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alaysia Gazette)
從《你是豬》結局來看,黃明志對馬來西亞族群關係無疑是悲觀的,因為制度性的馬來特權政策難解,而各族群間根深蒂固的族群優越、敵我意識壁壘分明。有人批判電影以各族群始終無法避免衝突劇為結束,沒有嘗試扭轉刻板印象或修復關係,以華裔為片中主角,更顯示黃明志試圖操弄華人受害者情結的意識形態。再加上片名《Babi》,更招致煽動族群關係的罵名。本片作為黃明志首部非喜劇、寫實題材的電影固有其缺點,但我們對電影的想像與批判,不應止於國家形象或政治正確與否。
【文/杜晉軒】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執導的電影《你是豬》(Babi),日前入圍第五十七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同時在臺灣全球獨家上映,之所以是「獨家」,想當然爾是該片沒有機會在馬來西亞上映。黃明志也自承未向大馬國家電檢局(FINAS)申請放映。理論上來說,這部電影既不會在馬上映,海報也不會在國內曝光,卻遭政治人物投報指控該片涉及侮辱其他種族。黃明志至今仍在臺灣工作,返馬後命運如何,尚不得而知。
目前看過《你是豬》的馬來西亞觀眾,大概只有在臺灣的我國公民了。根據筆者觀察,該片在臺上映後,儘管口碑上多是正面的,但也不是沒有批判的聲音,認為該片未謹慎處理族群議題,反而放大了各種族的刻板印象,不僅讓政客找到藉口對付,也令外國觀眾對馬來西亞族群關係有錯誤的想像。
(來源:中央廣播電臺/華映娛樂)
有損國家形象?再製種族刻板印象?
《你是豬》的故事裡,有以三大族群之分的校園幫派,有印裔學生不願在華裔與馬來裔鬥爭中遭波及而息事寧人,有華裔資優生因不是土著而無法獲得獎學金,還有華裔校長與巫裔老師縱容校園霸凌……,種種馬來西亞族群問題的日常,都被濃縮進這部六十二分鐘的電影裡。
有些看過《你是豬》者擔心,會讓臺灣朋友覺得馬來西亞的族群關係非常糟糕,校園會隨時發生暴動似的;而國內反對《你是豬》在海內外上映者,其理由也多離不開「有損國家形象」。
無可否認,任何國家的人民對於不熟悉的地方,當一部影視作品為他者呈現其中一面向時,也許會產生更多的聯想及刻板印象,但這不應成為檢視一部電影的標準。
既然電影、電視劇是種藝術創作的話,就算改編自真實社會事件,編劇必然會對現象或事實做一定的「戲劇化」處理,否則作品肯定索然無味,一句「有損國家形象」也讓影視創作者太沉重。
如果擔心外國人因為一部電影而產生無可逆轉的刻板印象,或擔心本國人因一部電影引發衝突,導致創作者自我審查的話,就不會有更多好電影誕生了。例如韓國電影《熔爐》(Silenced,2011)、臺灣電影《無聲》(The Silent Forest,2020)都是講述聾啞學校的校園性侵事件,中國電影《少年的你》(Better Days,2019)反映校園霸凌問題,而日韓更有不少以校園霸凌題材的電影,觀眾不一定因此對上述國家有過度刻板印象,這些電影反而帶來反思社會問題的契機。
根據黃明志的說法,《你是豬》的校園暴動發生在2000年左右,是他從身邊朋友聽來的事情,聲稱拍攝前曾經訪問幾個當事人。鑑於黃明志的言論一向來有許多爭議,事件真實程度為何,有人對其說法有所保留,這些質疑應該獲得尊重。
(來源:The Straits Times/China Press)
電影該提供「政治正確」答案嗎?
無論黃明志所說的校園事件是否曾發生,馬來西亞校園的族群霸凌、歧視、或不同族群學生毆鬥事件,這些年在媒體時有所聞,連2015年吉隆坡劉蝶廣場(Low Yat Plaza)手機偷竊案都能引發蝴蝶效應,撼動了敏感的種族關係,那各族群在校園、辦公室、社區積累的怨懟,會否像《你是豬》隨著一杯可樂倒下引爆衝突,是可以想像的。
有人對《你是豬》的批判是:以各族群始終無法避免衝突劇為結束,沒有嘗試扭轉刻板印象或修復關係,以華裔為片中主角,更顯示黃明志試圖操弄華人受害者情結的意識形態。再加上片名《Babi》,更招致煽動族群關係的罵名。
根據黃明志的公開說法,片名之所以為「Babi」,是因為劇中暴動事件乃一句「Babi」而起。「豬」早已是馬來西亞日常社會裡,污名化他族時的不陌生名詞,也許導演以此為片名有其商業宣傳考量,但用來反思族群關係何以惡化,亦無可厚非。
從電影結局來看,黃明志對馬來西亞族群關係無疑是悲觀的,因為制度性的馬來特權政策難解,而各族群間根深蒂固的族群優越、敵我意識壁壘分明。有批評認為,《你是豬》的悲劇性顯得無助於改善種族關係,似乎遠不如近年的本土電影講求跨族群、族群和諧的「政治正確」。有人或許忘了,黃明志過去幾部喜劇、跨族群的MV,其實也很「政治正確」。
筆者認為,電影或許有教化功能,但不一定每部電影都得由導演、編劇給個教條化答案,有時留白未嘗不可。更何況,馬來西亞社會現況就是多元且碎片化的,教育選擇上就有國中、國民型中學、獨中,還有國際學校之分,我們對於國家、族群的想像必然有分歧。不同族群、階級、教育源流者必有不同的視角,心中必然有不同的答案,如果黃明志在劇情安排上提供答案,為解決族群關係問題解套,那不僅限制了我們對電影的想像,答案也未必能滿足各方(族群),最終可能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因此電影的意義不一定是要給觀眾一個答案,是有更多討論與想像。
當然,《你是豬》作為黃明志首部非喜劇、寫實題材的電影固有其缺點,但我們對電影的想像與批判,不應止於國家形象或政治正確與否。
杜晉軒 |
畢業於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世新大學新聞系,目前旅居台灣從事媒體工作,正研究台灣戒嚴時期遭政治迫害的東南亞華人的故事。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