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評論第10期——專題:第14屆大選前政治困頓期】
摘錄:
馬哈迪與在野勢力結盟,希望給予納吉重擊,他們寄希望的對象依然是政治精英,試圖爭取巫統黨內不滿納吉的力量揭竿起義。《公民宣言》最在意的並非公民,而是巫統黨內異議/騎墻派精英。原來的盤算是,一旦巫統出現一股有意義的倒納吉風潮,馬哈迪才可以向納吉逼宮,進而利誘/交換其他國陣成員黨倒戈,在納吉倒臺前棄船加入迫退的行列。可是,當在野黨和社運領導站出來與魔鬼合作,社會中浮現的困惑質疑,竟抵銷了應有的熱情與能量,結果《公民宣言》要費時兩個半月才完成百萬簽名,民氣渙散可見一斑。
事實上,《公民宣言》無法在社會上營造起強烈的反納吉聲勢,也跟這個運動的保守和局限有關。它至少有三個局限:一是《公民宣言》內容缺乏恢宏格局;二是《公民宣言》爭取對象不是公民;三是《公民宣言》只關心選舉而不重視改革。簡單而言,它仍然是精英取向,是政治領袖強勢主導的行為,核心思考圍繞在精英之間的策略互動與選擇。一旦體制內的政治精英無法按原來的預期有所鬆動,整個策略盤算就會出現當機效應,而處於被動和觀望的群眾,則很早就被排除在這場政治博弈以外。
《公民宣言》運動不啻是大馬民主化路徑選擇的具體縮影。過去十年的民主化過程,雖然展現出高度的政治動員,但背後最主要動力仍然來自朝野精英的策略聯盟,透過不同階段的精英分化、結盟、交易和解體,帶動政黨在選舉場域上組織群眾、切割選票、動員派系,引致政局波動。但是,由於民主化所選擇的路徑是精英的合縱連橫,政治參與的主體集中在高層精英,而不是民間社會力的廣泛動員與自主投入,一旦政治精英在策略互動上陷入瓶頸或失誤,民間社會力就會失去依托無以為繼,無法隨民主化過程而培力成長,繼續前進。
如果說馬來西亞截至此階段的民主化過程,主要特征是以政治精英的策略互動為主軸,那麽這個特征的背面,也是它最需要檢討之處,就是社會運動和民間改革力量,並沒有同步成長與壯大。政黨精英之間的機關算盡,籠罩了整個民主化過程,在這期間社運力量並沒有獲得相應的成長資源和關註重視,過多的資源集中在政黨和政治精英周邊,造成社會基層的自主成長其實是受到排擠,也沒有取得社會本身足夠的認同與註視,因此削弱了民主化進程與社會進步力量的進一步連結。
…….…….
(潘永強,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副主席)
欲閱讀全文,請購買本期《當代評論》。有意訂購者,請聯繫林連玉基金行政部 03-21422496/97或電郵至info@llgcultural.com,也歡迎上門訂購。謝謝!