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政治最新文章

李泰德/2020年沙巴選後:非穆斯林土著投票傾向轉變?

(來源:The New York Times/AP

沙菲益在二〇一八年五月出任沙巴首席部長後,歷經山打根補選大勝,不過本次州選仍舊重蹈今年一月金馬利補選失利的覆轍。在非穆斯林土著選區無法擺脫對手攻勢,雖保住三成基本盤,但無法發揮在任者優勢,友黨民統黨未能有效助攻,難以扭轉沙盟的領先優勢,最終無法贏下第二個任期。無論如何,泛民興陣營本次州選在東海岸和華裔為主的城市選區表現依舊不俗,這個優勢可視為是基本盤,若在來屆在非穆斯林土著選區有所斬獲,重返執政並非不可能。


【文/李泰德】

今年七月二十九日,正當前沙巴州首席部長慕沙阿曼(Musa Aman)宣稱已獲多數議員支持、準備覲見州元首要求組成州政府之際,原任首席部長沙菲益(Shafie Apdal)在迅雷不及掩耳下尋求解散州議會重選。這個被視為阻止1994年沙巴團結黨政府倒臺的行動,使得馬來西亞自二月「喜來登政變」後首次迎來大型選舉。

這場突如其來的選舉,不同政治聯盟內政黨間的貌合神離也浮出檯面。首先,以相慕尤丁為首的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在二月政變上臺後,完全不具有明確目標與政治共識。分配議席與爭取首席部長人選時,各方因利益不同在提名前已摩拳擦掌。無論如何,國陣(巫統、馬華公會、沙人民團結黨)、國盟(土團黨、沙立新黨、沙進步黨)與沙巴團結黨(Parti Bersatu Sabah,PBS)在選前臨時取得共識,組成「沙巴人民聯盟」(Gabungan Rakyat Sabah,GRS)。

惟聯盟內的各政黨依舊無法在提名前取得全面共識,於是在十七個議席直接對壘。被視為勁敵的土團黨與巫統最終在穆斯林土著為主的議席勉強談妥,至於其中十二席無法談妥而重疊的議席則主要是非穆斯林土著佔多數的選區。另一邊廂的泛民興陣營,選前人民公正黨雖不滿民興黨一黨坐大,放話要競逐更多議席,民興黨和希望聯盟還是成功避免選區重疊,共推沙菲益為該聯盟的首席部長候選人。

不過,沙盟最終仍脫穎而出,取得七十三個州議席的三十八席,成功奪得州政權。泛民興陣營則贏得三十二席,另外三席必打士(Pitas)、金馬旺(Kemabong)、瓜末(Kuamut)由無黨籍候選人奪得。三名無黨籍州議員都有明顯的國陣背景(如必打士的鲁迪Rudy Awah,為公正黨前署理主席阿茲敏的忠實支持者),選後毫無疑問地加入沙盟,令朝野議席為四十一對三十二,差別達八席之多。本文將剖析二〇一八年、二〇二〇年兩次選舉的政黨得票,再觀察被視為造王者的非穆斯林土著選區走勢。

(來源:The Star/BERNAMA

兩大陣營支持率不增反減

首先,從總選票分佈來看,泛民興黨陣營在二〇二〇年州選舉得票為43.4%,與二〇一八年全國大選的43.2%相比,減少了4.0%。至於國陣連同沙立新黨在二〇一八年得票加總為46.8%,沙盟在二〇二〇年州選則獲43.2%,兩次選舉相差3.6%。換言之,兩大陣營在本次選舉支持率不增反減,反倒是第三黨與無黨籍候選人奪下13.4%得票,主要因素是:

一、本次選舉小黨林立,這些政黨還派出大量候選人角逐(如:愛沙黨七十三席、沙統四十七席、自民黨四十六席等),成功瓜分了兩大黨選票。

二、本次州選在許多議席出現盤踞地方多年的無黨籍候選人,其中有六人是二〇二〇年七月倒戈支持慕沙阿曼,但未被其他政黨吸納的原州議員。

多家媒體選後將民興黨在非穆斯林土著為主的卡達山杜順(Kadazandusun)與姆律(Murut)選區慘敗,視為沙菲益首長之位不保的主因。實際上,來自東海岸仙本那(Semporna)的巴瑤裔政治人物,在二〇一六年創立民興黨(以帆船為標誌)一直以來遭內陸地區的非穆斯林土著猜疑。在歷史上,非穆斯林土著為主的選區數量,幾乎與穆斯林土著選區分庭抗禮,隨著近三、四十年東海岸的穆斯林土著不斷增加,人口優勢、選區劃分不公令穆斯林土著議席獲益。

二〇一九年國會通過最新選區劃分,穆斯林土著為主的議席共有四十二席,非穆斯林土著為二十二席(多集中在沙巴內陸地區)。自一九九四年以來,西馬國陣策動眾沙巴團結黨議員出走,讓拜林•吉丁岸(Pairin Kitingan)交出政權後,卡達山杜順與姆律族喪失了沙巴政治的主導權。他們心中對聯邦政府的不滿、外來移民的怨恨,實際上近三十年來不曾消失。以二〇〇八年大選為例,當時國陣雖以強風掃落葉之姿幾乎橫掃所有議席,但第三政黨(打著本土旗幟的政黨)仍舊可在非穆斯林土著為主的議席奪得約四分之一選票。

(來源:New Straits Times/BERNAMA

沙盟主攻「非法移民」議題奏效?

