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漢文化中心於2020年1月20日將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馬來文譯本,致贈時任副首相旺阿茲莎(左)。
(來源:看點快報/CNI長青)
上世紀八〇年代以降的馬華文學巫譯活動,是族群政治下的策略性思考,其根本動因除了是要化解族群間的誤解,包括爲馬華文學的制度困境尋求出路。大馬翻譯與創作協會成立於1986年,這三十五年來在本地可說是推動馬華、馬來與中國文學翻譯工作的佼佼者。我們期望譯創會在未來可以繼續推動馬華文學巫譯工作。如果可以,應該更有計劃地向馬來文讀者群展示多元多樣的馬華文學,包括不同區域的馬華文學、不同世代的作家、不同的文學技巧等。
【文/吳小保】
據聞,大馬翻譯與創作協會(譯創會)將在明年舉辦「馬華短篇小說翻譯比賽——陳育青翻譯獎」。這次的翻譯獎,一方面是爲了慶祝該會創辦三十五周年,以及配合吉隆坡被列爲「2020世界圖書之都」;另一方面,則是紀念該會已故前會長陳育青在翻譯界的貢獻。當然,舉辦比賽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培育本地的馬華、馬來文學翻譯專才。
譯創會成立於1986年,這三十五年來在本地可說是推動馬華、馬來與中國文學翻譯工作的佼佼者。以馬華文學巫譯爲例,該會就參與出版了《這一代:馬華短篇小說巫譯一集》、《相中人:馬華短篇小說巫譯二集》、《細雨紛飛:馬華短篇小說巫譯三集》、《夢過澹臺:馬華短篇小說巫譯四集》、《拾零:馬華詩歌巫譯》、《問候馬來西亞:馬華詩歌巫譯》等翻譯選集(下圖)。這些著作得以出版,跟譯創會在1980年代創辦時期的時代氛圍密切相關。
1983年5月31日,馬來詩人烏士曼阿旺(Usman Awang)在國家語文局召開各族群作家對話會,會後决議大力推動文學翻譯來促進國民團結。與此同時,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本地華社因應政局變遷,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華人文化運動,爲馬華文化在國家中尋找一個安身立命之處。在一長串訴求名單中,其中一項就是爭取把馬華文學納入國家文學版圖。也恰好是這段期間,烏士曼阿旺適時提出文學翻譯促進團結的論述,這跟華社總訴求理念不謀而合。於是,華社民間組織如隆雪華堂文教委員會翻譯組,以及日後創立的大馬譯創會,破天荒得以和國家語文局展開一系列合作計劃,其中就包括各種馬華文學巫譯選集的出版。
文學譯介尋求突破重圍
在上述脉絡下,馬華文學巫譯也就跟過去1950、60年代時期的情况很不一樣。在過去,中文報刊偶爾零散刊登一些馬華文學巫譯的篇章,如《南洋商報•國語學習》就刊登過「馬華短篇小說選」(Bunga Rampai Cherpen Tionghoa-Malaya),其中包括方北方〈思想請假的人〉(Fikiran Tanpa Tujuan)、李過〈仿徨後的選擇〉(Keputusan Sa-telah Bimbang)等。但這些零星翻譯的情况,不能跟1980年代組織化的翻譯行動相提並論。後者不僅僅是個別人學習語言或者個人興趣的副産品,也不簡單地是爲了推動華巫兩大族群相互瞭解的産物。實際上,它是華社在1969年五一三事件後在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受困十年後,一個尋求突破重圍的文化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它是有組織性的(相對於前一時期的零散)與策略性(相對於毫無方向)的翻譯現象。
