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最新文章社會

陳錦松/愛的教育面對體罰困惑

(來源:Harian Metro/New Straits Times Press)

愛的教育經常被强調,推動者深信愛是教育的前提,唯有愛的教育可以感化一個孩子的行爲;當愛的種子播下後,孩子將一生受用。學校如果不是教育場所而是如同監獄更講究罰則,學生當然對學校敬而遠之。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是要讓孩子理解講道理比使用暴力更重要。只有給予愛的包容、鼓勵、理解,孩子才能建立自信、堅强與勇敢。愛的教育執行起來總覺得困難重重,但我們還是迷信體罰的偉大功能時,愛的教育就會被嘲笑與抗拒。當我們不斷强調愛心的重要時,教育工作者卻把體罰視爲理所當然,這難道不是教育最大的困惑與迷思嗎?


【文/陳錦松】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這幾乎是普遍的共識。毋庸置疑,現今形形色色的誘惑及複雜的社會,使孩子的成長過程很難抵禦外在環境影響。科技改變生活型態,就像孩子沉迷於玩手機,手機有他們「喜愛的空間」,鼓勵閱讀成了難題。當孩子不聽指示,拒絕父母管束,父母與師長自然産生焦慮,不知如何是好。

老師也有情緒,這通常作爲合理化老師過度體罰學生的藉口,但對於「受傷」的孩子,這個理由是無法接受的。

最近一些學校老師由於過度使用暴力體罰學生,遭家長報案控訴老師濫用體罰。今年六月柔佛新山華裔女中學生疑當著巫裔老師面前喊「阿倌」(跨性人),結果引起老師不滿,遂對他體罰,導致女學生手臂、大腿均出現鞭痕。四月玻州加央先那國小一名五年級學生父親控訴其十一歲兒子上伊斯蘭教育課時忘了携帶課本與練習簿,被宗教老師持大木尺抽打,結果臀部及脚部紅腫。當老師過度體罰學生造成傷害時,我們看到的是孩子皮肉之痛,卻無法判斷他們是否因爲疼痛而自省。

面對不聽話甚至叛逆的孩子,父母會嘗試用各種不同手段,包括打駡,未考量後果只憑自己過去的經驗,來制止自認爲孩子的不當行爲。很多父母訂立的行爲規範,孩子內心或許是反叛、抗拒、鄙視的。

(來源:Malaysia Gazette/Hazrol Zainal

那些以愛為名的暴力

好的教育,通常是因爲方法使用得當,使孩子發自於內心的自省及自律,形成行爲的改變。教育需要的是耐心、持續與循循善誘,但今天不少師長仍然相信體罰是不得已的,讓孩子感受皮肉之痛,才能立竿見影,看到孩子停止不當行爲,而對體罰與暴力之間的連帶關係,以及可能的不良影響卻無深刻認知,畢竟體罰對孩子未來行爲的影響,要完全追踪是費時與困難的。

2016年美國心理學家伊莉莎白·葛秀芙(Elizabeth Gershoff)和安德魯·格羅根凱勒(Andrew Grogan-Kaylor)詳細分析了過去五十年來對體罰和小孩後果,這些研究對象包含了超過十六萬名孩童。整合分析了這麽多研究結果後,兩位學者的結論是:父母使用體罰對孩子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包括孩童有更高的暴力侵略傾向、有較高的反社會行爲、更多行爲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與父母的關係較差,這些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自尊心也較低。

體罰教育一直存在爭議,一些學者甚至以爲,當它成爲師長眼中的「有效教育」時往往適得其反,體罰對孩子行爲的改變可能是「短暫」的,反之會讓孩子學習到用暴力解决問題。畢竟在雙方權力不平衡下,孩子只有在屈服暴力的陰影下隱忍。這些情緒會陪著他們一直到長大成人。

2010年美國懲戒與家庭暴力專家對1510名兩歲至九歲的兒童進行四年的追踪研究,顯示受過體罰的孩子,其中40.3%是「不服氣,內心抵制」、20.94%表示「沒辦法,只好忍受著」,只有21.8%感到「自責,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覺的是,受到體罰後有14.8%的孩子「真想離開這個家和産生輟學念頭」。

可以想像,孩子到學校學習,學校教育如果給他們的不是溫馨、愉快的經歷,他們必然想到逃離這所學校。

當孩子對學校産生恐懼,他們當然會尋求內心的安身之處。成績不好的孩子,經常是被忽略的,他們面對更多的是父母與師長的打駡。老師都希望孩子能聽從指示,循規蹈矩。好學生的定義裡,很少包含成績低等的孩子,但孩子個人的學習能力通常受家庭因素、個人特質、智商等的影響,個人表現不能單獨以成績或特定行爲來論斷。

(來源:Malaysia Gazette/Ashraf Mustaqim Badrul Munir

愛的管教勝於體罰

馬來西亞學生居高不下的輟學率令人關注,導教育部計劃日後立法强制規定義務教育爲十一年,以解決多年懸而未決的輟學問題。根據教育部的數據,每年全國各類型中學,總輟學率佔學生總人數的25%-30%。

教育部長馬智禮披露,2014至2017年,從小學六年級升上初中一的學生呈上升趨勢,即從95.06 % 升至97.52 %,政府則希望達到零輟學率。當然學生輟學的原因很多,馬智禮指已鑒定的因素,包括貧窮、學生缺乏興趣、家長不關心、疾病、殘疾、能力異常、社會、學習問題和未成年結婚等。

愛的教育經常被强調,推動者深信愛是教育的前提,唯有愛的教育可以感化一個孩子的行爲;當愛的種子播下後,孩子將一生受用。學校如果不是教育場所而是如同監獄更講究罰則,學生當然對學校敬而遠之。

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是要讓孩子理解講道理比使用暴力更重要。只有給予愛的包容、鼓勵、理解,孩子才能建立自信、堅强與勇敢。

愛的教育執行起來總覺得困難重重,但我們還是迷信體罰的偉大功能時,愛的教育就會被嘲笑與抗拒。當我們不斷强調愛心的重要時,教育工作者卻把體罰視爲理所當然,這難道不是教育最大的困惑與迷思嗎?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