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Vox/Getty Images)
通過時光的汰選,留下來的經典固然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卻仍為數可觀,這還不算上新近出版的大量著述。好書讀都讀不完,如何高屋建瓴,再有闡發?很難爬到巨人的肩膀上,不免升起書海無涯,何以為度之嘆。文獻綜述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雞肋」,也不是拿來充篇幅的摘要摘抄。用白話文來講,就是盡量齊全精確地找出與你論文相關的文章來讀,將你讀過的文章進行分類整理,消化吸收之後再用自己的話寫出來。我比較不擔心學生們迷失於無涯的書海,反而更希望他們備好舟船與南針,勇於把手弄髒把鞋浸濕,積極下海尋找學術寶藏。
【文/陳琮淵】
幾年前跟友人聊起讀書心得時有感而發,覺得「若時間拉得夠長,所有的學術都是禁不起考驗的,重點是在還有人願意讀的時候,你的著作能否有所啟發。」其實通過時光的汰選,留下來的經典固然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卻仍為數可觀,這還不算上新近出版的大量著述。好書讀都讀不完,如何高屋建瓴,再有闡發?很難爬到巨人的肩膀上,不免升起書海無涯,何以為度之嘆。這也是方法論課堂上頻頻提到的疑惑,甚至是許多研究生論文的重大「破口」或痛苦來源:研究文獻上那找?文獻綜述(或稱文顧回顧、學術史回顧)怎麼寫?
這裡其實涉及到三個問題,也就是文獻的搜尋(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呈現(寫作)。
首先,隨著網絡、檢索技術及期刊資料庫體系的發達,在簡單的摸索後,任何人於很短的時間內近用大量研究文獻絕非難事。技術方面的問題屬於圖書及檔案管理專業,實際上對當代學生所造成的文獻獲取障礙幾乎可以略而不論。我想特別說明的是文獻收集「重質不重量,在精不在多」,其目的在於通過找尋與研究問題直接關連的文獻,從而能與相關(應)的學術社群對話。因此,在尋找文獻的過程中,應該避免對成文文獻(符碼化知識)及網絡平台的過度依賴(或盲目崇拜),以免得到的資訊過於陝隘失真。對我而言,文獻搜尋不僅僅是對著螢幕敲鍵盤找書查資料,也應該包括找相關人士談話、實際到研究現場去勘察紀錄(也就是田野調查),以及到書店或圖書館「逛書架」,我們要找的所謂文獻,不僅是寫在紙上裝訂成冊的文字資料,也是研究所需的各種訊息及寫作靈感。我總是建議學生們用心觀察,用筆寫下,讓筆記成為獨家且專屬於你的文獻。
其次,關於如何整理及分析文獻,坊間已有太多文章及教科書詳加介紹,在此不擬重複。回歸到最基本的原則,不外乎有選擇地排比、分類文獻,也就是先依據重要性(與研究問題有較高的關連性)及權威性(受到學術社群所承認,一般指被引用率高或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篩選文獻,再進行合適的分類與評價。真正做好這個步驟並不難,卻挺費時費心,致使很多學生不願真正按部就班地進行挑選及分類,甚至不願閱讀全文(而只讀摘要、前言及結論)。要知道,每篇文獻值得借鑒的地方,不一定都來自其結論或論點,也有可能是它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材料、圖像、行文布局及遣詞用字,缺少必要的挑選及精讀,也就很難完成合規的文獻綜述。與選擇研究方法相似,最重要的判斷,還是要依據研究問題來規劃所要回顧及對話的文獻。