本次州選期間,沙盟(尤其傑菲里•吉丁岸Jeffrey Kitingan為首的立新黨)在內陸地區,抨擊民興黨是引入非法移民的罪魁禍首,甚至誣衊沙菲益是來自菲律賓的蘇祿人(Suluk)【按:實際上為巴瑤人】,迫使沙菲益不得不澄清,表示本身祖父母都安葬在仙本那。然而,這些課題是否奏效,讓沙盟搶走更多非穆斯林土著的選票?

以二十二個非穆斯林土著佔多數議席的選舉結果來看,泛民興陣營共得31.0%選票,僅贏下卡達邁安(Kadamaian)、摩約(Moyog)、林巴浩(Limbahau)、文那納(Melalap)四個議席。除了無黨籍候選人贏得兩席外,另十六個議席由沙盟底下的各政黨奪得(土團黨三席、立新黨六席、巫統一席、沙巴團結黨六席)。相較於二〇一八年大選,泛民興陣營在這類選區的得票總數為33.2%,微幅下跌2.2%。換言之,國盟在沙巴內陸地區大打「縱容非法移民」課題,實際上發酵程度有限。基本上這二十二席的得票分佈,與二〇一八年相去不遠。

隨著政黨合作的變動,原本在二〇一八年隸屬國陣的民統黨(United Progressive Kinabalu Organisation,UPKO)如今為泛民興陣營成員,至於過去兩次選舉未與兩大陣營合作的立新黨,則已成國盟一員。上屆大選贏得五席的民統黨,本次只贏得卡達邁安,就連黨主席威弗烈丹敖(Welfred Tangau)也在其國會選區斗亞蘭(Tuaran)下的九魯(Kiulu)州議席吃下敗仗。一九九四年成立的民統黨(前身為沙巴民主黨Parti Demokratik Sabah),二十六年後首次用本身旗幟競選卻近乎滅頂,即可發現該黨過去其實是靠國陣光環取勝。民統黨不像沙巴團結黨般具有強大基層勢力,也沒有立新黨在論述與議題上的銳利(如在內陸地區挑起選民對聯邦的不滿,標籤民興黨是非法移民支撐的政黨)。該黨從國陣出走「單飛」後,無法說服非穆斯林土著選民與沙巴團結黨、立新黨兩黨有何不同,也無法協助民興黨洗脫污點。民統黨的這些缺失,正是沙菲益無法擴大基本盤,拱手將兩年江山斷送的主因之一。

另一是新增選區。本次選舉新增的十三個議席,有五個是非穆斯林土著議席——冰谷卡(Bengkoka)、班道(Bandau)、林巴浩(Limbahau)、杜利(Tulid)和德魯必(Telupid)。據二〇一八年大選結果,除了林巴浩外,其餘四個選區都是國陣佔優的議席,沙盟今年也毫無意外地攻下,唯獨林巴浩由民興黨勝出。

(來源:The StarNew Straits Times

沙盟基本盤具領先優勢

縱觀上述因素,本次選舉結果可得出若干結論。

國盟與泛民興兩個陣營的得票與二〇一八年相比,實際上皆有支持率下滑的趨勢。但沙盟最終能脫穎而出贏得此次州選,許多人忽略了泛民興陣營在上屆大選只贏得六十席的二十九席,另三十一席由國陣與立新黨奪下。若非選後部份國陣議員跳槽,沙菲益當時並無法成立新政府。實際上,沙盟的基本盤在本次選舉開跑前已佔優勢。若在加上十三個新選區的因素(其中八席是國陣佔有的選區),假定兩次選舉的選票分佈完全無異,沙盟在七十三個議席中已在其中三十九席具備領先優勢。

本次州選,外人似乎被沙菲益和民興黨以「團結」口號為主的文宣攻勢深深吸引,然而絕大多數選區是集中在非城市的郊外、鄉村議席,上述口號的影響力確實有限。至於被視為造王者的非穆斯林土著選民,當穆斯林土著呈現膠著狀態時(東海岸穆斯林土著傾向民興黨、西海岸穆斯林土著傾向國陣或國盟),這個佔總選民三成的群體便將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沙菲益在二〇一八年五月出任沙巴首席部長後,歷經山打根補選大勝,不過本次州選仍舊重蹈今年一月金馬利補選失利的覆轍。在非穆斯林土著選區無法擺脫對手攻勢,雖保住三成基本盤,但無法發揮在任者優勢(incumbency advantage),友黨民統黨未能有效助攻,難以扭轉沙盟的領先優勢,最終無法贏下第二個任期。無論如何,泛民興陣營本次州在唉東海岸和華裔為主的城市選區表現依舊不俗,這個優勢可視為是基本盤,若在來屆在非穆斯林土著選區有所斬獲,重返執政並非不可能。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