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NBC)
第十四屆全國大選後,中央政權輪替,新衛生部長走馬上任,公民社會對醫療改革重燃希望。若要改變民眾對公立醫院的刻板印象和偏見,首先就得留住資深專科醫生。筆者大膽建議政府根據相關醫生年資,向私立醫院徵收類似職業運動市場的「轉會費」,日後可作為特殊基金獎賞,資助公立醫院傑出表現的醫生。這將有望鼓勵他們留下來繼續服務。為了避免經驗技術與人才長期流失,政府應鼓勵甚至強制私立醫院的專科醫生定期回流從事公共服務,增廣對新病例的認識,此外也須承擔額外的社會責任。
【文/林志翰】
是否有人曾想過,為何馬來西亞政府為國人提供免費或高度津貼的公共醫療,全額付費的私立醫院生存之餘尚能蓬勃發展?這類現象在城市化且私立醫院林立的州屬,如檳城、雪蘭莪、吉隆坡、馬六甲、柔佛尤其明顯。這些地方雖為醫療旅遊的重鎮,若無本國人付費使用,肯定難以支撐這些私立醫院。重點是,什麼因素驅使國人不介意額外付費,縱使昂貴仍要接受私立醫院治療?
根據2015年的《國家健康和發病率調查》報告(National Health and Morbidity Survey)發現,願意接受私立醫院住院治療的國民,多數來自城市地區、年齡介於三十歲至五十九歲、華印裔、私人界任職、受高等教育、中高收入家庭。這些數據首先告訴我們,私立醫院的客戶經濟能力較好。同一份報告也透露國人不滿意公立醫院服務素質的原因包括:等候會診時間長、不得選擇屬意醫生、難以挑選單人病房或較不擁擠的病房等。有趣的是,一般華裔對公立醫院務素質指標的不滿意程度比例,高過巫裔受訪者一倍,也較其他族群明顯傾向認同私立醫院。到底公立醫院哪裡做得不好,華裔病人要求什麼?
私院成為華裔優先選擇
私立醫院之所以受國人歡迎,除了歷來的名聲、先進儀器設備、室內裝潢與舒適空間,最大的資產其實是專業醫療團隊,更準確地說,是資深又名氣大的專科醫生。一旦涉及親人健康狀況和生命風險,不管有無能力負擔醫藥費都會盡力確保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金錢反而是次要考量,找「再世華陀」救命要緊,無形中造就了名氣越大好評越多的專科醫生成為各私立醫院的活招牌,病人慕名而來為醫院增加不少收入。然而,這未必是理智的決定,根據2016年《國家醫療會計帳戶》(Malaysia National Health Accounts)顯示,全國一共有196億令吉直接從自身口袋(out-of-pocket)掏出來償還私人醫療費(或78%私立醫院客戶選擇如此)。
(來源:SME Corp)
若有選擇,為何華裔(尤其檳州)鍾情私立而迴避公立醫院?檳州的數據顯示入住私立醫院的人數超越公立。筆者將嘗試從以下兩個角度分析:一、專科醫生的資歷、職涯方向和累積人數;二、專科醫生和其團隊的身份象徵。
首先,根據前衛生部長蘇巴馬廉(Subramaniam Sathasivam)的國會答詢,截至2017年12月國內共有9,632位醫生申請加入國家專科醫生登記冊(National Specialist Register),其中只有4,843人(或50.3%)留守衛生部底下的公共服務領域。儘管如此,衛生部的專科醫生卻得應付大約70%全國入院人數(以及更大比例的門診人數)的工作量負荷。
問題是,從2015年至2018年1月杪,一共502名衛生部醫院的專科醫生辭職,其中四分之一直言轉去私立醫院。大部份請辭者擁有公務員等級Grade UD54以上,代表至少已投入九年服務,相對資深。若不是請辭出國另謀高就,那麼公立醫院專科醫生的流失幾乎就代表私院獲益,無形中擴大了兩者之間資歷和技術的鴻溝。優秀資深的醫生紛紛過檔私院,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部份公眾對公立醫院觀感下降。
就檳州的情況而言, 2016年資料顯示,不僅私立醫院的專科醫生人數是公立的兩倍之多,且平均資歷也高達七年以上或更資深。事實上,公立醫院擁有更多元化的專科項目(四十五項),私院只有三十五項專科,反而有更多重疊、各家角逐競爭最「熱門」的專科。
其次,病人和家屬固然期望能選擇溝通良好的醫生。一些華裔或有族群情意結,對通曉華語或方言者有莫名的親切感,成為選擇醫生的其中重要考量。公立醫院一般不讓民眾指定任何執勤醫生,再加上華裔或通曉自身母語的友族專科醫生比例,本來就比城市大型私立醫院低,造成不少華裔家庭對公立醫院意興闌珊。為此,衛生部已在特定專科醫院推行「全額付費」制度(Full Paying Patient Services),讓能負擔費用的病人指定屬意的專科醫生,享有最高級的服務待遇。基於公共服務應不分貴賤,對病人一視同仁,筆者並不贊同此政策。
(來源:Hospital USM)
族群醫療偏見代價不菲
還有一個不願認清的事實是,部份華裔可能將公立醫院視為另一個公務部門,把族群偏見投射在以巫裔為主的醫療團隊,間接影響他們對公立醫院的信任。抱持這種心態的代價不菲。公共醫療的經費源自納稅人,囿於偏見得支付大筆私立醫療費用,豈不等同繳交雙份稅賦嗎?
第十四屆全國大選後,中央政權輪替,新衛生部長走馬上任,公民社會對醫療改革重燃希望。若要改變民眾對公立醫院的刻板印象和偏見,首先就得留住資深專科醫生。筆者認同,政府絕不可能把專科醫生的待遇提升至私院水平,但不代表不該順應需要調整薪資和升職制度,設法與僵硬的公務員薪金制度脫勾。再來,政府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培訓醫療專才,私院輕易伸手挖角,對政府和納稅人來說極不公平。
筆者大膽建議政府根據相關醫生的年資,向私立醫院徵收類似職業運動市場的「轉會費」(transfer fees)。這筆錢累積起來,日後可作為特殊基金獎賞,資助公立醫院傑出表現的醫生。這將會是非常正面的肯定,有望鼓勵他們留下來繼續服務。同時,為了避免經驗技術與人才長期流失,政府應鼓勵甚至強制私立醫院的專科醫生定期回流從事公共服務,增廣對新病例的認識。此外也須承擔額外的社會責任,例如訓練醫院實習生和專科醫生,或做臨床試驗研究。這對目前仍在公共領域、身負重責、過勞的醫界同行或許會公平一點。
林志翰 |
德國漢諾威醫學院感染生物學博士,目前為檳城研究院吉隆坡分院高級分析員,關心環保與社會正義課題,支持國內民主政治改革,主要政策研究為公共醫療衛生。 |
本文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評論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當代評論臉書專頁,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