另一方面,文獻綜述也有助於確立問題意識,要注意的是,片面地批判既有文獻的缺撼不足與對其不經思考的歌功頌德一樣,皆非合格的社會科學研究者所為。評價、分析文獻不應只是鑑別好壞,更應該思考目前有誰做過相關研究,有哪些主要作者?他們研究的主題是什麼?觀點是什麼?依據的主要材料是什麼?用什麼方法研究的?得出了什麼樣的結論。由此進行的分類,才能真正契合研究問題所需,排比之後也更容易得出公允合理的評價。當進一步分析文獻時,則應考慮整體的研究脈絡,以及如何適當的舖排論述。這裡要強調的是,在向讀者介紹相關領域進展及研究成果的同時,也要導向你所要研究的問題,究竟有何必要性及創新性。對此,經濟社會學家薇薇安娜•澤利澤(Viviana A. Zelizer)談到分析政策倡議時應關注的四個面向就很有啟發性。【註一】在進行文獻分析時,不妨歸納文本中的「規範陳述」(既有文獻如何看待你所研究的問題?)、「事實陳述」(研究問題所處的脈絡及可用材料有那些?)、「可能性陳述」(相較於既有文獻,你能從那些方面提出替代性解釋?),「因果陳述」(你對問題的具體解釋是什麼?有沒有可能整合或超越既有文獻的觀點?)。勾稽出不同面的陳述(statement)或論述(discourse),十分有助於對文獻進行更精確的評價、分類與重新整合。
(來源:History Discussion/NB Research)
第三,至於文獻綜述的寫作,是否存在固定的格式,甚或每篇文章是否都需要以專門的篇幅來進行文獻回顧,視不同的論文類型、研究領域及學術社群而有不同認知,但大多數學者皆不會否認此一環節或工序對一項研究的重要性。文獻綜述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雞肋」,也不是拿來充篇幅的摘要摘抄。不少學生在網絡上瀏覽了大量文獻,甚至花大把力氣下載下來,依舊不知從何下筆;抑或將之當作商品目錄或百科詞條來撰寫,洋洋灑灑分點羅列出海量論文摘要的摘要,每段卻僅兩三行;更常見的情況是生硬地按語種、關鍵詞、出版順序等簡單分類堆積成段,段末再加上幾句空泛、人云亦云的褒美或批評,卻說不出回顧這些文獻對自己論文的寫作究竟有何意義及幫助。
以上各種述而不評,評而不當,論而無據,且未經系統性整理的摘要大雜繪當然不能算是文獻綜述,可能還有違反學術倫理之嫌。文獻綜述是在研究具體問題的指向下,通過大量收集、閱讀與分析相關文獻材料,所架構出的一個合理而自洽的討論脈絡。一方面要對既有研究給予適當的介紹與評價,同時也要為自身研究問題的確立及合理推進建立基礎。用白話文來講,就是盡量齊全精確地找出與你論文相關的文章來讀,將你讀過的文章進行分類整理,消化吸收之後再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在實作方面,我非常鼓勵學生以畫圖或製表的方式來統整複雜的文獻。很多時候,一旦做到將大量文獻用圖表言簡意賅地整理出來,研究問題跟架構也會跟著清晰,論文自然水到渠成,而這正是文獻綜述的一大作用。
《剃掉鬍子的馬克思》一書談及馬克思(Karl Marx)晚年何以未能更好地完成《資本論》等學術鉅作時,指出除了好辯性格使他陷入無止境的論戰,浪費了太多研究寫作時間,更引述了政論家阿諾•盧格(Arnold Ruge)的生動描述:「他以非常大的強度在工作,他具有批判天份,這項天份有時會忘情地蛻變成辯證法,但他卻什麼也未能完成,經常半途而廢,總是一再重新墜入另一個無涯的書海。」【註二】我比較不擔心學生們迷失於無涯的書海,反而更希望他們備好舟船與南針,勇於把手弄髒把鞋浸濕,積極下海尋找學術寶藏。
【註解】
一、陳龍,2019,《探尋社會學之旅:20位當代美國社會學家眼中的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210-212。
二、烏韋•維茨托克(Uwe Wittstock)著,王榮輝譯,2018,《剃掉鬍子的馬克思:一位革命家的人生轉折與晚年自我追尋之旅》,台北:商周,頁208。
陳琮淵 |
中國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教授,兼任華僑大學印尼研究中心主任、《華僑華人文獻學刊》編輯委員,同時也是臺灣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特約副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東亞及東南亞發展、婆羅洲研究、華人族裔經濟、經濟社會學及企業史。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