(Rina Harun,上圖)近期又登上新聞頭條!
去年三月正值新冠疫情隔離期間,這位婦女部長爲已婚家庭發布了隔離期「夫妻相處指南」,倡導婦女應當學習「哆啦A夢」,以發嗲之聲討好丈夫,此舉引起非議,登上了頭條。一年後,婦女部長瘦身成功,在辦公室大擺pose拍攝多張美照,婀娜多姿的照片頓時在網絡瘋傳,網民因此嚴厲譴責其對婦幼及弱勢群體在疫情中面臨的挑戰視而不見,卻忙於化身模特,不務正業。
反對陣營中的政壇巾幗紛紛開炮,批判的焦點聚集於麗娜身爲部長在疫情期間無所作爲。行動黨峇都交灣區國會議員卡斯杜麗(Kasthuriraani Patto)抨擊麗娜哈倫,在女性及兒童受到威脅的當下不務正業,施壓她辭職下臺;公正黨婦女組法律及社區發展局主任法麗娜(Fadhlina Siddiq)也揶揄,婦女部長在疫情期間應為社稷生民一馬當先(frontliner),而不是成為封面人物(front cover)。
麗娜哈倫真的做錯了?不見得。
首先,部長减肥成功與政績不佳沒有邏輯上的必然關係。炮轟麗娜的政客應當清楚,請專業攝影師拍攝用於開齋節的照片或視頻是政客經營親民形象的一貫手法,哪怕是在辦公室取景,也不應被過度詮釋,畢竟麗娜哈倫的領導不是引起婦女及兒童在疫情中受到威脅的根本原因。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波及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面臨挑戰的不單單是婦女及兒童,受影響的也不單單只是馬來西亞。拍攝形象照片與疫情衝擊弱勢群體只是存在時間上的並列,沒有邏輯上的因果關係。
(來源:mStar)
專業問政能力才是重點
其次,减肥是麗娜的私事,應當與其問政能力區別對待。除了法律規定必須申報的個人事項(例如財産公開),官員的私事不應當被放在輿論空間作公共討論。總是拿著放大鏡檢視從政者私人事務中的瑕疵,也不利於政治生態的健康發展。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就任總統期間的私事「拉鏈門」曝光,但其出色的治理能力成功挺過了共和黨人的彈劾,反而獲得民衆原諒。克林頓在位的兩個任期,給美國創造了年均4%的GDP增速和十年的經濟繁榮。
再者,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政治人物也是人,也和我們一樣有對美的嚮往與期待。因此,政治人物提升個人形象無可厚非,减肥時機恰逢疫情期間也無大錯。與其說是不務正業,我更情願將部長减肥成功看作成年人自我克制的成果(當然也不排除是新冠病毒肆虐的後果)。當代人多多少少都有過减肥的嘗試,最後只有那些成功抵禦美食誘惑、克服懶惰、保持運動、堅持到底的人可見成效,這種毅力可爲其樹立「道德榜樣」的政治形象加分。
女性意識在全球#metoo運動的背景下不斷增强,當我們批判「學哆啦A夢以討好丈夫」的言辭有物化女人的嫌疑時,那些將女性政治人物身材作爲口水戰的政治焦點的行徑是不是略有失格?
麗娜哈倫在疫情期間上傳瘦身美照,雖沒有錯,但確有失。
過錯更多帶有主觀方面的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爲會發生不利後果但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主觀故意,而過失則是由於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够避免不良後果的投機行爲。
(來源:The Star/BERNAMA)
履行政治責任為當務之急
麗娜哈倫的行爲確實有失妥當,她的過失在於不察民意,在全民飽受疫情疾苦的當下,炫耀美照的行爲直接暴露她極度缺乏政治敏感。就這一點,麗娜哈倫做了一次政壇上的「傻白甜」。按理說,從前朝希盟政府的鄉區發展部長,變成現任國盟政府的婦女部長,麗娜哈倫並非政壇新人,不應當不知道「政治本質乃人心」這樣的道理,面對女性駕駛者疑遭臨檢警察性騷擾、婦女失業等緊迫事件,拍攝個人形象照片自然不應成爲部長的優先處理事項。
政客的政治生命必定會經歷「被看見—被信任—被託付」的過程。這一次,麗娜哈倫以一種另類的方式成功出位「被看見」,雖刷了存在感,卻有損信任度,同理心和共情力的缺乏很難讓一名政客「被信任」,就更不用說「被託付」了!
然而,聰明的政客應當有設置社會議題的能力,她應當冷處理那些沒有爭辯意義的課題,明白回應那些邏輯難以自洽的指控只能越描越黑,無助於公衆形象的改善與提升。成熟的政治家也應當懂得「行穩致遠」的道理,踏踏實實做好基層工作才是當務之急。
這種能力與悟性對於女性從政者來說尤爲重要。對女性而言,在「治國」這件大事上,不應把美麗的外表作爲工具,反而應謹慎對待每一次公衆曝光,將公衆輿論焦點引向本身精心耕作的工作領域。與其把精力放在拍攝藝術照這種無用之事上,不如加速「性騷擾法案」的立法進度,或監督抗疫救援物資的分配來得更爲實際。
麗娜哈倫無錯卻有失,此事過後,自當引以爲戒,下不爲例。
張淼 |
中國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副教授。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