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Fighting Tortoise)
學校本來就是一個社會化的地方,如果希望社會變得更美好,就要把我們相信的價值注入教育之中。我們不能奢望每個星期一次的公民課,就能實現所有價值,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有沒有機會去實踐,關鍵在於如何鬆綁現有的校規、消除權威式的教育。真正的民主社會,不是要把矛盾藏起來,而是訓練學生如何在遭遇對立時理性溝通、獨立思考。今天我們談公民意識,除了投票,更應該注重個人生活的實踐,就算史上首次政黨輪替,看似重要的民主進程,倘若身為公民對周遭的生活議題,如鄰里關係、社區垃圾問題、環保回收工作等置身事外,這個社會不能算是真正的進步和改變。
【文/黃翠妮】
在課堂上問學生:「中學生需要關心政治嗎?」
學生很快地回答:「不需要!」
再問:「談戀愛跟政治有關係嗎?」
答:「沒有關係!」
通常問到這裡時,我會請同學對比馬來西亞和其他保守國家的戀愛自由狀况,讓學生看到戀愛看似個人的事務,其實也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讓他們意識到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其實與政治息息相關。
又試過在課堂上,請學生寫出與「政治」聯想時的關鍵字,回答都是負面的,出現的字眼包括:「貪錢」、「貪權」「亂象」、「黑暗」、「骯髒」……學生或許不了解本國政治現狀,可是這些回應可看學生對政治是很抗拒的,想必每次聽大人討論政治事件時,都圍繞在政治人物舞弊、濫權和爭權奪利,自然無法對政治産生好感。
另外一種情况是,或許受到近幾年國內政治局勢影響,只要在課堂上提到某些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學生總會七嘴八舌議論起來。剛開始教公民課時,看到學生的熱烈反應,基本上還是正面看待,但是日子一久,每次聽到「那只鶏」、「河馬」等字眼此起彼落時,難免會覺得討論失焦。我並非犯了政治潔癖,只是除了讓同學們關心社會,我們還要思考如何引導學生作理性討論。
常言道「政治是管理衆人之事」,可是要讓中學生瞭解其中道理不易。我們知道要從教育著手、要推動通識教育,可是除了知識性的部份,如何真正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讓學生實實在在的將政治與生活連結,才是最大的挑戰。
當前教育離現實社會太遠
以民辦的華文獨立中學爲例,雖然沒有統一的課綱,但不同學校的公民教育教師,(其他學校或以「人文科」、「時事教育」或「社會科學」命名)或多或少會將「認識本國憲政體制」納入課程內容。若只在課堂上很制式地教授馬來西亞的憲法、三權分立或選舉制度等硬邦邦的內容,我們都很清楚,老師面臨的將是一片死海,就算課堂上講得生動有趣,也很難保證學生瞭解民主的精神、包容多元、尊重弱勢的重要性,因爲我們的教育和現實社會距離太遠。
(來源:Lostgens:尊孔獨中-公民課)
其實,無論國民中學或獨中歷史課本、中六通識教育(Pengajian Am)皆提到本國憲政體制,唯在考試的束縛下,對大部份學生來說等同需死背死記的內容。以本人的教學經驗爲例,初中三的學生雖已在初中二歷史課學習「三權分立」,也能說出其中涵蓋的「行政權」、「司法權」和「立法權」,若去細問代表這三權的是什麽單位(政府、法庭、國會)?政府如何産生?選舉選什麽?國會議員和部長有什麽差別?……學生就會招架不住。
打從一接受教育開始,我們就認識到馬來西亞是多元族群的國家,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很重要,但課本終究偏向用各種族群團結的圖片、文字去粉飾太平,最常見的不外乎各族群穿著傳統服裝的大合照,片面地解讀族群和諧。真正的民主社會,不是要把矛盾藏起來,而是訓練學生如何在遭遇對立時理性溝通、獨立思考。
今天我們談公民意識,除了投票,更應該注重個人生活的實踐,就算史上首次政黨輪替,看似重要的民主進程,倘若身為公民對周遭的生活議題,如鄰里關係、社區垃圾問題、環保回收工作等置身事外,這個社會不能算是真正的進步和改變。
如何在校園實踐公民教育
因此推動公民教育時,應該納入以下考量:
一、公民教育與哲學的結合:如果我們期待公民教育能够提升學生的社會醒覺,那麽就不能只局限在傳授知識,而應該去觸碰更多哲學議題。以關心政治來說,必須與「生命的意義」連結。我們很少讓學生談活著的目的,只是不斷地灌輸努力求學換取一紙文憑,就能成功,而對「成功」的定義不外乎對功成名就的追求。更多時候讓學生看到的是,生命是很個人的事,我們忽略了個人在追求理想所做的選擇、享有的自由,其實都需要制度的保障,個人和政治是息息相關的。
二、培養學生的感受:教師皆明白,課堂上再豐富的多媒體呈現(PPT)、再多的影片分享,也不及學生親身的體驗。打個比方,除了在課堂上強調老街的歷史議題,帶學生實地走一趟茨廠街,才能感受社區的環境衛生狀况、社區的弱勢群體,社區並非是他們想像般龍蛇混雜。
(來源:Lostgens:尊孔獨中-公民課)
猶記得, 2017年董總舉辦的「德育與公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蘇丹伊德里斯教育大學與公民教育系高級講師陳美萍提到,大部份人認爲國中應考的道德教育(Pendidikan Moral )沒有意義,是因爲考試導向扭曲了道德的重要性,正因爲分數的壓力,教師的教學變得教條化,甚至學生在進行Kursus Pendidikan Moral SPM將社會服務變爲拍照的一場秀。因此,學生關心政治、參與社會,不能紙上談兵,更不能過於形式化。
三、消除權威式教育:本文前面提到,許多人經常誤解,以爲關心政治等於關心政黨權力鬥爭。其實關心政治的用意,是要讓學生關心公共事務,成爲有素養的公民。公民素養包含提倡自由、平等、公平、正義、尊重等價值。我們不能奢望每個星期一次的公民課,就能實現所有價值,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有沒有機會去實踐,關鍵在於如何鬆綁現有的校規、消除權威式的教育。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分享淨選盟等公民運動,告訴學生公民如何行使權利對抗霸權,可是當學生試圖提出異議時,我們深怕權威被挑戰,拒絕與學生對話。很多學生還未長大就已經老了,很多學生會無感,是因爲沒有環境和平臺訓練他們表達或聆聽意見。或許大人會說,這些雖然很重要,但求學期間只要乖乖念書就好,其他的事情長大再做。這不是一個鶏跟蛋的問題,一個從小就習慣關心社會、獨立思考的人總比冷漠的好。
在教育現場得到的是往往是更多的無力感,社交媒體自動篩選閱讀功能,篩選掉的往往是政治新聞,連外界最爭議的同性戀鞭刑、廢除死刑等議題,來到課堂變成無人知曉的一件事。希盟政府近期提議將選民投票年齡從21歲降至18歲。讓年輕人在18歲投票,等於肯定他們有一定的成熟度去判斷、作决定,不過我們的學生已準備好了嗎?學校本來就是一個社會化的地方,如果希望社會變得更美好,就要把我們相信的價值注入教育之中。
黃翠妮 |
馬來西亞某獨立中學公民教育科教師。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