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Borneo Post Online/BERNAMA)
董教總要改變的不是去信任政府,而是要走出被迫害心理,清楚意識到自身論述的局限,摒棄不利組織發展的歷史包袱,積極推動教育政策改革。要轉守為攻,就必須加強論述與研究能力,面對問題時能迅速直面核心。董教總的歷史功績不可抹煞,但組織老化畢竟是事實。爪夷書法教學一事就可看出華社內部的世代分歧,尤其是年輕人的漠然。年輕人的漠然並非不重視母語教育,而是因為他們更能接受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在價值認定上,族群權益和族群融合是對等的,兩造的平衡至為重要,如果爪夷書法並沒有侵害族群權益,為什麼無法接受呢?
【文/曾麗萍】
從2019年七月開始,馬來西亞教育部擬在國民型小學四年級馬來文科加入爪夷書法(Khat/Tulisan Jawi)一事,引發連串爭議,至今仍未平息。因涉及敏感的語文問題,此教育課題也迅速擴大成種族議題,使反對此項政策的華社教育機構「董教總」(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的聯合簡稱)再次成為箭靶,遭馬來組織和民族主義者群起攻之,火藥味十足。
教育政策如此失焦,背後固然有未解決的歷史債務。長期以來,國內少數族群堅持維護多源流教育政策,而多數族群希望朝著單一源流教育政策,兩造的分歧和對立懸而未決,因此任何涉及語言和國民型小學的教育政策,都很容易激發少數族群的危機意識,反對聲音又會引發多數族群的不滿情緒。
既然存在社會分歧,教育部推動任何新政前,理應更小心謹慎,與各相關團體良好溝通,達成共識後才著手推行。可惜,在這起事件上,教育部對脆弱的族群關係欠缺敏感,仍以一貫的官僚心態應付各種疑慮和擔憂,使事情一發不可收拾,今年初辭職的教育部長馬智禮(Maszlee Malik)實應負上責任。
(來源:Malaysia Gazette/Afiq Razali)
歷史包袱限縮政治功能
作為重要的民間華文教育機構,董教總過往一直扮演母語教育捍衛者的角色,與馬來政權和馬來組織的衝突已不在少數,甚至早已被貼上種族主義、共產主義、反馬來人等標籤。這些「歷史包袱」無可避免地限縮了董教總的政治功能,一向來只能在事發後以集體力量向政府施壓,未能扮演政策諮詢或政策倡議的角色。
習慣採取守勢的董教總,政策論述一直是該組織的弱點。在本起爭議,董教總同樣無法提出具說服力且合情合理的反對理由,未能將議題推向有意義的深層辯論,予人為反對而反對之感,果然激起各派馬來民族主義者的情緒,至於部份華社年輕世代也覺得董教總過於保守、極端,並不支援該組織的立場。
起初,董教總在2019年七月表達反對立場時說,教育部強調爪夷書法單元只是趣味語文教學的一部份,讓學生鑒賞馬來書法藝術,而不是要教導爪夷文,但董教總疑慮實質課程是學習爪夷字,而非止於藝術鑒賞。教育部在一個月後宣佈調整課綱,將原本的六頁改為三頁,強調由教師創意教學,也不列入考試範圍,同時從強制學習改成家長同意學習。此番調整排除了董教總的上述疑慮,也使上述反對意見失去合理性。
但以董教總為首的十七個華團,仍然在2019年十二月底堅持要求政府取消在華淡小四年級馬來文課程綱納入爪夷書法教學,卻未提出其他有說服力的反對理由,僅一再重複說,既然華印社會大力反對,為了國家和諧,政府應取消該項政策。
董教總不便說出口的理由,華社大致都能明白,因為身為少數族群,多多少少會有文化危機。他們擔心政府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這裡改一點那裡改一點,逐步同化華文小學,漸漸蠶食華人的母語教育主權。這種對馬來政權的極度不信任,卻只能在社群內部被理解,無法合理化成公民抗爭的論述,更常讓各種行動陷入族群對立的泥沼。
(來源:Malaysia Gazette/Iqbal Basri)
當務之急加強研究倡議
對政權的不信任無可厚非,董教總要改變的不是去信任政府,而是要走出被迫害心理,大步邁向公民社會,提出完整的政策倡議,積極推動教育政策改革。要轉守為攻,就必須加強論述與研究能力,面對問題時能迅速直面核心。
教育部推行爪夷書法的原因是:爪夷字為馬來民族的文化遺產。馬來民族作為馬來西亞的多數族群,他們的文化遺產就是國家的文化遺產,各族人民認識國家的文化遺產確有其正當性。教育部強調僅讓小學生從藝術欣賞的角度認識爪夷書法,從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且不列入考試範圍,姿態和理由看起來也合情合理。
董教總既然要反對這項新政策,就應該認真回應教育部的說法,不能含糊其詞。比如,是否認同爪夷字的歷史地位和國家文化遺產地位?如果認同,反對納入課本的理由是什麼?此政策是否侵犯了少數族群的母語教育權利?是否破壞了憲法保障的語言權利?是否會影響非馬來人的族群認同?當然,這也可以反證學習爪夷書法只是浪費時間和教育資源卻無利於族群隔合。更可以進一步討論教育部的教育政策大方向是否符合國家發展和國際趨勢。
以上論述固然避免不了極端馬來民族主義者的攻擊,但是能打開公民社會的討論,將議題推向具體的政策方向,使之成為全民共同思考的議題。另一方面,理性論述也能改變公民社會對華社傳統組織的觀感,樂意與之對話和溝通,即使理性對話未能達成共識,至少也能建立信任關係,達致相互尊重、理解。
(來源:The Star Online)
正視組織斷層老化事實
從華社的角度來看,董教總的歷史功績不可抹煞,但組織老化畢竟是事實。爪夷書法教學一事就可看出華社內部的世代分歧,尤其是年輕人的漠然。年輕人漠然並非不重視母語教育,而是因為他們更能接受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在價值認定上,族群權益和族群融合是對等的,兩造的平衡至為重要,如果爪夷書法並沒有侵害族群權益,為什麼無法接受呢?
總結來說,董教總必須清楚意識到自身論述的局限,摒棄不利組織發展的歷史包袱。欲進行上述改革,得誠實面對世代差異和組織斷層的事實,也需重視政策擬定和理論研究。
曾麗萍 |
馬來西亞前傳播科系講師,現為自由工作者。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