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教育最新文章

江偉俊/公民教育並非空中樓閣

(來源:Malaysia Gazette/Mohd Ashraf Mustaqim Badrul Munir

公民教育絕非愛國教育,亦不等同於道德教育。強調認識社會並非為了擁護國家領袖,「聽黨話、跟黨走」,學會分析思考而不是盲從教條規範。馬來西亞乃民主國家,倘若國人不了解公民權益與國家體制可著實悲哀,亦是教育的失敗。只有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學生才能參與社會、回饋社會。學生不缺什麽,只缺自主與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其實,明辨與盲從乃對立面,提倡獨立思考就得學會尊重包容。真理本就越辯越明,只是我們可有接受質疑與異見的準備?


【文/江偉俊】

自2019年中旬,馬來西亞教育部在中小學的國文、英文、道德與歷史課程裡,融入公民教育內容。回顧過往歷史,中小學公民教育課程從開辦到停辦,反反复复已有數回,不難從此處看出一些端倪。

公民素養雖為學生必要之能力,卻同時將挑戰現有制度與權威,無論是政府體制抑或學校管理階層。然而,時代變了,社會也變了,國家需要改革,學校也不得不改變。現有社會日益多元開放,學校實有提升學生能力之責,以迎接各種未知的挑戰,公民教育則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廿一世紀社會,培養學生思辨與批判能力甚為重要。此刻,知識的獲取再已不是問題,而是如何在浩瀚資訊當中理性分析與判斷,斷定事務真假,是非黑白。對此,公民教育課程提倡討論與思考,並提供學生思考空間與對話之平臺。透過議題分享、交流與分析,學生不僅習得知識,也可形塑自身能力。此舉符合教育改革方向,即鍛練學生溝通技巧與批判思維的關鍵能力。

(來源:Malaysia Gazette/Syafiq Ambak

個人、社區與社會

一山、一廟、一校、一社區,自古以來學校作為社區之核心,兩者理應唇齒相依,緊密互動。《2013-2025年馬來西亞教育藍圖》與《華文獨中教育藍圖》皆強調學校與社區結合,藉以「社區教育基地」的概念,強化兩者共生的關係。學校可吸納社區支援協助辦學,而社區亦可成為學生實踐的場域,服務與回饋社區,形成相互支援之效。此外,學生可以透過服務學習了解社會面貌,從中學習成為負責任的公民。

在完成中學課程後,無論學生繼續升學抑或進入職場就業,皆需具備基本的社會認知,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身為公民自有其權利、義務,即享有憲法與法律賦予的權利,並遵循既有社會制度的義務。缺乏公民認知,學生往往對於國家與社會冷漠無感,不清楚本身與社會的關係。公民教育即透過知識學習與實踐探究,藉以建立學生與社會的連結,了解「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意義 。

在教育專業分工的思維主導下,學校與社區之間仍有一道清晰的分界堤,將一個空間分割成兩個獨立的場域。教育工作者常視社區參與為介入與干擾,而非運用社會資源輔助教學,以致學校自我孤立,學生也對周遭社區感到生疏,與社會脫節。除特定節日活動,如家長日、校慶、嘉年華等,雙方接觸甚少。不過,學校辦學勢必受到當地社區所影響,無視社區狀況未免自欺欺人。相較於國民學校,華小與獨中長期依賴華社資源辦學,社區聯繫相對頻繁,但多以籌募為主,服務學習類尚缺,有待加強。

(來源:Malaysia Gazette/Safwan Mansor

德育與公民教育並非平行

在學校教育現場,教師與學生早已被繁重的課程教學搞得焦頭爛額,疲於奔命。權威式的指導學習依然是當今教育主流,甚少預留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尤其現有獨中課程過於臃腫,加上大型獨中班級人數過多,時間與空間過度擠壓,實不利學生的溝通與協作,無法形塑批判思考與創新思維。是以,國中與獨中皆啟動了課程改革,中學標準課程綱要(KSSM)與草擬中的獨中課程總綱矢志擺脫既有框限,通過引進高思維、壓縮課程內容與改變教學方式,釋放更多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行探究。

公民教育絕非愛國教育,亦不等同於道德教育。強調認識社會並非為了擁護國家領袖,「聽黨話、跟黨走」,學會分析思考而不是盲從教條規範。然而,五育德為首,價值也是未來國家教育三大核心之一,因而在著重道德價值的東方社會,德育必有其重要位置。其實,德育與公民教育並非平行線,兩者亦有交匯點,實可對話與整合。於是,香港在2000年《終身學習,全人發展》教改建議書,提出了德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即將道德價值融入公民教育課程部份,使之更符合東方社會需求。

馬來西亞乃民主國家,倘若國人不了解公民權益與國家體制可著實悲哀,亦是教育的失敗。只有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學生才能參與社會、回饋社會。學生不缺什麽,只缺自主與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其實,明辨與盲從乃對立面,提倡獨立思考就得學會尊重包容。真理本就越辯越明,只是我們可有接受質疑與異見的準備?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