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傳播教育最新文章

楊善勇/《星洲》打統考的擦邊球

(來源:星洲網

論題的界定,主導了論述的方向。提問有所偏頗,所得的答案,自然也不周全。如果一再委婉閃爍,打擦邊球,怎麽可能一擊中的?《星洲日報》專訪首相馬哈迪,論及承認獨中統考事宜,也是這樣,不著邊際。面向《當今大馬》,也只能喊冤沒有錯誤引述,不能自省一切的閃失,始於問題設計不當,怎麽可能「站在人民的角度,去詢問當權者要何時兌現承認統考文憑的承諾」?


【文/楊善勇】

論題的界定,主導了論述的方向。提問有所偏頗,所得的答案,自然也不周全。如果一再委婉閃爍,打擦邊球,怎麽可能一擊中的?《星洲日報》專訪首相馬哈迪,論及承認獨中統考事宜,也是這樣,不著邊際。

《星洲》向首相提出的首個問題,乃是「剛才你提到教育,希盟的競選宣言涵蓋承認統考文憑和獨中。所以,承認(統考)進展如何?」隱蔽之意,顯然認可此事其實沒有終點線,還在進行中。

《星洲》原先該要追問的是,希盟政府何時(when)可以落實宣言之承諾;然則,不知為何,問題錯引到何以(why)不能承認統考。結果,專稿刊出,《星洲日報》打出〈敦馬:承認痛苦文憑須考慮巫裔感受〉的大字標題,繼而肇成一串串預想不到的漣漪。

(來源:赤道論壇

何解?問者如此,應答自然這樣。何況,揣摩當事人所言,對照記者所記,自可發現,雙方之間恐怕還存有認知之差異。曲曲折折,一言難盡,只好勞動《當今大馬》隨後聯繫首相辦公室,得到當日的訪談錄音,謄錄部份(相信是相關的)問答。

至此,議題之核心,再一次(被)乾坤大轉移。大家所在意的是,首相到底有沒有坦率明確地表達「須考慮巫裔感受」的引申之義?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身在主持希盟主席理事會後的記者會,馬哈迪只好這樣澄清

「我只說明,馬來人對(承認統考)這個課題上有所敏感。我們要顧及所有人的神經:華裔、印裔、原住民和馬來西亞所有種族的避忌。」既然如此,縱觀其意,此事還在糾結之中,沒有最後定案,盡管希盟的大選宣言已經昭示願意承認統考文憑。

可惜,隨後的爭議,沒有著墨焦點。因而這樣,馬哈迪得以在此次訪談,借用語焉未詳之語過關:「我們承認它」、「在某種程度上,政府已經接受了,但你必須要基本掌握馬來西亞……馬來文」。

據此之意,問答開始專註在統考之認證,早前盟黨之間相互諒解下的協議,所附帶未知的規章和不明的條件;就像「當國家獨立時,馬來人同意,非馬來人也必須獲得公民權」那樣。

無論如何,目前來說,這些客觀的有利條件,仍不存在。馬哈迪隨之解釋,「我們嘗試兌現(承諾),不是我們不要」。言下之意,非不為也,思慮政治的現實考量,實不能也。

因為這樣,聽到記者詢問「但你會向華社保證,希盟政府將承認統考文憑嗎?你能保證嗎?」,馬哈迪坦言:「是的,我想我們會承認它……在我們所能及的程度。」

按此脈絡,首相的態度,相當明確:最終政府將會守信,承認統考。但是,此非眼下唯一的課題。而且,也始終沒有設定時限。既經解讀馬哈迪所言,讀者必然體會,相對與國家的財富分配之不均,統考之認證,還在其次。

(來源:當今大馬

那麽,《星洲》的那番文字,是怎麽得來的?細讀專訪謄本,當可發現,一切乃是報館試圖歸納首相之本意。雖然馬哈迪坦言,大筆一簽,馬上搞定;只是反覆思慮國情所在,於是說道:

「但要拉平馬來西亞三大族群,乃至沙巴砂拉越土著的經濟地位,則需要時間。你知道嗎,他們覺得他們所得到的越來越少。不平等沒有縮小,反而越來越大 …….當你增加(某個比率),例如一成,2%的一成只是0.2%。不過,30%的一成卻是3%。」

淺見以為,《星洲》高層的解讀,乃是據此得出:現有之日,政府暫且不能落實絕對之平等,(而需顧及每一個族群的感受,特別是身處劣勢的土著的感受);所以說嘛,統考認證,尚需斟酌。

不管怎樣,認證統考此次生出如此這般枝節,顯見了攸關這個國家的教育決策,往往糾纏了非關教育的因素和考量。如果我們願意承認國外的文憑,劍橋的證書,其他國家所頒發的學位,何以不能遵照同樣一套標準,認可統考?

僅此一問,足可看出,窠臼依舊,圭臬模糊。猶糟的是,大選之前,大選之後,反反覆覆,什麽時候認可統考,亦有N個不同版本。副教育部長張念群本身曾經期許,是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前認證之。當然,她的心願,已經徹底落空。

(來源:Malaysia Gazette/Fareez Fadzil

教育部長馬智禮後來改口:「五年之內,深研之後,再做定奪」(Sebarang keputusan untuk mengiktiraf UEC dalam tempoh 5 tahun pentadbiran baharu ini akan didahului dengan satu kajian holistic。)

什麽意思?綜合二馬所言,統考之事,其實仍然尚待政治之安排。時間點呢?對不起,馬哈迪說的是這麽一回事:「是的,我想我們會承認它……在我們所能及的程度。」萬一程度不及,力有不逮,則難說了。

舉一反三,第一大報「所能及的程度」,似乎也就盡在不言中了。面向《當今》,也只能喊冤沒有錯誤引述,不能自省一切的閃失,始於問題設計不當,怎麽可能「站在人民的角度,去詢問當權者要何時兌現承認統考文憑的承諾」?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