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思想教育最新文章

吳益婷/極目田野:中文學界的馬來西亞華人研究

(來源:亞洲文學與文化系列講座

中文和英文學界這兩組群體過去的交流並不頻密,如今已不同往昔。從學術著作出版來看,對馬來西亞華人的某些研究領域重點已呈現不一樣的視角與切入點。華人文化幾乎成為中文學界的熱門議題,不過華人文化的來源並非單一,而是複數的。某些主題只呈現了二戰前華人移民到馬來(西)亞時的社會體制和文化資源,但不在移民脈絡產生的社會體制尚未獲得足夠書寫。今天中文學界對「家鄉」的研究,讓眾人的目光集中在「離開」的家鄉,以及「遺民」如何努力的傳承文化,「傳承」元素不足的文化新建設遭到忽略,還有許多主題未受關注與開發。


【文/吳益婷】

學術界的馬來西亞華人研究著作,以英文和中文為多數,馬來文數量較少。英文著述作者主要為歐美和馬新華人,其中不少受過歷史學、人類學和政治學訓練。近年來,中文學術著作數量十分可觀,其中大部份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出版。作者分別來自中國、臺灣和馬來西亞,專業領域也比較多元,以馬來西亞華人傳統民俗與宗教,語言文學、華文報、宗親會或華人政黨政治為主。

過去,這兩組學術群體之間的交流並不頻密,如今已不同往昔。從學術著作出版來看,某些領域的研究重點已呈現不一樣的視角與切入點。中文學界對政治左翼勢力的興趣十分濃厚。過去十年,不乏左翼歷史和發展的研究成果,我本身也出席了不少這類研討會。但是,有關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勞動階級的歷史和經驗卻少人問津。雖然左翼運動是階級鬥爭,研究者幾乎都以研究人物、意識形態、鬥爭策略和工具為主。中文學界極少使用階級視角,或極少研究勞動群體的身份認同、價值觀、社會和經濟體驗。

在此,我想介紹美國人類學者Donald M. Nonini的近著《Getting By: Class and State Formation among Chinese in Malaysia》(糊口度日:馬來西亞華裔社會之階級與國家形構,暫譯)。他的研究對象是檳城大山腳的卡車司機,從這些勞動者的視角來觀察當地社會(華社)名流、馬來官員、新經濟政策的影響。其田野調查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追溯,記錄了一個世代某個勞動群體的變化。這本書採用階級視角,審視這個勞動階級在國家政策、經濟變遷中,如何經歷「過得去」的日子,形塑群體的身份認同。

(來源: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本書的研究對象,某些曾經在九十年代「跳飛機」(離鄉打拼),作者對這段經歷十分關注。其實不論中英學界,對於勞動階層的研究並不足夠。今天在新加坡的馬來西亞華人勞工數目龐大,雖然媒體報導常見,可是與此有關的學術研究甚少。用谷歌學術(google scholar)搜索,直接相關的研究著作幾乎是零。

還有一項中文學界的熱門主題就是「華人文化」。中國學者的興趣往往是中華文化在東南亞的發展與衍生,於是研究馬來西亞華人傳統民俗與宗教、華文報、宗親會、漢語等,這些幾乎是中文學界的熱門議題,連馬來西亞中文學者亦以此為主。不過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的來源並非單一,而是複數的。上述主題只呈現了二戰前華人移民到馬來(西)亞時的社會體制和文化資源,但不在移民脈絡產生的社會體制尚未獲得足夠書寫,如緊急狀態時期出現的社會體系——華人新村,還有南洋華人kopitiam(傳統咖啡店)和飲食、南洋華人的文化創新、馬來西亞華人公民組織等。

目前對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家鄉的書寫有兩種不同認知和面向。馬來西亞華人的鄉愁對象,在中文學界裡是移民離開的家鄉,即在中國的老家。馬來西亞華人生活上的鄉愁對象,我認為是移民落腳過程中的家鄉,如都市老街區、kopitiam、新村。今天中文學界對「家鄉」的研究,讓眾人的目光集中在「離開」的家鄉,以及「遺民」如何努力的傳承文化,「傳承」元素不足的文化新建設遭到忽略,還有許多主題未受關注與開發。

中文學界對華人經濟成就的研究十分豐碩,主要關注對象是華裔富商。在述說他們的經濟成就時,文化論者的解釋著重在「儒家」價值觀(如節儉、勤奮、誠信)和社會網絡。這項研究視角始於英文學界,後來其他觀點從中獲得啟發和反思,尤其從政治經濟學觀照東南亞華商與在地政治人物的關係,惟中文學界著墨不多。經濟研究方面,中文學界享有語言和社會關係優勢,可以開拓不屬於「富商」階層的創業者,如城鎮的華人零售業、腳車行、沿海捕魚業等。當然,目前已有學者關注適耕莊農業、華文書局發展等。

(來源:The StarTV

關於人物研究也不少,特別是企業家、政治人物、華團領袖,還有教師和報人的歷史。他們都是社會的主要發聲者,具有代表性,這類研究較易獲得經費補助。但其他邊緣群體的故事則很少,如輟學少年的去處和職業選擇,進入社區老人院的老人等。研究這些個體有助於理解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在某個時代面對的社會、教育問題、資源分配和回應方式。

自九十年代以來,跨國經驗成為流行的研究主題。中文學界的「跨國」流動的書寫,絕大多數是圍繞在歷史上與中國的互動,或當代與港臺的互動,極少考究華人在東南亞這個區域的流動足跡。實際上,許多戰前出生的馬來西亞華人領袖都曾在不同國家如印尼、泰國、菲律賓、緬甸等逗留過,如王賡武、陳充恩,李孝式、胡文虎。華人與東南亞的關係歷史悠久,現有的記錄圍繞在貿易關係和建設華文教育,參閱非中文資料後或有進一步發現。

隨著中國崛起,本地中文學術人員增加,可以預見馬來西亞的華人研究會更多,但要開拓新領域似乎挑戰重重。學術研究需要經費,可提供資助者往往是已具規模的組織,或資源較充沛的人物、群體。他們的思想、經歷和成就往往已被書寫,學者只需增添新資料和說法即可在短時間內交出「成果」。要展開非熱門或非傳統的研究題目,需要長時間思考新的視角與切入點,尋找散落各地的文獻,與不熟悉的群體建立關係,然後才能整理資料、撰述。一旦涉及非主流的群體,就需要長時間的投入田野,對兼顧教學和行政的學術人員而言幾乎不可能。只有研究生沒有投入職場的壓力,能夠花半年以上的時間深入田野,但多數研究生的興趣和視角卻被現有文獻所局限,因此開拓新研究困難重重。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