此次翻譯獎紀念的主角陳育青,就曾在1980年代初期參與過翻譯策略的討論。陳氏認爲,翻譯必須要有明確目標,選譯的馬華文本必須兼顧內容與技巧、文學與社會意義,而且譯文水平必須達標,才能給馬來作家和讀者留下好印象。這些當然都是老生常談,沒什麽意思。但是接下來他指出:「……與此同時,也應多寫一些介紹性的文章,給馬來社會一些起碼認識。讓他們知道誰是馬華作家?他們寫些什麽?他們與中國作家有什麽不同?……這一覺醒,將有助於消除許多因不瞭解而建立起來的圍墻,也利於解决馬華文學與國家文學之間的爭論。」(見陳育青〈華巫文學的譯介與交流〉《南洋商報》,1984.3.11)
從陳育青這番話來看,1980年代以降的馬華文學巫譯活動,是族群政治下的策略性思考,其根本動因除了是要化解族群間的誤解,包括爲馬華文學的制度困境(馬華文學被排除在國家文學制度之外)尋求出路。在當時人們看來,馬華文學被排拒在國家文學之外,多少是因爲馬來人誤解了它是中國文學的支流。於是,才有了上述的翻譯策略:透過譯介來厘清馬華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邊界。在這情况下,被選譯的馬華文本不可以有中國色彩;從反面來說,必須展現馬華文學濃厚的鄉土色彩。而這就約限了馬來文庫中馬華文學的基本樣貌。
(來源:看點快報/CNI長青)
九〇年代轉譯中國文學
1990年代之後,隨著國內與國際局勢的變化,大馬譯創會的翻譯側重點開始偏移向中國文學,特別是古典名著如《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而這樣的轉向也引來不少批評與不滿,例如《南洋商報》就有社論指出:「這個工作成績單顯示注重中國文學多於馬華文學,正在進行翻譯的《水滸傳》更加强這個傾向;我國華人社會不反對在馬中文化交流計劃下有系統的出版中國文學名著的馬來文譯本,但作家理事會若是標榜國內各族文學交流,主次重點就有必要調整。」(《南洋商報》,1999.7.3)
回到譯創會此次舉辦的「馬華短篇小說翻譯比賽」,主辦單位指定了二十篇小說作爲參賽文本,包括曾沛〈修車的日子〉、丁雲〈沉重的都市〉、洪祖秋〈飛不起的風箏〉、宋子衡〈血源〉等(詳本文附錄)。從這名單來看,性別比例不均(僅三位女性)、偏向前輩作家(完全沒有新生代)、沒有留臺作家(僅兩位有留臺經驗)等,似乎可以讓我們做出一些文化政治的詮釋。
我同意這個名單多少反映了譯創會多年來的文學趣味(名單中大部分作家都曾出現在過去的翻譯選集),而這也可能跟它當初的「時代精神」(即該選哪些有利於馬華文學納入國家文學的文本,在這情况下本土色彩濃厚的作品往往被優先翻譯)有關聯。但是,扯平而論,這個指定文本不能純粹從文學典律來要求,因爲既然是翻譯比賽,則選擇什麽文本就不能僅從「審美」角度來考慮,還得兼顧「可譯性」,而這又涉及到主辦方預設或其所認知的參賽群體的文化水平。
無論如何,從這個名單說開去,我們期望譯創會在未來可以繼續推動馬華文學巫譯工作。如果可以,應該更有計劃地向馬來文讀者群展示多元多樣的馬華文學,這包括不同區域的馬華文學(在臺、砂拉越、沙巴、新加坡等)、不同世代的作家(特別是新生代)、不同的文學技巧(現代主義、寫實主義)等。
附錄:「馬華短篇小說翻譯比賽——陳育青翻譯獎」指定翻譯文本(篇名、作者):
1.〈修車的日子〉,曾沛
2. 〈沉重的都市〉,丁雲
3. 〈種〉,孟沙
4. 〈飛不起的風箏〉,洪祖秋
5. 〈血源〉,宋子衡
6. 〈困境〉,李憶莙
7. 〈平原上的故事〉,雨川
8. 〈痴女阿蓮〉,商晚筠
9. 〈月落澤西城〉,潘雨桐
10. 〈過盡流波〉,碧澄
11. 〈彎彎的岸壁〉,姚拓
12. 〈青天白日凉颼颼〉,陳政欣
13. 〈人鬼之間〉,方北方
14. 〈房客〉,原上草
15. 〈讓位〉,韋暈
16. 〈海鬥〉,馬侖
17. 〈Sayang, Oh! Sayang〉,小黑
18. 〈烟雨砂隆〉,梁放
19. 〈衝出雲圍的月亮〉,雲里風
20. 〈三脚猫〉,年紅
吳小保 |
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業餘者(Amateur)成員,與朋友一同營運「亞答屋84號圖書館」。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