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雪蘭莪州雙溪毛糯鎮(Sungai Buloh)的五一三事件罹難者墓園。(來源:梁友瑄)
「五一三」事件所彰顯的集體心理狀態,尤其是由仇恨和野蠻構成的「情緒感染」蔓延,何嘗不是一册暴力史的紀錄簿。從隱晦到逐漸顯現,「真相」是衆人心裡的大石。但這或是一場難以找到真相的記憶之爭。「五一三」已成爲幽靈,而幽靈會變形;變形的背後,永遠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祈求尋找真相的途中,如何像掘墓人一樣,把那些深埋在底下,難以言說丶隱忍的,或被各種防火墻阻擋的記憶,重新找到釋放與詮釋的方式,包括記憶中各種暴力的形式,都攸關人如何擁有免於恐懼自由的生存處境,進一歩瓦解衝突關係和暴力共構的勢力,以及隨時蠢蠢欲動的暴力意圖。
【文/魏月萍】
閱讀《在傷口上重生:五一三個人口述叙事》,仿佛在做記憶拼圖的工作。戲院丶地名丶死亡證明丶遺體丶受害者照片,甚至是幸存者或家屬的悲傷與痛苦,無論是實物的丶情感的,都具有銘刻的意義。通過各不同故事的陳述,深刻感受的不是族群間的仇恨,反而是那些看起來像是瞬間爆發的暴力,但可能已蟄伏許久,埋藏在人的心理的暴力根源。
「五一三」事件所彰顯的集體心理狀態,尤其是由仇恨和野蠻構成的「情緒感染」蔓延,何嘗不是一册暴力史的紀錄簿。可是在反思五一三族群衝突的問題上,許多時候總是被「政治化」丶「族群化」這些標籤綁著走,以正當化在1970年代以制衡族群間的矛盾爲理由,實行的各種固打制與國家政策,反而讓暴力悄悄逃過衆人的嚴正審視。
思想的內在暴力,有時會在無意間透露。離散美國的馬英作家林玉玲在《月白的臉─一位亞裔美國人的家園回憶錄》叙述她的英文系同學,身爲蘇格蘭人和馬來貴族後裔的蜜莉恩,在知道發生族群衝突後說的一番話──「蜜莉恩大言不慚地說,雖同爲公民,我們的地位不相當,而種族大屠殺正是處理這個問題適當的方法」(頁224),對於種族屠殺的認可,赤裸裸印證了文化人類學者阿爾君·阿柏杜萊(Arjun Appadurai)在〈少數人的恐懼:一篇關於憤怒地理學的文章〉所說:「暴力可以創造出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確定性。」(頁251)
▲1969年5月14日的星洲日報報導。(來源:《在傷口上重生》第219頁)
暴力不是歷史的動力
「毛骨悚然」的還不只爲鞏固自我身份和利益的「確定性」,而是摧毀丶侵占或任意剝奪別人的生命權,甚至是集體殺戮,竟成爲一件正義的事。暴力者的敵意,導致毫無節制的攻擊一般百姓,沒有空間限制的殺戮,到處都是死亡的場所。這也是不少受訪者的親身經歷──河裡丶池塘丶溝渠丶馬路上丶燒毀的屋裡;浮腫的丶殘缺的丶面目模糊的尸體,都是暴力者行動舞臺的展示。
過去在討論族群暴力時,族群走在暴力的前頭。然而面對暴力本身,也有不少爭議處,例如暴力是否是一種歷史的動力等問題。最爭議的是試圖透過暴力找到它的改變效應,以說明暴力可能實現的正面變化,藉此來合理化暴力的形式。暴力,往往是非理性丶無秩序和衝突,且會越演越烈,不過也會從非秩序發展到有秩序,甚至具有統籌和分工意識的暴力行動。到底一種暴力,是如何從隨機丶不受控制,導致成爲有組織丶有系統或有引導的暴力行爲?
口述歷史提供讀者檢視這些暴力形式的構成,對人性丶社會的破壞,以及面對最直接的暴力場景,從而警惕人們避免再度掉入以暴力和仇恨爲包裝的政治形式。不過對於暴力構成的原因,是否純粹是族群仇恨或歧視,則需要對於暴力行爲以及暴力形式進行更仔細的個案研究,甚至是檢視事後對於暴力記憶的回溯與詮釋。
在2013年,得到香港友人引薦,訪問了一名在1968年抵達吉隆坡,之後在1969年目睹種種的暴力現場的法國人。多年後他仍無法忘記某些「暴力現場」,他回憶說:「在五一三隔天,發生許多火燒事件。雪蘭莪州是最早宣布緊急狀態發生的州屬之一。當時人民都恐懼外出,擔心被攻擊。許多軍人在各地維持治安,叮嚀人民需要冷靜。街上亂成一團,很多店屋和車被燒,連牛也死在街上。」
記憶中的暴力現場,也需要互相驗證。不少槍只隨意掃射丶房子和汽車被燒,甚至動物也無法逃離死亡,成爲大多數人的集體記憶。當時的社會儼然毫無規則可言,那究竟暴力是爲局勢所趨動,抑或有其結構性的來源?
衝突和暴力的共構關係
五一三的歷史記憶,從隱晦到逐漸顯現,「真相」是衆人心裡的大石。但這或是一場難以找到真相的記憶之爭。「五一三」已成爲幽靈,而幽靈會變形;變形的背後,永遠有一隻看不見的手。
縱然如此,在祈求尋找真相的途中,如何像掘墓人一樣,把那些深埋在底下,難以言說丶隱忍的,或被各種防火墻阻擋的記憶,重新找到釋放與詮釋的方式,包括記憶中各種暴力的形式,都攸關人如何擁有免於恐懼自由的生存處境,進一歩瓦解衝突關係和暴力共構的勢力,以及隨時蠢蠢欲動的暴力意圖。
感謝口述歷史小組,爲歷史記憶的考掘,付出許多心力和勞力。同時承載著受訪者的創傷,讓記憶轉化爲文字,也讓事實不輕易被有欲望者所利用。
※ 本文是作者為《在傷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個人口述敘事》(雪蘭莪:文運出版社,2020年5月)所撰之推薦序。有興趣購閱者,請見文運出版社(Gerakbudaya)官網。
魏月萍 |
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亞際書院(新馬)召集人、南島論壇發起人。研究闗懷為思想史、新馬歷史與文學。尤其關注文學公民、華文左翼文學與馬來馬共論述等議題。著有《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合編《東南亞與東北亞儒學的建構與實踐》、《重返馬來亞:政治與歷史思想》。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